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5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6542.4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B1/02 , C25B11/052 , C25B11/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含锰催化剂电解氨制氢的方法,将表面含有二氧化锰的电极作为阳极插入含氨的电解液中,并插入阴极,通电形成闭合回路电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氢气,并且收集氢气。本发明阳极使用二氧化锰作为电解氨的催化剂,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低廉,并且能在较低电压、较宽的pH范围内(近中性)电解氨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435167.2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58 , C02F1/70 , C02F1/32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组合水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向废水中投加足量或过量硫基还原剂;S2,对经S1步骤处理后的废水除氧;S3,对除氧后的废水进行紫外强化还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处理六价铬废水的组合工艺,三段工艺互相协同,从而清洁的实现六价铬的高效去除。本发明所描述方法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和药品,大量缩减还原剂和酸的用量,并大幅节省了后期用于沉淀三价铬的药剂的使用,使整体处理成本显著降低的同时也更有利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10648901.0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颗粒菌藻系统为核心的污废水处理方法,尤其低C/N污废水的处理方法,以颗粒菌藻为核心,构建包括格栅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砂滤罐、菌藻反应池、沉淀池的处理系统。在颗粒菌藻反应池中,在适宜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水力条件使菌藻反应池内形成IC内循环涡旋流动,在剪切力作用下,使微藻与活性污泥相互包裹在一起,最终形成以污泥为核心外围包裹着微藻的菌藻颗粒胶团。该颗粒菌藻系统不仅可大幅提高藻类反应池的生物量,提升污染物去除能力;而且颗粒菌—藻沉降性能好,通过普通重力沉淀池即可实现藻水快速分离。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高效去除污水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环保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17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20885.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0 , B01D1/04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B01D1/04 , C02F1/001 , C02F1/5236 , C02F1/56 , C02F1/722 , C02F5/00 , C02F2001/007 , C02F2101/10 , C02F2301/08 , C02F2305/026
Abstract: 一种页岩气开采压裂返排废液的处理方法及设备,首先向废液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预处理并通过压滤机压滤,实现固液分离;将压滤机滤出水通过Fenton氧化进一步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降解;采用静态混合器,在管路中向Fenton反应后的废水中投加NaOH,沉淀水中的Fe3+离子,溶液经沉淀池沉淀后通过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滤液通过砂滤罐过滤;最后将经砂滤罐过滤后的废水泵入循环列管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浓缩后的处理水进行外运处理。各环节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卫生填埋。本发明各个工艺段环环相扣,工艺完备,对进水的适用性广泛。同时流程简单、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低,系统结构紧凑,可以大幅降低外运处理的废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36687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30442.6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清式微曝气竖向折流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式微曝气竖向折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由配水区、池体和集水区组成;待处理污水经进水管流入配水区,再通过溢流的方式从配水区流入池体,经池体处理后的出水采用溢流的方式流入集水区;所述池体为多级不同处理功能的竖向折流湿地串联而成,沿水流方向依次为厌氧湿地、碳氧化湿地和短程硝化-反硝化湿地。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装置使池体沿水流方向分为厌氧、好氧和微氧三段,能够实现碳污染物和氮污染物高效去除;解决了传统人工湿地溶解氧偏低,占地面积较大,填料易堵塞,堵塞后难清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61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4888.0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生物强化脱氮氧化沟系统及工艺,属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领域。对于低水力停留时间氧化沟的脱氮能力不足、出水水质低于现行污水标准的问题,发明一种占地小且脱氮效果良好的复合型氧化沟系统及工艺,可用于用地紧张的新建污水厂,也可用于低水力停留时间下总氮和氨氮排放不达标的原有污水厂的氧化沟的低成本提标改造。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生物强化硝化区。在氧化沟的主沟道中隔离出生物强化硝化区,并装填多孔生物填料,大幅提升微生物浓度,富集培养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突破在短水力停留时间氧化沟内完成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瓶颈,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大幅提升低水力停留时间下“除碳型”氧化沟的脱氮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9980.2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 C02F3/322 , C12M23/06 , C12M23/22 , C12M23/48 , C12M29/18 , C12M41/18 , C12M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它包括有透明光照平面蜿蜒管(3)、集液槽(1)和循环泵(2),透明光照平面蜿蜒管(3)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2)出水口,循环泵(2)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液槽(1)藻液出口,透明光照平面蜿蜒管(3)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热交换装置(4)、集液槽(1)藻液入口,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本发明的优点是: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对磷酸盐的去除率有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7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31269.7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天然锰矿-微生物协同处理难降解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由厌氧生物反应器底部输入反应器中,废水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自下向上流的过程中,经过生长着大量微生物的天然锰矿填料,在此过程中,天然锰矿中的Mn4+被当作电子受体,废水中的难降解微污染物被当作电子供体,在微生物(异化-Mn还原菌)的作用下,促进电子转移,从而使难降解微污染物得到降解,然后由厌氧生物反应器顶部出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采用天然锰矿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容易再生,出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耗低,水处理成本低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6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048038.7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包括复氧槽床体,复氧槽床体沿长度方向具有坡度,所述复氧槽床体内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依次首尾相连在一起,所述导流板的前段为向下的曲面,其后段为向上的曲面,且导流板的前段高于后段。结构简单,高效,制作安装方便,无需增加外界能源且水头损失较小,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湿地主体缺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27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5006.2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包括对小城镇区域、城市区域排放的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源、降雨产流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等开展的一系列污染物控制方法,具有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综合效应显著等特点,克服了以往污染物控制方法实施形式单一、缺乏技术支撑以及不具有针对性的缺点。通过对三峡库区的小城镇区域以及城市区域的居住区、人口密集商业区、工业园区分别制定水污染控制方法,集成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为实现国家对三峡库区总体水质目标要求和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西部众多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区域的城镇水污染防治提供典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