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91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93995.0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9/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现有的熔融物捕集器对堆芯熔融物的铺展不均匀,过程缓慢,能动部件在严重事故中容易失效,影响了对堆芯熔融物的铺展降温操作,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所提供的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包括位于反应堆下方的设置有熔融物导引装置的熔融物滞留隔间,其中,在所述熔融物滞留隔间内设置有熔融物爆破铺展装置,对堆芯熔融物的铺展均匀迅速,且为非能动方式,在严重事故发生时的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13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506965.3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明 , 王长东 , 邢继 , 张翔宇 , 王艳苹 , 王晓江 , 于凤云 , 王宏杰 , 李军 , 魏峰 , 杨林民 , 田金梅 , 滕项铭 , 郑修鹏 , 王元珠 , 刘宝君 , 唐雨建 , 李嫦月
IPC: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管道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核电站压力管道快速断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材料性能分析,泄漏监测系统能力评估,热工水力分析和断裂力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确保高能管道不会发生快速断裂。本发明在未进行管道力学分析前即可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对于新设计的管线,可预先得到管道的断裂性能,同时不需要对管系的每条焊缝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053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68809.3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管道泄漏率试验中模拟管道泄漏的可调试验段装置,其结构包括“工”形机架,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设有固定的第一密封块和可水平移动的第二密封块,多个定位杆穿过“工”形机架的纵梁与第二密封块连接,定位杆与机架的纵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定位杆调节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的距离及平行度;在第一密封块上设有流体入口,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设有密封垫。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壁厚管道破口,在试验段上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便于测量试验中破口处管壁上的实时温度压力,克服了采用实际管道试验中无法测量的缺点,同时节约试验成本,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8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491112.2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及净化系统,该系统设在乏燃料水池中,该系统包括设在乏燃料水池上部的冷却结构(5),所述冷却结构(5)与池壁的竖直方向相平行。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乏燃料贮存的所有主要工艺过程及维护维修操作均可在乏燃料水池内完成,无需对乏燃料水池内的水体进行迁移和循环,从而降低放射性物质扩散及贮存燃料失去冷却的风险,可大大提高乏燃料贮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另外,该系统能同时实现乏池表面撇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8328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191382.6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应对严重事故能力,基于“外部干预”设计思想的乏燃料水池,其结构包括贮存新卸出的乏燃料的热池、贮存已贮存过一段时间的乏燃料的冷池、收集冷凝水的集液池,冷池和集液池的冷却水通过两池之间的隔板下部开口连通,冷池和热池的冷却水漫过两池之间的隔板连通;在热池、冷池和集液池上方倾斜设置第一传热板,在集液池的外侧倾斜设置第二传热板,两块传热板将乏燃料水池与外部干预池分开。本发明可以在严重事故条件下,通过外界向外部干预池注水,在乏燃料池内部形成自然循环,通过蒸发和凝结作用将乏燃料池中的衰变热传递给外部干预池的冷却水并通过外部干预池表面与环境的换热导出,从而防止燃料厂房过热、超压及氢气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20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68796.X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F13/1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管道泄漏率试验的混合器,包括前部混合器与后部混合器,前部混合器内部设嵌套管,嵌套管与过热蒸汽管道相连通,前部混合器外部周向与过冷水管道相连通,过冷水经前部混合器的外部周向通道进入前部混合器内部与蒸汽混合;后部混合器内设置前部混流板及后部混流板,所述前部混流板和后部混流板上分别沿周向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轴向方向与所在混流板的轴向方向成一定角度依次倾斜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试验装置使过热蒸汽和过冷水经过两次混合就可实现过热蒸汽和过冷水充分混合,提高了实验系统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8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91112.2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及净化系统,该系统设在乏燃料水池中,该系统包括设在乏燃料水池上部的冷却结构(5),所述冷却结构(5)与池壁的竖直方向相平行。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乏燃料贮存的所有主要工艺过程及维护维修操作均可在乏燃料水池内完成,无需对乏燃料水池内的水体进行迁移和循环,从而降低放射性物质扩散及贮存燃料失去冷却的风险,可大大提高乏燃料贮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另外,该系统能同时实现乏池表面撇沫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8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90629.X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能发电厂的一体化大气热阱系统,包括同轴设置的位于地面以上的中央冷却塔(1)、设在中央冷却塔(1)下方且位于地面以下的中央水池、设在中央水池底面上且位于水平面以下的环形导流墙(4)以及部分设在导流墙(4)中的钢制安全壳(3),导流墙(4)的底部设有安全壳自然循环通流孔(30);中央水池墙体(2)和导流墙(4)之间形成安全壳自然循环冷却环形下降通道(23),导流墙(4)和钢制安全壳(3)之间形成安全壳自然循环冷却环形上升通道(24)。该系统具有固有安全性和高度的可靠性,正常工况下为核电厂提供冷源,事故工况下,通过中央水池水体的自然循环从钢制安全壳的表面移除反应堆的剩余衰变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253408.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该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031249.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蜗壳泵壁面磨损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蜗壳泵在流量Q工况下的实际扬程H′,预设警戒粗糙度,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或,将预设的警戒粗糙度换算为粗糙度系数,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系数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当实际扬程H′低于警戒扬程时,对混凝土蜗壳磨损情况发出警报。实践表明,混凝土蜗壳泵的比转速在300~900范围时,本发明对混凝土蜗壳壁面粗糙度的预测值误差可以保持在±2%以内,可见,本发明能够在混凝土蜗壳泵运行过程中快速、便捷且准确地监测混凝土蜗壳壁面的磨损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