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85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367569.8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围压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纵轴线布置方位的设计方法,属于岩体力学和地下工程领域,提供一种能发挥围岩自身抵抗变形破坏能力、提升围岩自稳能力和支护效能,且便于量化计算的适用于高围压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纵轴线布置方位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层状岩体的三轴加载试验成果,以获取岩体试样的加载主应力方向与岩体层面走向在水平面内的夹角(即加载主应力方位角)随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强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变化规律,进而综合数据处理后能够得到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相对较大而泊松比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的加载主应力方位角或者区间,进而用于洞室纵轴线设计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27496.2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击实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工程压实技术领域。其中,电动击实装置包括:锤头,所述锤头具有一工作平面;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锤头上与工作平面相背的一端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锤头一体成型;电锤,所述电锤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锤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锤头,可以实现对大体积高密度的待击实试样进行击实,通过电锤的设置,可以高速稳定的对待击实试样进行击实,并高效完成击实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359443.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心墙坝心墙土料掺砾方法,属于水电水利工程中的砾石土料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天然料场土料初始P5含量检测成果,本发明根据土料P5含量空间差异性分布对土料和石料的掺合比例进行动态计算分析,确定掺合比例,利用成熟简单的施工工艺对不同土石比例的混合料进行掺合,从而使掺合后的砾石土P5含量精准控制在一定范围,达到设计期望值的保证率在90%以上。采用此方法后,可将P5含量范围缩窄3至4倍,大幅提高心墙砾石土质量和可控性,推动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筑坝技术的发展。同时,因扩展土料场选择范围,能有效的节约工程投资,并节约土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30039.4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施工方便且可靠性较高的量水堰槽,及用于施工上述量水堰槽的施工方法。量水堰槽,包括槽壁,所述槽壁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根围护桩,所述围护桩的高度为1.3~1.5H,H为该量水堰槽的开挖深度。该量水堰槽通过在堆石体内设置多根围护桩加固后形成槽壁,这样既能增强量水堰槽开挖过程中槽壁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又能减少因放坡对施工平台宽度的要求,便于施工;同时,围护桩也成为量水堰槽结构的一部分,其高度为量水堰槽开挖深度H的1.3~1.5倍,有效保证了量水堰槽外侧堆石体的稳定,为量水堰的安装、检修及监测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还提高了量水堰槽结构的可靠性,增加了运行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93274.6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流紊动区预应力锚索结构,属于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锚索索体,锚索索体的内侧端伸入初始开挖坡面、外侧端采用锚具进行锁定,锚具位于锚墩混凝土的外端面处、并通过封锚混凝土进行封闭固定;初始开挖坡面上浇筑有贴坡混凝土,锚墩混凝土也浇筑于初始开挖坡面上,并且贴坡混凝土将锚墩混凝土和封锚混凝土包裹在其内部。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或与贴坡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或直接利用贴坡混凝土,锚索不再直接受紊动水流影响,具有防止紊动区水流冲刷破坏功能、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1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997779.8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心墙堆石坝坝底微拱型廊道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解决基岩上高心墙堆石坝坝底廊道难免出现开裂、漏水,影响大坝安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心墙堆石坝坝底微拱型廊道结构,包括心墙底部的廊道,廊道的顶部向上凸起与廊道结合形成微拱形结构,利用拱形结构改变结构的传力路径;与平顶型廊道结构相比,增加的混凝土量不多,但能显著地减小廊道顶角区域的剪应力,同时在廊道顶部剪应力区和底部剪应力区设置抗剪钢筋结构,明显地改善廊道结构的受力特性,降低廊道顶部的剪应力破坏产生裂缝出现渗透破坏的风险,解决基岩上高心墙堆石坝坝底廊道开裂、漏水的问题,提高大坝运行的安全性,也使工程的经济性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94763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380071.3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建渣收集方便,结构简单,又不会造成河道淤积的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过流集渣堰包括过流堰体和敷设在过流堰体外侧的过流防护结构。所述的施工方法先在天然河道中抛填石渣和抛石形成过流堰体;然后在过流堰体的表面上填筑过渡层石渣料和垫料层细渣料;随后在过流堰体的上游侧施工干砌石护坡,在过流堰体的堰顶、下游侧及其坡脚平台上铺设土工布;接着浇筑平压混凝土分段、坝顶防渗混凝土分段以及坡脚平台混凝土分段及其防冲桩和连接梁板;最后施工钢筋石笼透水防冲刷压体以完成过流集渣堰的施工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424562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20112979.7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压隧洞底板突跌边墙突扩掺气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掺气坎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无压隧洞,无压隧洞内设置有底板突跌边墙突扩断面,底板突跌边墙突扩断面包括底板突跌面和边墙突扩面,底板突跌面为垂直于无压隧洞轴线方向的平面,边墙突扩面的下端与底板突跌面相交,边墙突扩面的上端朝向无压隧洞的上游方向倾斜布置,无压隧洞两侧的边墙突扩面相对于无压隧洞的中心呈对称布置。通过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应用证明,采用该结构型式后,在无压隧洞变断面情况下,高速水流流态能平顺稳定,掺气良好,降低较强水翅对边墙结构空化空蚀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1145229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89135.2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点装置包括监测点设备,所述监测点设备用于为堆石坝沉降监测提供监测点或为监测设备本身,还包括用于支撑监测点设备的支撑装置和用于对支撑装置进行保护的外套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下端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点设备设置在第一顶杆的上端,且第一顶杆由多根杆段串联而成;所述外套筒套设在第一顶杆的外侧,且外套管的内径大于第一顶杆的外径,监测点设备位于外套筒的外侧。所述系统基于所述监测点装置,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方案,不仅可避免监测系统在运行期间失效,同时可有效实现对堆石坝沉降进行实时监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1276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579496.7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心墙与大坝基础之间后可以减少工程量且能够有效延长心墙和基础接触面渗径的心墙混凝土盖板。该心墙混凝土盖板,包括盖板主体,盖板主体的一侧表面为心墙接触面;心墙接触面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条凸棱,相邻两条凸棱之间形成有沟槽。该心墙混凝土盖板结构简单,将之设置在心墙与大坝基础之间,能够使得心墙与心墙混凝土盖板之间在顺水流方向形成波浪形接触面,可有效延长接触面渗径,提高了接触面渗透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接触面渗径的延长,因此可取消传统心墙和大坝基础接触面之间的部分构造措施,减少了接触黏土和心墙断面扩大增加的填筑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简化施工程序和工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