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液压式换向器
    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0892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512551.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液压式换向器,包括换向器外套筒和换向器内套筒,换向器内套筒中段的内部设置有堵头,堵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连续油管连接的螺纹孔,换向器外套筒的内壁与换向器内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处于堵头上方、下方的上压力腔、下压力腔,换向器内套筒上段的侧壁设置有与上压力腔连通的上传压通孔,换向器内套筒下段的侧壁和堵头的螺纹孔中对应设置有与下压力腔连通的下传压通孔,换向器内套筒中段的外壁设置有人形滑动槽,换向器外套筒内壁设置有与人形滑动槽配合的滑动钢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径向射流钻进工艺技术在换向作业时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径向射流钻进工艺技术的成功率和效率。

    油管高效保养装置
    7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99874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579716.1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高效保养装置,包括有增压泵、软管和喷头,喷头上的前侧部设有冲洗喷孔组,喷头上的后侧部设有后推力喷孔组,增压泵对水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水经软管流向喷头,经喷头上的冲洗喷孔组向斜前方喷出,对被保养的油管的内壁进行冲洗,还经喷头上的后推力喷孔组向斜后方喷出到被保养的油管的内壁上,推动喷头在被保养的油管内向前移动。冲洗喷孔组是由4个倾角为45°的为喷孔组成。后推力喷孔组是由6个倾角为60°的为喷孔组成。本实用可以迅速对现场起出的高温高压气密性油管进行高效地保养,使油管达到重新入井的要求;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减少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为后续作业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陀螺测斜装置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298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500919.7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陀螺测斜装置。陀螺测斜装置,包括测斜工作筒(1)和可坐入测斜工作筒(1)中的引入头(2),所述测斜工作筒(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部丝扣(3)和下部丝扣(4),所述测斜工作筒(1)的侧壁设置有键槽(5),所述引入头(2)的上端设置有丝扣(6),所述引入头(2)中端的外壁设置有与键槽(5)配合的测斜定位键(7)。本实用新型将测斜定位键设计在引入头上,测斜工作筒实现了全通径,保证了径向射流内工具串的顺利下入,并且避免了现有工具的尺寸限制,使径向射流内管柱外径进一步增大,提高了喷射效率。

    径向射流马达加重装置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2890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501105.5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射流马达加重装置。径向射流马达加重装置,包括加重筒本体(1),加重筒本体(1)的上端的上侧设置有接头上端母扣(2),上端的下侧设置有接头下端公扣(3),所述接头上端母扣(2)用于与连续油管(4)连接,所述接头下端公扣(3)用于与开窗马达(5)连接,所述加重筒本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滚轮(6),滚轮(6)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加重筒本体(1)的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将加重筒本体与井壁、管壁的滑动摩擦转变成了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摩擦阻力,使加重筒的重力能够有效的传递到钻头上,解决了在大斜度井径向射流钻进作业时的钻压不够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径向射流钻进工艺技术的成功率和效率。

    径向射流喷射软管加重杆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29072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501118.2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射流喷射软管加重杆,包括圆柱状的本体(1),本体一端设置有上接头(2),另一端设置有下接头(3),本体、上接头、下接头中心设置有与喷射软管(4)配合的通孔(5),喷射软管穿设于通孔中,喷射软管伸出上接头的一端接有连续油管(6),喷射软管伸出下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喷头压扣(7),通孔的直径小于喷头压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重杆重量实现喷射软管的顺利下入,由于加重杆的整体刚性大大超过软管本体,在下井过程中避免了现有软管下入方式的缺陷,如:刚性不足、容易打扭及易阻挂等,喷射效率大大提高,无需频繁起下钻更换喷射软管,使得该工艺实施成功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