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衣外支撑减重装置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16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78220.0

    申请日:2023-08-04

    Inventor: 董泽波 梅钦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衣外支撑减重装置,包括外骨骼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外骨骼组件包括两个上躯干托架、两个下躯干托架、两个腿部支架和两个脚踏;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盒、两个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齿条、旋钮、插块、限位部和四个关节机构;两个所述下躯干托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上躯干托架的底部;本发明通过上躯干托架、下躯干托架、腿部支架和脚踏对用户身体两侧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的关节机构使下躯干托架与腿部支架之间和腿部支架的中部可进行转动,以便支撑减重装置可以跟随医务人员的身体运动,且当医务人员身体站直后,可以通过利用关节机构对下躯干托架和腿部支架进行推举,用以减轻铅衣对医务人员身体造成的负担。

    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20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84827.6

    申请日:2022-05-27

    Inventor: 李秀娟 曾超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盒体、主压板和副压板,主压板还包括主底座、主弹性气囊和导气管;主底座位于主压板的上部,主体为底面开口的中空体,主底座内部包括第一气腔,用于储存气体;主底座底面边缘固定连接主弹性气囊;主弹性气囊由中心向四周分成第一主弹性气囊、第二主弹性气囊和第三主弹性气囊,第一主弹性气囊形状为圆形,第二主弹性气囊套接在第一主弹性气囊外,第三主弹性气囊套接在第二主弹性气囊外;第一主弹性气囊、第二主弹性气囊和第三主弹性气囊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导气管一端连接在主底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盒体内部的气泵装置,用于向第一气腔内输送气体;能够实现在按压止血过程中贴合受创面的效果。

    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17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69458.1

    申请日:2022-03-18

    Inventor: 马金阳 郎博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床体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内部开设空腔的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斜齿齿轮和第一齿轮,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斜齿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靠近电机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本发明通过安装板,达到了不需要患者移动而进行固定头部的效果,通过设置切换机构,达到了患者头部位置确定之后能够及时停止固定机构的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达到了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消毒机构,达到了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的效果。

    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67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49389.3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扩胸运动心肺康复训练装置,底座通过第一关节与第一臂铰接,第一臂通过第二关节与第二臂铰接,在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相对转动,第一臂和第二臂用于与训练人员的手臂连接,在驱动装置与第二转动部之间设有摩擦传动机构,以使第一臂和第二臂能够以可控扭矩的方式,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和训练人员的手臂一起摆动。通过设置的辅助机械臂,配合可控扭矩的摩擦传动机构,实现帮助训练人员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床上扩胸运动,以帮助卧床的训练人员提高心肺功能,进而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训练人员的胸闷、气短症状,大幅减缓心衰进程。

    导丝精密推进操作装置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82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651743.1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丝精密推进操作装置,包括送丝架,送丝架的活动架体与固定架体铰接,在活动架体和固定架体相对的面设有辊,辊用于夹住导丝,并驱动导丝沿轴向运动;还设有拨动旋钮,拨动旋钮与辊连接,用于驱动辊旋转。送丝架为握笔式手持的结构,针管接头位于笔尖的位置;在手持时,拨动旋钮位于食指和拇指之间,拨动旋钮并与自然状态下的拇指接触。本发明通过采用辊送丝,并且由拨动旋钮进行控制的方式,能够实现精确的操控,而且便于单手握持和操作,能够解放一只手,用于进行其他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