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83431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244340.4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塔窗,属于高电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塔窗内布置有均压环、绝缘子、分裂导线和输电导线,所述的输电导线均布在分裂导线的周围,下相输电导线与塔窗侧面的距离Lda为4.3米,上两相输电导线之间的水平相间距Lbc为7.0米,上下相输电导线之间的间距Lba和Lca分别为7.3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塔窗,其内部导线布置方式,正极性绕击耐雷水平仍比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的原始布置方式高6.9%,负极性高2.8%,能够在尽量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升线路安全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569951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71925.7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E04H1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塔窗,包括一钢木结构横梁、设于所述钢木结构横梁上部两端的两个塔窗吊点、塔窗外框支架、六个复合绝缘子连接件及三个导线间隔棒;每个导线间隔棒与两个复合绝缘子连接件相连接;该六个复合绝缘子连接件与所述钢木结构横梁或所述塔窗外框支架相连;所述塔窗外框支架与所述钢木结构横梁围成一个闭合结构;通过在导线间隔棒与复合绝缘子连接件之间、复合绝缘子连接件与钢木结构横梁或塔窗外框支架之间、塔窗外框支架与钢木结构横梁之间设置可调机构,调节相连接的两者之间的长度和角度,可以实现塔窗各个部件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可以进行调节,提高了实验研究的效率,降低了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35280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051054.6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旭 , 卢毅 , 陈原 , 王馨 , 范硕超 , 邓春 , 刘亮 , 蔡巍 , 朱晓岭 , 王珣 , 杨静 , 王辉 , 王书渊 , 张吉飞 , 李震宇 , 罗永勤 , 王志利 , 武国亮 , 牛彪 , 赵晓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损伤模拟装置,其包括撞击组件和固定架,撞击组件包括撞击架和撞击件,撞击件能拆装的连接于撞击架的顶端并能绕撞击架的顶端在竖直面内摆动;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固定座,固定座位于撞击件的摆动轨迹内,通过撞击件的摆动,撞击件能撞击固定于固定座内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损伤模拟装置,实现了模拟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撞击、挤压等作用力导致不同程度的断股、伤芯等损伤,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明确和规范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修补指标,从而使得修补工作变得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882743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246173.7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B17/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均压环,属于高电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本均压环为空心扁圆形,均压环的中心设有安装孔,均压环的高H为20~30厘米,均压环壳体厚度d为0.1~1厘米,均压环的半径R为15~25厘米,均压环壳体的弧度半径r=H/2。经过对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均压环的输电线路紧凑型杆塔的试验和仿真分析证明,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均压环,与目前通用的直径为37cm的均压环相比,能够提高雷电冲击试验中模拟的正负极性雷电绕击和反击的50%放电电压,进而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杆塔对正负极性雷电绕击和反击的耐雷水平。本均压环结构简单,安装和制造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519775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87312.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电路,包括:调压器;变压器,第一端与调压器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端与调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三端与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相连;限流电阻,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储能电容器,第二端与分别与第一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一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第二开关;被试串联电容器,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匹配电抗的第二端和地相连;第二匹配电抗,第二端与地相连;放电电阻,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第二端与变压器的第四端相连。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有效保证串联电容器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82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79829.2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毅 , 徐广达 , 赵媛 , 李雨 , 宋鹏 , 刘亮 , 高静 , 马鑫晟 , 蔡维 , 王泽众 , 刘珅 , 黄小龙 , 宗瑾 , 龙飞 , 肖寒 , 李振成 , 崔磊 , 张健 , 袁文迁 , 张超
IPC: H02J3/38 , H02J3/01 , H02J13/00 , H04W28/08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实时电流量,确定电流电能质量指标,根据获取的实时电压量,确定电压电能质量指标;获取预设的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容量值,将电流电能质量指标与电压电能质量指标作为电能质量指标,对接入容量值与电能质量指标进行拟合处理,得到一次线性函数;对接入容量值进行调整,直至电能质量指标达到预设阈值,将此时的接入容量值作为电能质量评估结果。本发明可衡量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水平优劣,筛选出可能出现电能质量问题的配电网,为维护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决策支持,降低多模块间通信数据的实时性要求,降低整体系统成本,提升系统可靠性,为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提供方向性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9831.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广达 , 赵媛 , 卢毅 , 李雨 , 宋鹏 , 刘亮 , 高静 , 马鑫晟 , 蔡维 , 王泽众 , 刘珅 , 黄小龙 , 宗瑾 , 龙飞 , 肖寒 , 李振成 , 崔磊 , 张健 , 袁文迁 , 张超
IPC: H02J3/38 , G06F18/21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动态特性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根据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根据基本参数,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控制环路传递函数;对光伏逆变系统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中的非线性环节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线性化处理后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利用控制环路传递函数及线性化处理后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得到光伏逆变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模型;动态输出特性模型用于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动态特性。本发明通过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建立其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得到考虑光强突变的两级式光伏逆变系统动态特性模型,实现充分表征光强突变对光伏逆变系统动态输出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9834.3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广达 , 卢毅 , 赵媛 , 李雨 , 宋鹏 , 刘亮 , 高静 , 马鑫晟 , 蔡维 , 王泽众 , 刘珅 , 黄小龙 , 宗瑾 , 龙飞 , 肖寒 , 李振成 , 崔磊 , 张健 , 袁文迁 , 张超
IPC: G06F30/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流器与配电网电能质量交互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换流器基本参数及配电网基本参数,根据换流器基本参数及所述配电网基本参数,确定多个电能质量影响模型;利用电能质量影响模型,建立换流器与配电网电能质量交互模型;其中,换流器与配电网电能质量交互模型用于对包含换流器的配电网进行电能质量交互的定量分析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包含电力电子换流器的低压配电网进行定量的电能质量交互分析,充分表征电能质量多指标耦合关系,实现对包含电力电子换流器的低压配电网进行定量的电能质量交互分析,有利于揭示配电网中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原因对最终问题的贡献占比,为配电网电能质量改善工程提供方向性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7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54254.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通过可控电压源向所述配电网注入补偿电流;对所述可控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幅值进行削减操作,得到削减后的各配电线路零序电流值;根据削减后的所述各配电线路零序电流值确定故障线路,本发明可实现故障电流的全电流补偿,快速熄灭故障电弧、防止故障扩大,同时在高阻接地故障时还可适当增大故障电流,实现故障点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9831.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广达 , 赵媛 , 卢毅 , 李雨 , 宋鹏 , 刘亮 , 高静 , 马鑫晟 , 蔡维 , 王泽众 , 刘珅 , 黄小龙 , 宗瑾 , 龙飞 , 肖寒 , 李振成 , 崔磊 , 张健 , 袁文迁 , 张超
IPC: H02J3/38 , G06F18/21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动态特性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根据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根据基本参数,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控制环路传递函数;对光伏逆变系统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中的非线性环节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线性化处理后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利用控制环路传递函数及线性化处理后的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得到光伏逆变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模型;动态输出特性模型用于确定光伏逆变系统的动态特性。本发明通过光伏逆变系统的基本参数建立其时域动态特性模型,得到考虑光强突变的两级式光伏逆变系统动态特性模型,实现充分表征光强突变对光伏逆变系统动态输出特性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