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4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74937.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力震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塌孔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震监测传感器防塌孔保护装置、控制方法、介质及应用,微震监测传感器防塌孔保护装置设置有传感器、电缆线、螺栓、可回收型安装内芯、连接管A、固定头、六边形固定盖、保护盖、多功能盖、连接管B、环管切刀头、填压头、连接管C、内六边形长杆螺丝刀A、内六边形长杆螺丝刀B。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捷,降低外界施工对微震监测的干扰,防止塌孔现象发生后掩埋或损坏传感器,可使传感器重复有效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微震监测传感器防塌孔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长久耐用,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5006.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岩体结构面循环剪切的低法向摩阻拼装式剪切盒。在施加循环拉压剪切荷载时,与剪切加载端连接的阶梯螺柱传递下半部的拉压荷载,与剪切仪固定端连接固定端拉轴传递上半部分的拉压荷载。在试样因剪涨或剪缩产生法向位移时,试样带动滑块沿着凹槽导轨自由上下移动,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滚珠减小了试样在法向方向上的摩擦和实验误差。本发明的低法向摩阻拼装式剪切盒,可以满足剪切实验中循环压缩和拉伸应力的施加,同时降低法向摩擦,提高实验精度,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拆解,方便安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对于存在一定尺寸误差的试样通过调整紧固块的位置均可以保证剪切盒同试样的密切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282092.9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统计分析的岩石破裂预警方法,属于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首先,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进行实时声发射监测,记录并获取振铃计数。其次,通过公式计算振铃计数的特征统计量,包括方差和自相关系数,并计算振铃计数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变化率。最后,根据振铃计数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变化率进行预警信号判别。当变化率大于阈值时,系统自动报警,说明岩石即将破裂。如果没有超过阀值,继续监测与判别。本发明的预警方法中,预警信号点易识别和计算稳定,能够确保预警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计算过程简单,操作简便;可实时跟踪预警,可以在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等工程领域的岩石破坏预警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0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375928.6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破坏范围及渗透性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岩体渗透性原位测试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测试探头、推进机构、控制机构,测试探头包括橡胶囊、漏水管、转换器、连通管,漏水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接头一、接头二或接头三上,在两个接头之间的漏水管的外围包绕有一橡胶囊,橡胶囊与漏水管之间形成一定的封堵空腔。转换器内部设置有一锥形转换体,锥形转换体内部及表面分别开有一通水孔、环形水槽,与转换器上的孔一形成漏水通道。该测试装置可以利用封堵高压水源向观测低压水源的转换,实现同一水源下封堵过程和测试过程在各自的压力下工作,减少钻孔内管道为一根,消除钻杆与软管的缠绕问题,提高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8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375948.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破坏范围及渗透性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岩体渗透性原位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头、推进机构、控制机构,测试探头包括橡胶囊、漏水管、转换器、连通管,漏水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接头一、接头二或接头三上,在两个接头之间的漏水管的外围包绕有一橡胶囊,橡胶囊与漏水管之间形成一定的封堵空腔。转换器内部设置有一锥形转换体,锥形转换体内部及表面分别开有一通水孔、环形水槽,与转换器上的孔一形成漏水通道。该测试装置可以利用封堵高压水源向观测低压水源的转换,实现同一水源下封堵过程和测试过程在各自的压力下工作,减少钻孔内管道为一根,消除钻杆与软管的缠绕问题,提高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30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029159.9
申请日:2019-01-12
Applicant: 力软科技(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力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动爆破热矿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热矿开发系统包括地面提升系统、大直径竖井、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换热导流通道、由进路爆破巷道和主巷道形成的水-岩地热储流层、可移动密封装置等组成。热矿开发系统沿大直径竖井内壁设置注入管道和收集管道,注入管道通过干热岩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的换热导流通道与收集管道相连通,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周围布置流通主巷道,沿主巷道水平设置多排进路爆破巷道,利用崩落法松动爆破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并在爆破层的竖井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利用U形管原理,由注入管道与收集管道将冷水与高温高压水池中的热水交换热能,输送到地面转化成电能供人们使用,实现双重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8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375948.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破坏范围及渗透性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岩体渗透性原位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头、推进机构、控制机构,测试探头包括橡胶囊、漏水管、转换器、连通管,漏水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接头一、接头二或接头三上,在两个接头之间的漏水管的外围包绕有一橡胶囊,橡胶囊与漏水管之间形成一定的封堵空腔。转换器内部设置有一锥形转换体,锥形转换体内部及表面分别开有一通水孔、环形水槽,与转换器上的孔一形成漏水通道。该测试装置可以利用封堵高压水源向观测低压水源的转换,实现同一水源下封堵过程和测试过程在各自的压力下工作,减少钻孔内管道为一根,消除钻杆与软管的缠绕问题,提高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0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85629.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岩石裂隙剪切渗流实验的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剪切裂隙岩石试样的剪切装置、密封装置和控制流体流动的渗流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法向加压板、底座、上垫块和下垫块;裂隙岩石试样放置于上下垫块之间,上垫块连接法向加压板,下垫块连接底座。密封装置包括套筒、上双重铁丝密封圈和下双重铁丝密封圈,套筒套在上垫块、岩石试样和下垫块的外壁上,上下双重铁丝密封圈分别套在套筒的两端。渗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水管水阀和出水管水阀,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通过岩石裂隙后由出水管流出。本发明的密封圈由双层铁丝圈头铁丝双重缠绕扭结而成,避免单层铁丝扭结处出现的空隙,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254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53959.0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 E21B33/03 , E21B33/1208 , E21B33/13 , E21B34/06 , E21B43/261 , E21B47/06 , E21B2034/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岩体钻孔增透型瓦斯封堵抽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矿山岩体钻孔密封效果差、采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有采用三重封堵方式,保证钻孔密封效果;对采集空腔周围岩体裂隙进行高压增透处理,保证岩体瓦斯采集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打瓦斯抽采钻孔:用钻机在巷道中向顶板或底板煤岩体中先后按设定角度钻孔至指定抽采区域的煤层;安装测试探头,利用钻机将测试探头推挤至指定抽采区域;封闭钻孔与抽采裂缝增透:测试探头到达指定区域后,连接供给操作台和钻杆,向测试探头内提供设定压力的柔性封堵介质;耐压试验;测定瓦斯参数:将测试探头与测定系统相连,测定系统中瓦斯压力表稳定后读取瓦斯压力表示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147123.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V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安全生产及采矿工程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煤矿顶板岩体垂直分带确定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煤矿顶板岩体分带确定方法。顶板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中,必然产生微破坏,从而导致岩体发生能量释放。由于岩体变形和破坏在分带与分带之间存在差异,在变形和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微破坏分布和释放能量的分布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微震监测也是一种接近顶板岩体分带的本质监测方法。微震相对于其他测量方式,有个很重要的优点:无需打钻孔就可以实现对顶板分带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