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72851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60962.2
申请日:2010-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构通式(I)所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在酸性催化剂下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得到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溶胶;所述结构通式(I)中,R为结构通式(II)或式(III)所示的基团;R1、R2、R3、R4、R5和R6均选自下述基团:甲氧基、乙氧基、甲基和苯基,R′为C1-C10脂肪烃、C4-C12脂环烃或芳香烃;n为0-10的整数;2)将所述溶胶进行凝胶化、陈化和洗涤后,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即得所述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气凝胶。由该方法制备的气凝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以及低导热系数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93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116693.5
申请日:2008-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凝胶渗透色谱法及其专用淋洗液。该淋洗液,包括磷酸二氢钠、脂肪酰胺和脂肪酸胺,所述淋洗液的pH值为3-7,优选pH值为4-6。本发明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凝胶渗透色谱法,采用的色谱柱为水相凝胶渗透色谱柱,采用的流动相为本发明的淋洗液。该方法克服了聚丙烯酰胺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中的聚电解质效应、吸附效应以及影响色谱峰的其它效应,得到较为正态分布、无明显拖尾的色谱峰,为GPC表征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155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065079.6
申请日:2007-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9D183/00 , B05D5/00 , B05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清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自清洁膜的方法,是将原料混合物混合、搅拌,成膜干燥后,将其放置在氯硅烷、烷氧基硅烷或氟硅烷溶液中自组装,得到自清洁薄膜。本发明在制备自清洁涂层上是一项突破,其水接触角达到150°以上且滞后角小于20°,并且有效地解决了超疏水涂层的机械强度差的问题。本发明自清洁膜应用广泛,可涂覆在门窗及车辆玻璃和后视镜、建筑、服饰等各种材料表面上使表面具有防水、防污、防霜冻、防积雪等自清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023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222342.2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有机硅倍半氧烷微球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为:1)将结构通式为R 1 Si(OR 2 ) 3 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加入到水和醇的混合液中,搅拌至匀;R 1 Si(OR 2 ) 3 中,R 1 为氢、甲基或乙烯基,R 2 为C1-C4的烷基;2)将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或氨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反应完毕得到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聚有机硅倍半氧烷微球的方法,采用一步法,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制备过程中不使用含有无机离子的催化剂,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得到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粒径在微米级且呈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0593559C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710117754.5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的封装材料,特别是涉及使用天然植物纤维管封装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相变调温功能的多种相变材料,以及利用该封装材料进行封装相变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利用价廉易得的天然纤维管——木棉纤维作为封装各种相变材料的封装材料,该天然木棉纤维管包封的相变材料是在木棉纤维管中封装有相变材料,在封装有相变材料的木棉纤维管外及两端为聚合物封壁及封端。本发明利用木棉纤维作为相变储能材料比现有的任何纤维都更有优势,且木棉纤维热稳定性好,在250℃下基本不发生热降解。由于木棉纤维管的大中空度使其储能密度大,封闭结构使能量输出稳定,极细的微米级管状结构使传热迅速,特殊的亲油疏水的浸润性能在加工过程中可被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70202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10064756.2
申请日:2007-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的:1)将聚丙烯酸甲酯材料先置于二胺溶液中使聚丙烯酸甲酯材料表面的酯基与二胺分子发生氨解反应;2)然后,将其置于长链脂肪酸溶液中进行处理,挥发掉溶剂,得到具有超疏水表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本发明方法在对PMMA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同时还在PMMA材料表面构筑了类似于荷叶表面的三维微观结构,所制得的PMMA材料具有超疏水性质,其与纯水的表面接触角最高可达170°,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360611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02216.2
申请日:2005-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蒙脱土有机相插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蒙脱土在极性有机溶剂中高速搅拌,超声,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后静置;然后在50~85℃下搅拌,加入插层剂的有机溶液,高速搅拌,再超声;加入能溶解于上述有机溶剂的、两端基为羟基的聚二醇,在50~85℃下搅拌;过滤,得到粘稠的层间距大于1.9纳米的蒙脱土。该方法首先将纳米蒙脱土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分散,避免了在水中分散的纳米蒙脱土需要从水相向有机相进行置换的过程,使得该制备方法大为简化,更能适合与在生产线上批量处理;该方法使用聚二醇在粘土片层间的插层,可以进一步地利用聚二醇两端的羟基制备聚醚醇或聚酯醇/粘土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72114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310102233.4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5D5/00 , C09D125/06 , C09D169/00 , C09D183/00 , C09D12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常温常压下,利用非结晶性高分子在溶剂的挥发过程中的相分离成膜技术,制备涂覆在固体表面上的超疏水高分子涂层的方法。在常温下将非结晶性高分子溶于不良溶剂中,溶液浓度为0.001~5g/ml,然后将溶解有非结晶性高分子的不良溶剂涂覆在固体表面进行成膜,挥发掉溶剂,非晶性高分子溶质与不良溶剂缓慢相分离,最终在固体表面形成粗糙的超疏水高分子涂层。本发明利用非晶性高分子在不良溶剂中的挥发过程的相分离,形成粗糙的超疏水表面以达到超疏水效果,本发明的超疏水表面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535993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3109726.X
申请日:2003-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G18/48 , C08G18/72 , C09D175/08 , A61L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嵌段疏水/疏油聚醚型聚氨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中的用途。所述的共聚物的端基为氟碳基团,所述共聚物具有如下通式:PU-[O(CH2)m(CF2)nCF3]x,其中PU代表聚醚型聚氨酯,n值为3~20,m值为0~12,x=2~6。包括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二醇及扩链剂在单端羟基氟醇存在下进行共聚反应,其中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0.2~0.5∶0.5~1.0;所述的单端羟基氟醇占反应体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0%,聚合反应温度为50~120℃。本发明的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疏水/疏油性能和抗凝血性能,可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和防污防水涂料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41C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0123711.X
申请日:2000-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下式的有机硅,陶瓷梯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R为CH3或C6H5,X为元素C或O,a、b、c、d为链节数。制备方法为将有机硅树脂浇铸成型,固化,置于低温端0-600℃,高温端700-1200℃,温度梯度为10-200℃/cm的梯度烧结炉中,加热4-20小时,得到一端为坚硬的陶瓷,向另一端过渡为柔韧有机聚合物的梯度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