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农业管理的芝麻枯萎病防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2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2319.0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业管理的芝麻枯萎病防控方法,涉及芝麻枯萎病防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分析方法对土壤进行检测,精确分析种植芝麻土壤的养分含量、酸碱度和微生物群落指标。本发明采用先进的土壤检测技术,精确分析土壤指标,避免盲目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定制改良方案,针对性地添加有机肥、生物菌肥和调整酸碱度的物质,改善土壤环境,有效降低芝麻枯萎病的发生风险,提高了土壤指标的稳定性,对芝麻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和生物菌剂包衣处理,从源头提高了芝麻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与轮作制度,结合田间管理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芝麻对枯萎病的抗性。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1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33549.9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所述有机无机复混肥由植物源有机肥25~50份、动物源有机肥25~50份、无机肥原料5~10份和硅酸钠0.5~1份混合得到,其中植物源有机肥为甘草渣有机肥。通过有机与无机养分的互补,为水稻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有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提高产量,同时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于环境友好、低残留、易降解的优点,能够填补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的不足之处。

    一种治疗稻曲病的枯草芽孢杆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597.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稻曲病的枯草芽孢杆菌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30份~55份、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30份~55份、助剂10份~15份、培养基20份~30份、酸碱溶液5份~15份和蒸馏水60份~70份;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1.5份~3份、湿润剂2份~3.5份、稳定剂4份~5份和载体2.5份~3.5份。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快速繁殖和代谢,同时精确调节pH值,合理控制溶氧水平,使枯草芽孢杆菌适应力更强能够大量繁殖,产生足够的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直接抑制稻曲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能有效降低稻曲病的发病率和病情,解决了传统防治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防水稻纹枯病的肥料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5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4776.7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水稻纹枯病的肥料,包括:肥料,中微量元素,附着功能性载体,功能性添加剂,微生物菌剂或杀菌剂;所述肥料包括氮磷钾复合肥、原始肥料、过磷酸钙和硫酸铵,原始肥料包括腐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堆肥、豆饼、菜籽饼;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硼酸、硫酸铜和硼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哈茨木霉菌剂;所述杀菌剂包括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升噻呋酰胺悬浮剂和戊唑醇水乳剂。通过本发明的肥料通过各成分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让水稻具有更好的抵抗力的效果。

    一种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剂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5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865844.6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板蓝根8‑15份、黄连5‑10份、马齿苋3‑8份、蒲公英15‑20份、山楂15‑20份、薄荷7‑12份、黄芩6‑10份、连翘5‑8份、百部7‑12份、苦参3‑7份、大蒜2‑5份、黄芪多糖1‑5份、绿源酸2‑5份。本发明通过板蓝根、黄连、马齿苋、蒲公英以及山楂得到的浸膏状提取物、薄荷、黄芩、连翘、百部以及苦参得到的浸膏状提取物以及大蒜油,并加入黄芪多糖、绿源酸,从而制得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剂,黄芪多糖、绿源酸的加入能够增强水稻对立枯病病菌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本发明制备的防治水稻立枯病的药剂在使用后,具有很好的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效果,长期使用后也不会降低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一种适用于芦笋茎枯病防治的暖温带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3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29659.1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芦笋茎枯病防治的暖温带栽培方法,涉及芦笋疾病预防技术领域。该适用于芦笋茎枯病防治的暖温带栽培方法,包括S1、选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芦笋茎粗壮、植株生长势旺、优质丰产、口味纯正的芦笋种子,将种子用温水(25‑30℃)浸泡3‑5天左右,每天都要换水1‑2次,当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再将其捞出来,催芽;S2、育苗:准备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同时加入磷酸二铵50g/kg营养土进行育苗。通过使用适时摘心、留母茎采笋、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彻底清园、药液灭菌的预防作业,有效杜绝了茎枯病的发病环境,大大减少了茎枯病的发病几率,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芦笋产量大大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