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工特征的工艺信息智能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3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80368.4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加工特征的工艺信息智能匹配方法,包括利用工艺信息的层次化描述方法,创建预定义加工特征相应工艺信息关联的数据库,获取加工特征,提取相应的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基于预定义加工特征类型,将步骤b中提取的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与预定义加工特征进行比对,将步骤c确定的加工特征类型与预定义加工特征对应的工艺信息进行匹配,完成工艺信息的添加。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加工特征的工艺信息智能匹配方法,能够满足快速添加工艺信息的要求,提高了工艺设计的效率,为工艺信息的重用与积累提奠定基础,对推广智能化工艺设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船体建造精度控制工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8594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00313.3

    申请日:2016-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建造精度控制工艺方法和系统,包括(1)将船体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建造工艺精度信息、精度标准信息等输入到精度语义模型库;(2)通过本体构建工具将根据上述信息建立精度控制语义模型;(3)将各工艺焊前与焊后实测精度数据输入到精度数据库;(4)通过补偿量规划方法设计出船体建造过程中各工艺阶段精度补偿量;(5)将船体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各工艺阶段理论精度数据与实测精度数据进行匹配比较,找出超出误差范围的工艺,提出精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模型很好地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建造精度工艺知识难以共享等问题,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现场修整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一种手自一体柔性胎架

    公开(公告)号:CN105644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9840.5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柔性胎架,包括上支柱和底柱,所述底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柱的上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与上支柱连接,所述底柱和上支柱均为空心管并套住丝杠,所述箱体内设有蜗轮,蜗轮通过螺纹与丝杠连接,蜗轮同时与手动蜗杆和机动蜗杆啮合,所述手动蜗杆通过键与手轮连接,所述机动蜗杆通过键与同步齿形带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手动蜗杆和机动蜗杆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本发明的一种手自一体柔性胎架,具有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好、工作效率高、可重复使用以及手自操作一体化以及过载保护的优点。

    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筒节的焊接固定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5537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04117.3

    申请日:2016-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筒节的焊接固定夹具,包括固定端外环、固定端内环、活动端外环和活动端内环,所述固定端内环设有固定端轮板,所述活动端内环设有活动端轮板,所述固定端内环固定有轴向调整杆,所述活动端内环中心设有导向筒,在固定端外环、固定端内环、活动端外环和活动端内环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端外环调节螺栓、固定端内环调节螺栓、活动端外环调节螺栓和活动端内环调节螺栓。本发明将压力容器筒放置于内环和外环之间,使用调节螺栓对压力容器筒进行固定,用于不同直径、不同厚度的压力容器横向与环形焊缝对接焊接,取代传统的点焊方法进行焊前固定,结构简单,快速高效,可有效防止压力容器在焊接过程中横向与环形焊缝的焊接变形,并提高压力容器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17984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8977.7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驱动式软体机械臂,包括安装台、控制装置、安装组件、软体机械臂,控制装置通过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台上,软体机械臂通过安装台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三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驱动组件和控制绳,软体机械臂沿轴向贯穿设有通道,每组控制绳分别穿过通道与软体机械臂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软体机械臂为软体弹性材料。控制绳螺旋拉紧或松开软体机械臂,以控制软体机械臂的整段形变,使软体机械臂的每个部分都可根据环境路线随变,且整体段的形变同时开始,避免首端形变的滞后性,可适应复杂环境,提高控制精度;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便于控制绳与软体机械臂的安装,以及相邻软体机械臂之间安装。

    一种泵体阀杆的减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460395.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体阀杆的减振设计方法。属于机械结构减振设计技术领域,步骤:1、将阀杆主体离散成弹簧‑质点系统;2、根据弹簧‑质点系统,计算其振动方程;3、将计算出的振动方程与Bloch定理结合,应用弹性波在周期性结构中传播的原理建立周期性阀杆减振频率及衰减因子计算的色散多项式;4、明确色散多项式和减振频率以及色散多项式和衰减因子的对应关系;5、建立满足指定减振频率及衰减因子的逆向设计存在性判据;6、利用Sturm定理结合判据求解符合目标减振频率及衰减因子要求的阀杆体参数。本发明通过变换阀杆构造来实现减振;可根据阀杆工作时受到的振动频率快速设计出能够对目标减振频率及减振程度进行减振的阀杆。

    一种磨削凸轮轴疲劳辉纹间距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7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403135.9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削凸轮轴疲劳辉纹间距的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凸轮轴试样进行不同磨削深度下的磨削处理,然后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获得不同磨削试样的疲劳断口,确定疲劳裂纹萌生数与磨削深度之间的数值关系,并通过试样应力状态分析得到疲劳加载应力与裂纹萌生数之间的关系,再结合Paris理论公式,建立裂纹扩展速率与磨削深度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疲劳辉纹间距与裂纹扩展速率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最终建立疲劳辉纹间距与磨削深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本发明通过疲劳实验与理论分析的方法获得疲劳辉纹间距与磨削深度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可估算出不同磨削深度试样的疲劳辉纹间距,避免了大量的实验流程和资源浪费,对凸轮轴磨削工艺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船用三维曲面板搬运装置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14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405592.1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三维曲面板材的搬运装置,包括龙门架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上,起吊装置沿龙门架的横梁横向移动,起吊装置可以随龙门架纵向移动;起吊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吸盘组件和吸盘调节装置,起吊装置通过升降组件与龙门架的横梁可移动式活动连接;所述吸盘组件通过吸盘调节装置与升降组件底部连接;吸盘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并且均匀分布在以升降组件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吸盘组件分别与三维曲面板材表面不同位置吸合。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电磁吸盘结构的改进可以提高吸附稳定性,提高了曲面板材搬运的可靠性;可以满足对不同形状、不同曲率的三维曲面板的吸附和搬运,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

    一种立铣刀磨损参数的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2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13054.7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铣刀磨损参数的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相应位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装置返回距离数据,然后利用机床主轴的位移能力,控制铣刀的移动,手动控制刀具的小幅度往复旋转,采集铣刀缺损部位的点数据,拟合点数据,得到铣刀二维缺损形貌;其次,根据相机沿着铣刀螺旋线拍摄方法,拍摄一组图像,用于把三维铣刀刃拼接成为二维铣刀刃图,并使用已训练完成的VGG16‑Unet模型识别磨损区域;然后,融合铣刀的缺损区域和磨损区域,即得到铣刀的整体磨损形貌。本发明为铣刀磨损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且安装相机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简单,检测方便,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