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814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343851.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游梁式抽油机自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游梁式抽油机智能自启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输出端连接信号调理单元,信号调理单元模拟量输出端连接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电路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数字输出端连接CPU,CPU控制输出端连接有控制相电压信号的自启动执行元件,CPU输出端与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构成同步采样信号时钟采集回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当发生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导致电机停止运行时,若满足所有启动条件,自启动执行元件则发出自动启动命令,电机重新开始运行;三相独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8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324474.6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配电网电压暂降凹陷域的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田配电网电压暂降凹陷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油田配电网系统,分析电网系统中节点和各支路情况,检测并获得电网中母线参数、故障支路参数以及非故障且具有负载运行的支路参数,建立模型图分析推导确定电压暂降凹陷域临界距离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减小故障线路电压暂降的临界距离的计算误差,比较精确的确定实际故障线路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83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324264.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油田配电网确定故障线路范围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油田配电网确定故障线路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油田配电网系统,分析油田配电网系统中节点和各支路情况,检测并获得油田配电网系统中母线参数、故障支路参数和非故障且具有负载运行支路参数,分析运算得到线路参数的阻抗角,分别对各个参数和阻抗角进行建模并分析推导确定电压暂降凹陷域临界距离与各个参数以及阻抗角的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减小故障线路电压暂降的临界距离的计算误差,更加精准的确定故障实际发生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5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355660.6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扫描的在线热损失测量方法,属于热损失测量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红外热像扫描的在线热损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红外热像图采集和红外热像图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技术,实现了拍摄物体表面的微元分割,并确定每个面积微元的温度值,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利用软件截取目标区域,根据相似原理,折算出每个面积微元所代表的真实尺寸,从而确定待测物体的实际面积。最后通过微元累加求和求得物体表面总热损;软件的运行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605390.8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无氧裂解实验的加热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炉膛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内安装右侧蓄热式燃烧器,第二蓄热室内安装左侧蓄热式燃烧器,炉膛中间设有陶瓷试管孔洞,炉膛的燃气系统安装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且通过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接用来控制燃气的开断;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换向阀、鼓风机和引风机,并连接烟道。有益效果是:蓄热燃烧的温度可达到1000℃以上,满足对热量需求特别高的实验条件;蓄热体采用大比表面积的蜂窝陶瓷,提高了传热效率,又缩小燃烧器的体积;换向阀采用耐热合金材料制成,既能满足高温环境工作,又满足了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55660.6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扫描的在线热损失测量方法,属于热损失测量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红外热像扫描的在线热损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红外热像图采集和红外热像图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技术,实现了拍摄物体表面的微元分割,并确定每个面积微元的温度值,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利用软件截取目标区域,根据相似原理,折算出每个面积微元所代表的真实尺寸,从而确定待测物体的实际面积。最后通过微元累加求和求得物体表面总热损;软件的运行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26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067984.9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IPC: G01R23/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谐波谐振改进模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确定谐振频率,再求出谐振频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的特征值矩阵,对节点导纳矩阵的特征值按大小对其进行升序排列,记录各特征值的位置;取前m个最小特征值作为谐振频率下关键模态的可行解,确定出每个可行解对应的关键右特征向量,即可得到这些关键右特征向量可行解的最大右特征值及其位置,位置即最高激发节点的可行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计算效率高、最高激发节点定位准确等优势,更加适用于配电网谐波谐振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1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10670906.4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试验用抽油机交变载荷加载控制器,其包括抽油机电机、直流电机、扭矩转速传感器以及DSP电参数测量采集电路组成的测量模拟系统和DSP核心控制系统,所述的测量模拟系统是直流电机模拟抽油机工况产生交变载荷加载于抽油机电机并测量抽油机电机各项电参数,所述DSP核心控制系统以接收到的抽油机电机电参数作为反馈量控制直流电机产生交变载荷。所述电机试验用抽油机交变载荷加载控制器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准确模拟现场抽油机的真实工况。该电机试验用抽油机交变载荷加载控制器解决现有抽油机交变载荷动态加载系统的不足之处,准确模拟抽油机载荷的真实工况,为抽油机节能电机的性能评价提供切实有效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1212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28781.2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调参优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利用现场测定的加热炉的燃料参数和热平衡参数,对加热炉进行反方向热力计算,得到当前加热炉的污垢热阻,然后基于计算出的加热炉的污垢热阻,进行优化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优化分析方法对每个加热炉进行污垢热阻进行计算,并结合污垢热阻进行优化计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能够更加准确的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对加热炉进行调参,避免现场工作人员对加热炉盲目调参。
-
公开(公告)号:CN10629256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11936.0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14 , Y02P90/02 , G05B19/418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油机井群柔性驱动控制系统,该抽油机井群柔性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单井柔性控制单元和集总控制单元,每个单井柔性控制单元对应连接一个抽油机,每个单井柔性控制单元将单井生产参数、实时状况发送给该集总控制单元,该集总控制单元收集井群中所有单井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计算后输出对应于所有单井的不同的控制参数,分别下达给每个单井柔性控制单元,每个单井柔性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参数后,调整其运行模式,按照接收的控制参数运行。该抽油机井群柔性驱动控制系统以单井柔性控制为手段,实现井群的优化调控,实现井群整体能效水平的提高,改变以往以单井为主的优化控制模式,达到系统综合节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