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3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227039.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带阻滤波器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次谐波抑制方法,用于包含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附加该控制达到抑制系统高次谐波的目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控制环节延时是换流器固有属性,不易改变,易引发系统出现高次谐波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电压前馈控制环节附加带阻滤波器,抑制高次谐波的发生,步骤如下:首先根据给定的高次谐波易发生频段确定带阻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和中心频率;然后通过中心频率和调节带宽确定带阻滤波器阻尼系数初始值;最后按照所要求的相位裕度调节带阻滤波器阻尼系数,确定阻尼系数最终值。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于控制环节延时引发的高次谐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374358.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换流器的桥臂电抗单元,包括:电抗电路、RC阻尼网络电路,其中,电抗电路的第一端与MMC换流器的一相上桥臂单元或下桥臂单元连接,其第二端与换流变压器阀侧母线连接;RC阻尼网络电路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抗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端对应连接;桥臂电抗单元用于基于预设换流器控制方法、电感分配系数约束条件、谐波阻抗约束条件、基波阻抗比约束条件,确定其元器件参数,使得目标频段下MMC换流器的交流侧等效谐波阻抗实部为正值,从而改善换流器谐波阻抗特性,实现对MMC换流器交流谐波阻抗的有效矫正,消除负阻尼,抑制潜在的高频谐波振荡,并最大限度保持其动态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99444.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及柔直系统的次同步谐振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定风电及柔直系统中各控制回路的次同步谐振控制参数,确定风电及柔直系统中各控制回路的敏感性参数值;基于各控制回路的敏感性参数值,确定对风电及柔直系统的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超过设定范围的控制回路;在所述对风电及柔直系统的次同步谐振特性的影响超过设定范围的控制回路中加入频变控制器;将加入频变控制器后的控制回路的输出结果输入至风电及柔直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风电及柔直系统的次同步频率振荡的控制,准确度高,不影响工频信号的暂态特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756260.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的源荷预测数据;基于所述源荷预测数据,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预先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其中,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是以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联络线传输功率方差最低为目标构建的;本发明通过以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联络线传输功率方差最低为目标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提高直流配电网的输出稳定性,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提高模型的执行效率,实现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时功率的协调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02645.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全景图像;采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设备信息、监测信息、环境信息、历史信息等数据信息;对获得的所述全景图像进行处理,建立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三维全景模型;将所述数据信息与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三维全景模型进行融合,获得柔性直流换流站高密度动态数据和全息三维全景模型相融合的架构统一、模型统一、数据融合的三维深度感知模型。本发明的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具有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与设备信息进行全景融合,以三维模型为向导,实现设备运行状态三维全景展示、为检修人员制定合理的运检方案提供支持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89482.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参数对其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建模,基于双馈电机的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采用运算模块构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利用三相桥变流器连接所述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形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系统,通过函数发生器模拟输入信号并测量仿真系统的电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8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9005.8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杆塔间的水汽含量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水汽含量监测装置、设置在第一杆塔的微波发射机、激光雷达和设置在第二杆塔的微波接收机;水汽含量监测装置分别与微波发射机和微波接收机通信连接,微波发射机与微波接收机通信连接;微波接收机接收微波发射机发送的目标微波信号,得到衰减值;水汽含量监测装置根据衰减值和水汽含量监测模型,确定第一杆塔和第二杆塔之间的水汽含量分布,水汽含量监测模型是基于批量历史微波信号的衰减值及其实际水汽含量分布预先训练得到的;激光雷达测量实际水汽含量分布,在得到水汽含量监测模型后,移除激光雷达。本申请能够实现长期户外监测杆塔间的水汽含量分布,能够电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525184.8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补装置MOV故障后的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不平衡值修改模块,用于对串补装置MOV的不平衡保护定值进行修改;能量低值修改模块,用于对MOV的能量低值保护定值进行修改;串补保护计算模块,用于计算MOV故障后的串补保护水平;一次设备校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OV故障后的串补保护水平校核串补装置一次设备的过电压能力。本发明通过核算MOV零冗余时如果再发生MOV故障串补的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障串补的可靠性,使串补装置在更换整组MOV前无需退出运行,减少对系统潮流及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0224.9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型风力发电机组的风电场动态聚合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虚拟同步型风机模型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将并联汇流后各台同步型风机模型中的机电动态方程和机端电压稳态方程,分别用统一的聚合方程组进行表征;给出了同步型风机模型应设置的虚拟惯量、阻尼系数以及虚拟同步阻抗的求解方法;得到的风机模型并网频率、电压动态响应特性在虚拟惯量、阻尼系数的约束下具备一致性。本发明通过机组小信号建模提出了虚拟同步型风机在机电时间常数内的聚合方法,推导了风电机组并联汇流后的机端电压方程、虚拟同步轴方程及其聚合公式,将同步型风机模型中的机电动态方程以及机端电压稳态方程用统一的聚合方程组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74541.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延时解耦的不同仿真平台间实时仿真互联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计算至少两个不同的实时仿真平台之间的接口延时;根据所述接口延时确定解耦接口位置;根据所述接口位置处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值、单位长度电容值以及所述接口延时,计算解耦电感和解耦电阻的值;根据计算的所述解耦电感和所述解耦电阻的值配置解耦接口参数,实现不同实时仿真平台间的电压电流信号互联。本发明实现了两种平台模型间电气信号的传输,解决了不同仿真平台模型之间数据互通延时引起的仿真结果偏差问题;可以广泛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领域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