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0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73060.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喷射压缩式深度冷凝乏汽的热泵循环系统,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热泵循环系统热泵蒸发温度偏低,热泵性能系数和效率偏低,系统节能性差,消耗能量和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压缩机、热泵冷凝器、第一节流膨胀阀、热泵第一蒸发器、第二节流膨胀阀、热泵第二蒸发器、喷射器、第一载热介质管路、第二载热介质管路、第一制冷剂管路、第二制冷剂管路、第三制冷剂管路、第四制冷剂管路、第五制冷剂管路、第六制冷剂管路、第七制冷剂管路、第八制冷剂管路、第九制冷剂管路、第一乏汽管路、第二乏汽管路、第三乏汽管路。本发明通过梯级蒸发和梯级压缩提高热泵性能系数15‑20%,利用喷射器代替压缩机,有效节约耗能和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5467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52860.9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冷凝升压的溴化锂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它涉及一种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冷凝器通过第一冷剂水通路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通过第二冷剂水蒸气管路与吸收器连通,第一稀溶液管路和第一浓溶液管路的一端均与吸收器连通、另一端均与发生器连通,溶液换热器设置在第一稀溶液管路和第一浓溶液管路上,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沸腾器连通、另一端与喷射器连通,第一冷剂水蒸气管路的一端与发生器连通、另一端与喷射器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喷射器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沸腾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装置连通,储液装置设置在冷凝器的下面,冷剂水泵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本发明用于吸收式水源热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561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52877.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冷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发生器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通过第一冷剂水通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剂水通路的一端与冷凝器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通过第二冷剂水蒸气管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一稀溶液管路和第一浓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发生器连通,第二浓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浓溶液管路连通,第二稀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稀溶液管路连通,第一溶液泵设置在第一稀溶液管路上,发生器由第一高位热源加热,冷凝器由第二冷却热源冷却,蒸发器由低位热源加热,吸收器由第一冷却热源冷却。本发明用于吸收式水源热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1018765.9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J9/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38 , C08G2101/00 , C08J237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温气体热分解法制备网状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网状聚氨酯泡沫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网状聚氨酯泡沫制备方法的材料经络物理损失严重、开孔度低、网化均匀度差、网化率低、经络边缘不规则和不光滑以及处理对象尺寸受限的问题。方法一:一、破膜过程;二、充气过程;三、热分解过程;四、冷却过程,得到网状聚氨酯泡沫。方法二:一、充气破膜过程;二、热分解过程;三、冷却过程,得到网状聚氨酯泡沫。本发明制备的网状聚氨酯泡沫的开孔度可达95%~100%,网化率可达98%以上,可以满足其各种功能的使用要求。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基于高温气体热分解法制备网状聚氨酯泡沫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561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52877.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冷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发生器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通过第一冷剂水通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二冷剂水通路的一端与冷凝器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通过第二冷剂水蒸气管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一稀溶液管路和第一浓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发生器连通,第二浓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浓溶液管路连通,第二稀溶液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稀溶液管路连通,第一溶液泵设置在第一稀溶液管路上,发生器由第一高位热源加热,冷凝器由第二冷却热源冷却,蒸发器由低位热源加热,吸收器由第一冷却热源冷却。本发明用于吸收式水源热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0634.7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39/00
Abstract: 一种兼具蒸发换热与冷凝换热功能的水与制冷剂换热器,它涉及一种水与制冷剂换热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热泵系统中蒸发-冷凝两用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存在换热面积利用率低,换热效果较差,蒸发与冷凝工况的换热量相差悬殊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管腔体和第二管腔体设置在筒体的左右两端,介质水入口和介质水出口设置在第一管腔体或者第二管腔体上,制冷剂入口和第一气态制冷剂管口设置在筒体的上端,液态制冷剂管口设置在筒体的下端,多根换热管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在筒体内,第一降膜器设置在筒体内的制冷剂入口的下端口上,第一隔板设置在筒体内的中部,将筒体的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室,在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上腔室采用降膜式蒸发,下腔室采用满液式蒸发。本发明用于热泵系统中作为蒸发-冷凝两用换热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2477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4926.1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机械连续滤面再生及污物返还的污水过滤装置,它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中防堵塞的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水源热泵防堵塞装置浸泡在污水管渠内,对污水管渠的流量和水深要求较高及换完热后的污水与新进来的污水产生混合的问题。内筒设置在外筒中,内筒封盖设置在滤筒的后端,且内筒封盖与后端的连接板连接,滤筒的筒壁上设有数个滤孔,中轴沿内筒的轴线设置,螺旋刮输板设置在内筒中,锥筒螺旋叶片的斜度与锥筒的斜度一致,螺旋刮输板安装在中轴上,滤筒的内壁与滤筒螺旋叶片的外径之间的距离为小于4mm,锥筒的内壁与锥筒螺旋叶片的外径之间的距离为小于4mm。本发明用于城市污水、地表水、工业生产废水等富含污物的污水换热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85293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09618.X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55
Abstract: 基于壁面弹性变形剥冰提取凝固潜热制取流体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取冷水凝固潜热制取流体冰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已有从各种水源中提取凝固潜热制取流体冰,采用机械方法剥离流体冰,存在设备投资大、传动能耗大问题。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a、水经过弹性变形体壁面(2)上时,将水中的凝固潜热量传递给换热载体,使已经释放热量的水在弹性变形体壁面(2)上结成冰层(3);b、对弹性变形体壁面(2)施加外力发生弹性变形,使弹性变形体壁面(2)结成的冰层龟裂;c、龟裂的冰晶(5)从弹性变形体壁面(2)上剥离;d、剥离下来的冰晶(5)随着水流(6)流走,弹性变形体恢复原状。本发明具有传热效率高、剥冰能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124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10009617.5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低位热源供水显热进行除霜的凝固潜热型热泵,涉及一种热泵。针对目前蒸发器表面除霜消耗额外能量,降低系统能效比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低位热源供水显热进行除霜的凝固潜热型热泵,它的蒸发器包括两组,在两组蒸发器(3)之间设有两个隔板(7),两个隔板(7)将密闭空间(5)分割成一个结冰室和两个蒸发室,并在结冰室和两个蒸发室内都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各喷水装置通过管路与同一水源连通。本发明具有性能好、成本低、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利用水源热泵的低位热源供水进行喷淋除霜,结构简单,能耗很小,成本很低,操作容易,系统运行可靠,并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系统自身的固有资源,提高了系统自身的利用率,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517538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195595.2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燃型喷射式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涉及热泵循环系统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电驱动或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循环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低,寒冷地区供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尾部换热站、一级发生器、二级发生器、潜热换热站和显热换热站形成燃气烟气排放;显热换热站、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形成供热;一级发生器、一级第一喷射器、一级第二喷射器、预热换热器、过冷换热器、一级冷凝器和蒸发器形成一级热泵循环;二级发生器、潜热换热站、二级喷射器和二级冷凝器形成二级热泵循环。本实用新型对烟气能量梯级利用深度热回收,通过二级蒸发器冷凝释放烟气潜热,提高了燃气热量利用率;包括空气热能和燃气释放热能,提高寒冷地区供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