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体外治疗体液的组合件

    公开(公告)号:CN114502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80068653.7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体外流动管线中对患有脓毒症失调的免疫应答的患者的体液进行体外治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患有免疫应答失调的患者的体液中去除至少一种有害物质。所述方法包括至少第一注射步骤,在所述第一注射步骤中通过第一注射装置,向包含从患者提取并且含有至少第一类型靶分子的体液样品的体外流动管线添加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一混合物包含与至少针对包含在体液中的第一类型靶分子的至少第一结合剂结合的功能化磁性颗粒。所述第一混合物以降低患者体液样品中至少第一类型靶分子的浓度所需的治疗有效剂量注射,随后是混合步骤和用于降低靶分子浓度的分离步骤。

    一种新型EPR动物实验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3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710349.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EPR动物实验平台,包括蠕动泵、膜式氧合器、变温水箱,还包括恒温箱、热交换器,所述恒温箱包括外壳、底座及制冷系统,所述外壳内部顶部设有空气循环风扇,外壳正面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上方设有观察窗,所述外壳一侧设有输氧口,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加热动物固定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EPR动物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新型EPR动物实验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实现高质量的心肺支持、快速降温和可控复温,有助于提高创伤性心脏骤停的救治率、存活率和良好的神经系统恢复。

    一种用于血液灌流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0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8728.4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灌流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通过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在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引入碳碳双键,随后通过双键加成反应,将烯酸和纳米二氧化钛接枝在复合载体上,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的纳米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烯酸中的疏水烷基长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吸附剂对炎症因子的吸附能力;然后通过烯酸中的羧基与β‑葡聚糖中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将β‑葡聚糖接枝在复合载体的表面,β‑葡聚糖易于与血液中的内毒素进行静电结合,进而达到吸附内毒素的目的。

    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及其集成化血液管路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20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97650.X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及其集成化血液管路检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集成化血液管路检测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竖向延伸且贯穿容纳腔的软管,容纳腔中沿软管延伸方向依次设有温度检测机构、气泡检测机构、漏血检测机构和静脉夹机构,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软管中血液的温度,漏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血液浓度,气泡检测机构和静脉夹机构均与中控系统电连接,以使当气泡检测机构检测到软管中有气泡时,中控系统能够控制静脉夹机构夹闭软管,以限制血液在软管中的流通,极大地缩短了软管长度,减少血液体外暴露面积,模块化设计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和工作效率,以解决血液净化设备中布局混乱和管路安装复杂的问题。

    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0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1663925.5

    申请日:2022-12-23

    Inventor: 周文阳 阮婷 伍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吸附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烯丙醇缩水甘油醚作为单体聚合,由于三个单体中包含了疏水性和亲水性的材料,使制备得到的树脂具备两亲性,疏水性可以提高对目标物胆红素及炎症因子吸附性能,亲水性可以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树脂安全性及使血浆与树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吸附性能。此外,利用胺化试剂进行胺化,由于胆红素具有羧基,在树脂中引入胺基,可以通过离子吸附作用提高胆红素吸附选择性。该吸附剂可以同时吸附胆红素和炎症因子,在组合型人工肝治疗中,一支灌流器可以替代两支灌流器,降低了操作成本和风险,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血液净化管路、连接血液净化管路的方法及管路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0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82512.5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液净化管路、连接血液净化管路的方法及管路固定装置。该血液净化管路包括:公用管路组件,所述公用管路组件包含动脉管路、静脉管路、补液管路和滤液管路,所述公用管路组件适用于多种治疗模式中的任一治疗模式;目标辅助管路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公用管路组件和目标滤器,以使得所述血液净化管路为适用于目标治疗模式的连续管路,所述目标滤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滤器;其中,所述动脉管路设置有第一输入接头和第一输出接头,所述第一输入接头与患者身上的动脉穿刺针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头与所述目标滤器连接,所述静脉管路设置有第二输入接头和第二输出接头,所述第二输入接头与所述目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头与所述患者身上的静脉穿刺针连接,所述补液管路设置有第三输入接头和第三输出接头,所述第三输入接头与补充液容器连接,所述滤液管路设置有第四输入接头和第四输出接头,所述第四输出接头与废液容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简化安装步骤、减少安装和切换时间、减少接管错误。

    一种植入式血液透析港体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6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15900.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翁昌芳

    Inventor: 翁昌芳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血液透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血液透析港体,包括:穿刺隔,所述穿刺隔为椭圆形;底座,位于所述穿刺隔的底面;导管接头,共有两个,均与所述穿刺隔接通;以及导管,共有两根,分别与所述导管接头连接。所述穿刺隔包括三层隔膜,分别为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第三隔膜。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第三隔膜由上至下方向依次排列,第二隔膜分别同第一隔膜和第三隔膜滑动连接;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按压后的形变端设置在第二隔膜的一侧,所述气囊用于推动第二隔膜滑动。能够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带来的缺陷。

    一种可远程操作ECMO设备的专用推车

    公开(公告)号:CN1178988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11145.7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操作ECMO设备的专用推车,ECMO设备包括主机和设置在主机上的显示器,专用推车包括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下部的滚轮,车架上设置有置物板和能够拍摄ECMO设备的显示器的摄像设备,车架上设置有控制系统和能够操纵显示器的控制面板的操控机构,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单元和通讯单元,操控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操作手、以及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能够驱动操作手在支撑架上沿着X轴和Y轴两轴移动,以使操作手的工作区域能够覆盖显示器的操作面板。该方案的专用推车,使得医护人员在不进入病房的情况下能够操控在病房内的ECMO设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一种全生物质基血液灌流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53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3432.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常春雨 高佳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质基血液灌流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纤维素溶液通过溶胶‑凝胶转换法制备出再生纤维素微球,将所得再生纤维素微球与相变溶菌酶溶液共混后孵化,得到相变溶菌酶包覆的再生纤维素微球,即本发明的全生物质基血液灌流吸附材料。本发明用相变溶菌酶包覆纤维素不仅提高了纤维素吸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还大大提高了纤维素吸附材料对胆红素的吸附能力。本发明的全生物质基血液灌流吸附材料能够作为胆红素吸附剂用于血液灌流吸附血液中的胆红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