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及施工、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1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04484.5

    申请日:2017-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及施工、监测方法,监测系统,由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信息系统组成。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进行串联连接,再与信息系统主机接口连接形成闭合环路。施工通过将传感光纤对称布设在空心圆管外壁四个凹槽,形成竖向和水平两个传感回路,将传感器分别埋入隧道上覆围岩预挖的沟槽中。监测方法是由空心圆管对称的第一和第二凹槽两条光纤的应变,进行做差、积分运算可以计算出传感器竖向的位移分布。有分布式监测、实时超前监测、数据稳定可靠、成本较低,适用于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公路、隧道、办公大楼等既有构筑物、建筑物影响区内围岩纵向及水平变形的动态实时监测。

    一种悬索桥墩台式预应力锚碇

    公开(公告)号:CN1060877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0008.9

    申请日:2016-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墩台式预应力锚碇,它由钢结构混凝土承台、钢管桩群、预应力锚索群、主缆、主缆锚固体系组成,其特征在于:钢管桩群由竖桩和斜桩构成,竖桩和斜桩的一端伸入基岩,另一端与钢结构混凝土承台刚性连接;预应力锚索群内锚头端固定于基岩,外锚头端与钢结构混凝土承台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群的方向与主缆方向的夹角为0‑5°,且预应力锚索群的倾角大于主缆倾角;主缆锚固体系固定于钢结构混凝土承台的顶部。本发明通过预应力锚索群传递主缆巨大拉力至基岩,改变了锚碇结构的传统受力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锚碇结构的承力范围,为特大跨悬索桥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一种新型砂固结锚杆系统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49460.1

    申请日:2024-03-05

    Inventor: 覃卫民 汤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砂固结锚杆系统及实施方法,该系统包括荷载板、砂柱体、钢圆环、锚杆体、传力管、承压板、钻孔等,该实施方法先将传力管套入锚杆体,并将传力管推入钻孔中,由传力管推动钢圆环挤压砂柱体,使得砂柱体被压碎还原成散砂,并逐渐被压密,随着推力的增大,靠近钢圆环区域的砂体越压越密实,并与钻孔孔壁高度结合,砂体与孔壁表面可产生摩擦力,当孔外设备施加推力达到10KN时,可判定已形成有效的砂石质封口,随后取出传力管,将锚杆体带螺纹一端与孔外张拉设备连接,然后施加拉拔力,空心砂柱体先后被压碎,然后被压成高度致密,直至拉拔力达到工程设计所需,最后拧紧锁紧螺母,完成本次砂固结锚杆张拉施工。

    一种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仪器室内实验平台及其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6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1240807.2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仪器室内实验平台及其测量的方法,其中,所述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仪器室内实验平台包括基座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平衡垫块,所述框架的内底壁固定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平衡垫块,待测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衡垫块和第二平衡垫块夹紧,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可拆卸地固定有沿竖直方式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待测岩体位置相对应,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地应力机器人设备;该设备和方法能够确保测点的地应力测量工作在相对较小的岩体范围内完成,避免因岩体性质的非均质性要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试成果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