-
公开(公告)号:CN1155074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95041.1
申请日:2022-09-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能源系统,包括:第一发电装置,包括燃料入口、余热出口和回水口;吸收式制冰供热机组,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第二出口、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蓄热罐,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电热泵,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电热泵,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本发明的系统功能丰富、灵活性强、供热功率和供冷功率大幅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5074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95025.2
申请日:2022-09-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季节水热联储联供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水热分离装置、跨季节储热水池、水热同产装置、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热网回水管路和热网供水管路;待处理源水输入水热同产装置中进行淡化处理,产生的热淡水通过第一管路输送至水热分离装置,水热分离装置通过热网供水管路向用户输送热能,同时,通过第三管路向跨季节储热水池输送降温后的淡水,和/或通过第四管路向城市供水系统输送降温后的淡水;或者,水热分离装置通过第三管路向跨季节储热水池输送热淡水,跨季节储热水池将热淡水储存,在有供热负荷时将热淡水通过第二管路返回至水热分离装置。本发明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3066.1
申请日:2022-02-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2B33/18 , F22B37/00 , F22G1/00 , F24D1/06 , F24D1/08 , F04B37/12 , F04B37/20 , F01K11/02 , F01K17/00 , F17D1/14 , F17D1/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压蒸汽为介质的长距离水热同送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淡水制备装置、淡水增压装置、热源装置、蒸汽长输管道和末端装置,其中:淡水制备装置用于制取淡水,淡水制备装置的水源入口与外部水源相连,淡水制备装置的淡水出口通过淡水增压装置与热源装置的淡水入口相连;热源装置用于将淡水加热成预设压力的蒸汽,热源装置的第一蒸汽出口通过蒸汽长输管道与末端装置相连;末端装置用于与用户端相连,且被配置成从蒸汽中取热供给热用户,并将蒸汽冷凝成水供给水用户。本发明的长距离水热同送系统通过单程管道将高压蒸汽长距离输送,降低输送损耗和投资成本,既供热也供水,实现水热同送。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84436.X
申请日:2020-08-06
申请人: 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燃热泵供热系统和供热方法,所述直燃热泵供热系统包括直燃热泵,包括第一水进口、第一水出口和第一烟气出口;喷淋结晶塔,包括第一烟气进口、第二烟气出口、第二水进口和第二水出口;余热回收塔,包括第二烟气进口、第三烟气出口、第三水进口和第三水出口;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四水进口、固态物出口和第四水出口。本申请通过吸取利用直燃热泵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实现了低成本的污水处理,并且避免了高温烟气直排大气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7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41514.7
申请日:2018-02-11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蓄热型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低温蓄水罐、换热机组、余热回收机组、高温蓄水罐、循环水泵和阀门组成。该方法通过不同的阀门开关组合,调节该装置运行方式,使其分别运行在电负荷低谷时段和电负荷高峰时段。本发明解决了热电厂系统“以热定电”模式造成的发电能力受限问题,增大电力调节能力。同时,本发明利用低温蓄水罐在电负荷高峰期存储全部或部分乏汽余热,利用高温蓄水罐在电负荷低谷期存储高温热水,在电负荷高峰期替代热电联产机组的抽汽,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回收乏汽热量,本质上是将高品位热量转移至电负荷高峰期做功,从而增大存储温差,可以显著减小蓄水罐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05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628880.1
申请日:2015-09-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F23J1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单元、加湿器单元、汽水换热器单元和干燥器单元,烟气单元包括燃烧器和燃烧室,燃烧器的进口连接加湿器单元的空气出口,燃烧器的出口连接燃烧室的进口;燃烧室的烟气出口连接汽水换热器单元的烟气进口,汽水换热器单元的烟气出口连接干燥器单元的烟气进口;干燥器单元的烟气出口通过烟囱连通外界,干燥器单元的热水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管路向外溢流,另一路进入加湿器单元,加湿器单元的冷水出口通过干燥器喷淋泵连接干燥器单元的冷水进口;汽水换热器的热水通过管路向外溢流,汽水换热器的回水进口连接热水回水管路,汽水换热器的供水出口连接热水供水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4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48459.4
申请日:2017-05-1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F24D3/02 , F24D3/18 , F24D19/1015 , F24D19/1039 , F24D2200/126 , F24D2200/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利用工业余热的集中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集中供热系统包括工业余热采集子系统、输送热网和末端热利用子系统;工业余热采集子系统包括循环水余热采集装置、低温余热物料换热器和厂内电热泵,输送热网包括一次网供水管道、一次网回水管道、二次网供水管道、二次网回水管道、循环水供水管道、循环水回水管道和低温余热物流管道,末端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热网水热量提取装置和末端电热泵。本发明通过在厂内热源侧采用循环水换热器+低温余热物料换热器+热泵的组合,能够按温度品位一次回收循环水余热、工艺物料余热等,无法通过直接换热回收的余热则利用热泵回收,实现工业余热的梯级利用和厂区内余热资源的优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6375.5
申请日:2016-02-03
申请人: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Y02E20/363 , Y02P80/15 , F24D3/18 , B01D53/56 , B01D53/78 , B01D2257/404 , F23J15/04 , F23J15/06 , F23J2215/10 , F23L7/002 , F23L2900/07008 , F24D2200/18 , F24D2200/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净化、全热回收型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和热力站,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热网供回水管道与热力站连接;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加湿装置、气水热塔、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蒸汽-水换热器和凝汽器;在热电厂内,通过给空气加湿,提高烟气露点温度,在热力站采用进一步降低回水温度的方法,将热网回水降低至10℃甚至更低,两种手段集成,实现烟气余热和乏汽余热的全部回收,同时在分段烟气余热回收喷淋水路上设置加药口,在余热回收的同时实现洗涤烟气的作用,达到良好的脱硝效果,同时中和酸性凝结水,达到排放标准,集余热回收、烟气净化于一体,本发明适用于燃气热电厂、生物质热电厂等,可进一步推广至燃煤热电厂及锅炉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4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45519.6
申请日:2013-09-2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4D3/18
CPC分类号: Y02B30/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热水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直燃发生器组成;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水路系统和二次侧水路系统两部分:一次侧水路系统依次连接热水发生器、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和蒸发器后返回集中热源;二次侧水路系统分为至少两路,一路连接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然后两路二次网回水汇合成一路后返回热用户。本发明利用热水与燃气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共同作为机组的驱动热源,较大幅度的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03505.X
申请日:2015-06-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Y04S10/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规划主动配电网覆盖区域内划分供电区域并确定每一变电站的位置;(2)根据各供电区域所对应的净负荷曲线P(t),确定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参数Cij;(3)根据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参数Cij,计算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距离Dij;(4)根据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距离Dij,将若干个变电站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确定A个联合运行的变电站组;(5)采用智能算法分别确定A个联合运行的变电站组中每一变电站组n个时刻t1,t2,...,tn当中每一时刻的最佳接线方案,确定整个主动配电网的最佳接线方案。本发明能够充分挖掘主动配电网下变电站之间可调互补特性,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