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9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80000821.9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天线辐射单元包括:一对交叉设置的振子和寄生单元组件,寄生单元组件设置在交叉设置的振子相邻的两个振子臂形成的夹角内,且寄生单元组件与振子固定连接,振子传输的辐射信号通过寄生单元组件反射收敛。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一对交叉设置的振子周围增加设置寄生单元组件,即可构成天线的辐射单元,结构极为简单,可直接采用钣金件构成,加工制作方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寄生单元组件对振子传输的辐射信号进行二次反射收敛,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辐射,帮助扩大原振子的口径效果,达到收敛整个天线水平面波束宽度,从而达到减小整个天线体积的效果,且天线结构简单,重量轻,使得生产及维修成本均得以降低。

    太赫兹发射天线系统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545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17566.6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H01Q3/00 H01Q15/16 H01Q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发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导天线、透镜、主反射器、副反射器;所述光导天线用于产生太赫兹辐射波;所述透镜用于对所述太赫兹辐射波进行会聚,将会聚后的太赫兹辐射波作为发射天线的馈源;所述副反射器用于将汇聚后的太赫兹辐射波反射至主反射器;所述主反射器用于将经过副反射器反射的太赫兹波再次进行反射,形成太赫兹波束。本发明提供的太赫兹发射天线系统所形成的太赫兹波束可以实现高功率定向发射,能量损失小,发射效率高。

    一种阵列天线、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4537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80002246.1

    申请日:2012-12-05

    Inventor: 吕瑞 蔡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天线、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实现阵列天线中波束的角度的任意调节。该阵列天线包括:天线本体,该天线本体为多波束天线、无栅瓣的单波束天线和有栅瓣的单波束天线中的任意一种,该天线本体以该天线本体为中心发射或接收波束集,该波束集包括至少一条波束;平面反射板,用于反射该天线本体发射或接收的该波束集;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与该天线本体和该平面反射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调节该平面反射板与该天线本体的波束集的相对位置,使该天线本体的波束集能够通过该平面反射板的反射后沿任意方向发射或接收。该阵列天线、配置方法及通信系统用于阵列天线的通信。

    一种具有石墨烯天线的太阳能面接收天线及信号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1042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8341.9

    申请日:2016-09-12

    Inventor: 韦玮 禹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H01Q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石墨烯天线的太阳能面接收天线及信号收集方法,所述太阳能面接收天线包括:能量收集板,用于收集照射到其上的太阳能并转换成所述太阳能面接收天线运行所需的电能,同时还用于收集通信波段的电磁波并将之聚焦至焦点处;卫星天线馈源,用于接收能量收集板聚焦的通信信号;可调节连杆,用于调节卫星天线馈源位置,使其位于能量收集板的焦点处。通过调节石墨烯薄膜层上下侧的电压使得设定波段的太阳能透过石墨烯薄膜层,低于设定波段的通信电磁波反射聚焦至太阳能面接收天线的焦点处,同时实现了太阳能能量收集与通信信号的收集,提高了太阳能能量的收集能力,实现了对通信信号的聚焦,减少对卫星空间的占用。

    一种透明宽带随机表面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56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16104.1

    申请日:2016-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宽带随机表面,包括多个单元结构,所述单元结构包括上层透明导电薄膜层、透明基板及下层透明导电薄膜层,所述上层透明导电薄膜层位于透明基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层透明导电薄膜层完整覆盖在透明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层透明导电薄膜层为尺寸随机的双谐振单元结构;所述双谐振单元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位于单元结构中心的环和位于环外围的带枝节环。本发明可实现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光率≥85%,在X波段能有效地缩减目标体的RCS;工艺简便,结构一体,可见光透明,具有优异的电磁波散射性能,可在战机座舱隐身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连接机构及装配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1296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65095.0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2 H01Q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连接机构及装配工艺,其连接机构包括中部开有滑槽的基座,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的底部通过调节螺钉连接;滑块的右端连接有头部开有切槽的开槽调节螺栓,开槽调节螺栓的头部连接有穿过切槽的限位螺钉;基座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基座的固定螺栓。其装配工艺包括步骤:1)对多个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连接机构进行位置调整,使各连接机构的开槽调节螺栓头部位于同一圆上;2)在薄膜反射面上进行多环形式布置靶标点;3)通过裙边拉索将薄膜反射面悬挂;4)调整裙边拉索使薄膜反射面呈抛物面形;5)完成薄膜反射面装配。本发明操作简单,经验可靠,以详细的工序展示出来,以实现薄膜反射面的精确装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