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12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986888.0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多样性分析的供热系统楼宇级调控方法及系统,其中通过根据需求侧楼宇实际温度分布获取温度数据并划分供热需求的温度区间;获取温度区间与期望温度的偏差确定温度区间的权重系数,以获取各温度区间对楼宇温度多样性的影响;获取供热系统调控对象中不同温度划分方式下所有楼宇的温度分布多样性;以及建立数据驱动映射模型,进行基于温度多样性分析的调控,实现了建立楼宇温度的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现需求侧的多样化用能信息的同时从系统上反映其温度分布特征,为供热系统按需精准调控提供新的思路,并根据建立的供热系统楼宇的室温多样性和控制设备参数间关系的数据驱动映射模型进行基于温度多样性分析的按需精准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1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499229.4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效率扩散结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系统节点可靠性和效率指标建模;步骤S2,核心节点选取与指标位势计算;步骤S3,系统可靠性和能效指标扩散结构建模;步骤S4,扩散结构源阱位置诊断与关联性分析。本发明能够量化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能效的扩散特性,阐明系统效率与可靠性的分布特征与关联关系,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分析与结构改善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856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082881.6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采暖与热水供热互补的联合供热系统及调控方法,该联合供热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分户电供暖设备系统、低温热水集中供热设备系统、室温设定及测量系统、联合供热协同控制系统,所述联合供热协同控制系统用于结合天气条件、室温设定条件,优化设定热水集中供热的供水水温,由低温热水集中供热设备系统将集中供热系统的供暖标准温度由原来的≥t0下调至≥t'0,以热水集中供热提供保障性基础供热服务,再由集中控制分户电供暖设备系统对各用户的电加热器进行集中控制,进而对热用户进行按需补充加热。本发明不仅灵活性强,而且能够大幅减少城镇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减少供暖整体碳排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356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37816.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Q1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延迟嵌入分析的建筑动态时序数据重构方法及系统,其中建筑动态时序数据重构方法包括:获取建筑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的历史运行数据;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相空间嵌入维数;确定延迟时间量;构建与原始状态空间同胚的相空间检测二次供水温度变化的工况点;以及基于工况变化点和选取的延迟时间量获取工况变化开始到结束时间段内的供水温度序列和回水温度序列,实现了对建筑能源系统供需双侧核心参数的数据重构,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建筑用能特性的精准刻画,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建筑能源系统的预测调控和能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7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12862.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5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遍历修正迭代算法的电厂深度调峰机组负荷分配优化方法,首先给实际热力发电厂建立稳态仿真模型,进而在稳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运行优化,实时给出优化运行参数配置。优化方法采用混沌遍历迭代算法,通过给传统随机优化算法增加混沌搜索前置处理,引入混沌映射算法,利用混沌的无序性,初步地完成了对全局最优值的搜索和初始搜索位置的设定,优化了经典随机优化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设计了维度匹配算法,解决了混沌映射核维度和目标函数(参数配置)维度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可给出发电厂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最优参数配置方案,提高了电厂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提高了电厂的灵活性及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09686.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分布式发电的蒸汽热网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热电厂、蒸汽管网系统、分布式发电系统、微电网、阀门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热电厂生产的蒸汽通过蒸汽管网输送至工业园区后,一部分用于供给热用户的实时蒸汽负荷——被动负荷,另一部分进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成为系统层级可控的主动负荷;当用户蒸汽需求低于期望负荷时,增加进入分布式发电系统汽轮机的蒸汽管道阀门开度,将一部分蒸汽以发电形式利用,调控蒸汽热网中的蒸汽流量。本发明提供的结合分布式发电的蒸汽热网系统及调控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蒸汽长距离输运过程中,蒸汽管道负荷过低导致的蒸汽冷凝和管网积水问题,提升供需协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5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339647.X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热网的柔性分析与结构缺陷诊断及定位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是首先建立城市热网的映射模型,生成热网在各个工况下的测试用例集合,用于模拟供需两端的不同动态组合。本发明还提出了热网柔性评价的模型和结构缺陷诊断及定位方法,用来量化评估热网结构灵活输运热能的能力及热网运行过程中动态调控的能力。通过诊断获得热网柔性欠佳的区域或管路,以便运行操作人员并对这些柔性欠佳的区域提出优化改造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为热网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改造提供更加真实的评估以及实践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32945.5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耦合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各类典型物理设备与各能流的连接矩阵,计算各能流的能流耦合度并进行归一化;步骤S2,使用熵权法确定每个能流在规划阶段耦合度计算中的权重值,并依据权重值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阶段耦合度;步骤S3,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阶段耦合度的计算,采用单连接聚类方法选取典型评价时段;步骤S4:考虑到典型评价时段内的负荷数据实时变化,计算考虑可用能的用户负荷可迁移量,计算系统的调度阶段耦合度。本发明综合能源系统相对于单能源系统的本质区别出发,提出了可凸显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多能互补优越性的耦合度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014715.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数据中心算力与能源流的协同调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余热供热模块和动态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机柜、高性能处理器,数据处理模块部署到人员聚集地,为客户提供HPC云服务;余热供热模块回收数据处理模块的废热并将其作为热源来提供供热或供生活热水服务;动态控制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分布式数据中心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交易区块链平台,该平台采集用户计算和用能需求,对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做统一调度。该系统不仅能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利用处理器余热来提供暖气或生活热水服务,既节能环保又能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同时可对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增加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时性、灵活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2939.0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50/06 , G06Q10/06 , G06F30/27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中心算力与能流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算力与能流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数学模型;S2建立包含经济性、安全性、清洁性的三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评估指标体系;S3采用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S4将运行成本最低、安全性最高、污染排放量最少作为三个目标函数,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S5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接入其数学模型,得到最优调度方法及结果。本发明将分布式数据中心纳入综合能源系统,从整体上对算力、电力、热力等其他能源综合进行优化调度,既减少了能源浪费,又增加了清洁能源的消纳量,提高系统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