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8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805342.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的声波发射采集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单元、声波发射单元、声波采集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主控单元对声波发射单元的声波发射过程进行控制,对声波采集单元的声波采集过程进行控制;声波发射单元控制发射换能器组的发射换能器产生具有设定波形、频率和强度的声波信号;声波采集单元控制接收换能器组的接收换能器接收、采集和存储声波信号。所述方法包括声波发射采集参数的设置和读取,声波信号的发射、接收和采集,声波采集信号的传输。本发明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降低功耗;增大了测量频带的宽度;增强了对海上作业条件的适应能力;实现了多个接收换能器的同步信号接收和采集,并通过信号放大和调理提高了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72911.9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复杂海底界面的深拖式多道地震炮检精确定位方法,包括:计算深拖地震接收电缆各检波点相对深拖震源激发点位置的水平方向偏移量和垂直方向偏移量;计算各炮集检波点接收到的直达波旅行时理论计算值、海面反射波旅行时理论计算值和海底反射波旅行时理论计算值;构建复杂海底界面条件下深拖式多道地震接收阵列几何形态表征参数和海水声速优化参数同步优化反演的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函数,完成深拖式多道地震探测系统的炮检精确定位。本发明不依赖水听器阵列配置的姿态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数据,能够同步获取各炮集阵列几何形态表征参数和海水声速的优化反演结果,有效应对地震波旅行时拾取的不确定性和任意复杂海底界面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8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35822.2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底多波震源和海底探测系统。海底多波震源包括承压仓和支架,承压仓内设置有高压脉冲单元、水声通讯单元和控制器,支架上安装有震源抵进机构;高压脉冲单元包括四路放电通路;震源抵进机构包括抵进头;所述抵进头包括抵进头主体,沿抵进头主体外周均匀布置有四个振子,每个振子连接一路放电通路;控制器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连接多路放电通路,可控制任意一路放电通路的通断,控制器被配置为可在剪切波模式和压缩波模式控制放电通路通断;在剪切波模式下,同时控制任意两路放电通路连通,在压缩波模式下,控制四路放电通路同时连通。海底探测系统包括上述的海底多波震源。该震源既可以激发压缩波,又可以激发剪切波,分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4854.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采集电缆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横向采集电缆组件、竖向采集电缆组件、前导缆和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中和采集电缆组件中设置的第一陀螺仪传感器、第二陀螺仪传感器和第三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调查船和拖缆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数据,在第二陀螺仪传感器和第三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与第一陀螺仪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不一致时,通过采集电缆组件的位置修正组件修正拖缆后端的位置,使调查船和拖缆的行进方向相同,调查船和拖缆的位置始终保持平行,使相邻的两条拖缆的位置保持平行,解决了传统的三维地震探测存在的在调查船转向以及海浪等影响,容易导致拖缆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拖缆的损坏和导致采集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5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08934.3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缆拖曳式三维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展开装置组件、信号采集组件和数字地震电缆组件,通过两个拖体分离器展开一条采集横缆,将若干条数字地震电缆组件与采集横缆相连接,缩短了电缆间距,提高三维地震采集的横向分辨率,在运行过程中刀片能将挂在尾翼上的漂浮物切断,通过第一粉碎叶片和第二粉碎叶片粉碎后排出到外部,避免产生堵塞,同时,惯性轮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尾翼的稳定,从而使数字地震电缆组件的运动状态保持稳定,解决了目前海洋人工反射地震探测存在的探测的横向分辨率较低以及漂浮物容易挂在电缆尾翼上,导致电缆运动过程不稳定,容易出现与相邻的电缆缠绕以及晃动幅度过大导致采集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16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786266.6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电缆及其工作段,工作段用来采集并传送地震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水听器和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单元,水听器用来执行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的采集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单元用来将经电信号处理后的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进一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每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一个工作段并位于该工作段的前端;根据探测目标的埋藏深度确定电缆工作段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数据传输单元以及与其对应的工作段,有效保证经海洋地震电缆传输的地震数据更稳定、传输距离更远,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83604.0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人工反射地震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网络交换机、时钟服务器、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主控、地震采集控制服务器、拖缆控制器、数字地震拖缆、地震质量监控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用来构建一个局域网,时钟服务器用来实现同一局域网内各个部分时钟的统一;数字地震拖缆用来接收海底或水底反射和折射后的震源信号;拖缆控制器汇集地震数据并发送给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主控;地震采集控制服务器用来设置和修改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主控的工作参数;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主控负责采集并记录地震数据;地震质量监控服务器从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提取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高密度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1711445422.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水声阵列装置,所述水声阵列装置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水声阵列装置包括:外挂自容式采集舱、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以及挂载机构;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通过所述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所述水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还与所述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连接。本发明所述装置在深海海域进行地震探测作业时,避免了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地层穿透深度。本发明所述装置应用于水声学调查时,方便的控制水下移动平台航行并移动到另外位置的海底再次静止,节省了水声阵列回收与再次布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3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0154953.1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N29/04 , G01N29/07 , G01N29/11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沉积物柱状样品声学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横向导轨、横向丝杠、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横向手轮和纵向手轮等,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水平仪;通过横向手轮调节移动支架位置,进而改变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不同长度的沉积物柱状样品的测量,而且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位置均可在纵向手轮的作用下做竖向连续调节,适应不同直径的沉积物柱状样品的测量。该测量装置可以同时满足不同长度、不同直径沉积物柱状样品以及不同尺寸、不同频率换能器的测量,并且通过测距传感器和水平仪进一步指导操作,测量精度高,操作使用方便,对于实验室沉积物测量及其研究来说是一大突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842140.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换能器,包括承载轴、探杆、贯入锥、水密缆、接线柱、绝缘端子、导线,探杆与贯入锥之间的承载轴上套设有多个压电陶瓷管,压电陶瓷管与承载轴之间形成内油腔,压电陶瓷管与透声密封套形成外油腔,相邻两个压电陶瓷管之间以及端部压电陶瓷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固定组件设有连通内油腔与外油腔的通油孔;透声密封套的首端设有首部密封组件,透声密封套的尾端设有尾部密封组件,首部密封组件与尾部密封组件将外油腔与内油腔密封,且尾部密封组件包括与外油腔连通的注油孔和注油孔密封件;尾部密封组件与贯入锥之间设有定位环。本发明消除了贯入阻力和高静水压力对压电陶瓷管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