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2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30732.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琦 , 赵兵 , 孙华东 , 郭强 , 严剑锋 , 骆攀登 , 郝杰 , 仲悟之 , 徐式蕴 , 蒋彦翃 , 龙飞 , 褚晓杰 , 吴萍 , 王姗姗 , 刘丽平 , 张鑫 , 罗红梅 , 李惠玲 , 吕晨 , 王歆 , 贾琦 , 贾俊川 , 马全 , 黄东敏 , 张子岩 , 郑帅飞 , 程势高 , 樊明鉴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考虑配电网络的负荷模型,建立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的负荷模型;确定变电站配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络等值阻抗参数;确定等值风力发电系统参数;确定静态的负荷模型参数;确定动态的负荷模型参数;确定变电站配供电区域的无功补偿参数;确定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的负荷模型参数;将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的负荷模型参数,输入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的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仿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考虑风力发电系统的负荷建模技术采用参数辨识法,参数物理意义不明确,模型适应性不强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97032.2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多个直驱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得到实际直驱风电机组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响应,根据响应得到直驱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响应曲线,根据该曲线解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行为,并对该行为进行描述;然后解析电流有功分量的参考值和电流无功分量的参考值,将得到的参考值输入到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中;采用分步辨识对直驱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和网侧变流器参数进行辨识。主要用于直驱风电机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72222.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控制器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反映控制器与双馈风机并网系统部分的多广义转矩共同影响的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i l l ips‑Heffron模型;根据系统部分的固有振荡模式,结合所述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 i l l i ps‑Heffron模型确定控制器的安装地点,以及根据设置的目标次超同步振荡模式,当控制器在确定的安装地点时,结合所述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 i l l i ps‑Heffron模型确定控制器的参数。所述方法和系统用于抑制次超同步振荡的控制器的安装地点选择与参数确定,相比于传统的特征值计算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无需高阶状态矩阵的求解,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93719.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谱半径确定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确定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的开环频率特性;根据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的开环频率特性,确定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等效开环过程方程;根据等效开环过程方程,确定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谱半径函数矩阵;确定谱半径函数矩阵的矩阵元素,根据谱半径矩阵元素生成谱半径函数曲线;根据谱半径函数曲线特性判断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稳定性。本发明可以直接应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分析平台,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4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06637.1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响应特征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投入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检测到监控的交流母线的电压特征值低于预先设定的电压门槛值时,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投入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投入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投入到电网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基于故障前后母线电压的水平变化,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投入指令,能够有效降低短路点的短路电流水平,确保故障保护开关可靠地断开并隔离故障,从而为电网正常运行提供足够大的短路容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99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52071.6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的系统发动机转速和额定转速确定当前时刻改动机转速偏差,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确定转速偏差的导数,再利用发动机转速偏差和转速偏差导数确定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模型,无需进行时域仿真,并且不需要确定发电机的功角信息,只通过广域量测系统在线实时测量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发电机转速即可确定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在工程上简便可行,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0215.1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国亮 , 孙华东 , 李卫国 , 徐云飞 , 栾晓明 , 乔光尧 , 赵兵 , 李文锋 , 靳艳娇 , 卢娟娟 , 徐式蕴 , 李青平 , 石秋雨 , 程喆 , 胡锴 , 陆振纲 , 刘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电压强度支撑型装备及电压强度支撑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换流阀、高压直流母线、隔离型直流转换器模块、低压直流母线和储能模块;低压直流母线用于作为低压平台从低电位接入储能模块;隔离型直流转换器模块用于将储能模块输出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至高压直流母线;换流阀一侧接入高压交流电网,另一侧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将高压直流母线的高压直流电逆变为高压交流电,为高压交流电网提供电压支撑,本装备直挂高压交流母线,避免了多组低压装备并网引起的环流和暂态振荡的问题,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且通过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模块实现了储能模块的灵活配置及低电位独立安装,提升了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36159.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重塑控制器进行电网支撑的方法,包括: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的频率支撑能力判据,其中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包括虚拟调频控制以及虚拟惯量和阻尼控制;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并构建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的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根据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以及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重塑控制器模型;根据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频率支撑能力判据以及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对电网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51791.2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状态变量矩阵,并根据状态变量矩阵,得到新能源并网系统控制器的滑模面,若滑模面稳定,则得到滑模容错控制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14884.9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主导失稳形态的判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电网的故障切除后,实时辨识预设时间窗口电网的关键节点及其关联支路,并采集每条关联支路的首、末端参数数据;根据每条关联支路的首、末端参数数据实时计算电网的主导失稳形态的判别指标;根据预先设置的主导失稳形态判据以及判别指标,确定电网的主导失稳形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