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006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19536.6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69/06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该润滑脂含有40-95重量%的润滑基础油、1-59重量%的复合锆基稠化剂和1-59重量%的六聚脲,所述复合锆基稠化剂为由高级脂肪酸、芳香酸和水与烷氧基锆反应生成的复合锆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润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60-120℃下,将烷氧基锆、高级脂肪酸和芳香酸在润滑基础油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接着,在85-100℃下,将经过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与水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并将经过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进行升温脱水;然后,向得到的反应产物中引入六聚脲。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具有较高的滴点,表现出优良的胶体安定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和球轴承润滑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18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290876.0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23/02 , C10M169/06 , C10M177/00 , C10N30/06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锆基四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润滑脂重量为基准,该润滑脂包括以下组分:1)复合锆1%-59%,所述复合锆包括高级脂肪酸氧锆和小分子酸氧锆;2)四聚脲1%-59%;3)润滑基础油40%-95%。所述润滑脂同时含有复合锆稠化剂和四聚脲化合物。该润滑脂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和长润滑寿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胶体安定性、高滴点、热安定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6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45224.5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23/02 , C10M169/06 , C10M177/00 , C10N30/06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锆基八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润滑脂重量为基准,该润滑脂包括以下组分:1)复合锆1%-59%,所述复合锆由高级脂肪酸和芳酸与锆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反应而成;2)八聚脲1%-59%;3)润滑基础油40%-95%。所述润滑脂同时含有复合锆稠化剂和八聚脲化合物。该润滑脂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和长润滑寿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胶体安定性、高滴点、热安定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598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15339.7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69/06 , C10M123/04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30/06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磺酸钙基八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润滑脂重量为基准,该润滑脂包括以下组分:1)非牛顿体磺酸钙10-70%;2)高级脂肪酸钙1-10%;3)小分子无机酸钙或有机酸钙1-15%;4)八聚脲0.5-30%;5)润滑基础油10-80%。所述润滑脂采用了石油磺酸钙或合成磺酸钙为原料,同时含有复合钙稠化剂和八聚脲化合物。该润滑脂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和超长润滑寿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粘附性、抗水性、胶体安定性、高滴点、热安定性、防腐蚀性、抗盐雾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17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93044.X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69/06 , C10M123/02 , C10M123/04 , C10M177/00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磺酸钙基六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润滑脂重量为基准,该润滑脂包括以下组分:1)非牛顿体磺酸钙10-70%;2)六聚脲0.5-30%;3)润滑基础油,10-80%。所述磺酸钙基六聚脲润滑脂是将牛顿体磺酸钙进行转化,并与二异氰酸酯、二胺和单胺进行反应得到的。本发明润滑脂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和超长润滑寿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粘附性、抗水性、胶体安定性、高滴点、热安定性、防腐蚀性、抗盐雾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1785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92876.X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69/06 , C10M123/04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30/06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磺酸钙基八聚脲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润滑脂重量为基准,该润滑脂包括以下组分:1)非牛顿体磺酸钙10-70%;2)八聚脲0.5-30%;3)润滑基础油,10-80%。所述磺酸钙基八聚脲润滑脂是将牛顿体磺酸钙进行转化,并与二异氰酸酯、二胺和单胺进行反应得到的。本发明润滑脂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和超长润滑寿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粘附性、抗水性、胶体安定性、高滴点、热安定性、防腐蚀性、抗盐雾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011429589.9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原油沥青质析出三级分离测试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增压泵、温度控制模块、三级分离器;还包括气瓶、油样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中设有高温高压反应釜;所述增压泵通过多通阀分别连接所述油样瓶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油样瓶和所述气瓶通过多通阀与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的进口连通;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的出口与所述三级分离器的进口连接;具体方法采用先配置模拟所需原油,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进行筛选,获得沥青析出规律。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高温高压配置地层条件原油,最后通过三级分离测试器测试出原油沥青质析出规律,较好的还原了实际情况,也为油气田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减少沥青质析出问题带来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6769.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10/14 , C08F222/08 , C08F212/14 , C08F8/44 , B01J31/22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为式Ⅰ:#imgabs0#其中,x:y:z的比值为1:1:1;M+选自Fe3+、Co2+、Ni2+、Cu2+、Zn2+、Ag+中的至少一种;R为Na+和/或K+。所述聚合物可作为稠油改质催化剂:所述聚合物加量为塔河稠油(50℃下原始粘度为3540mPa.s)质量的0.1%时,在380℃下,对塔河稠油催化改质30min,实现塔河稠油降黏率为88.36%至91.21%、结焦抑制率61.89%至88.5%。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6354.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管柱井密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失井双油管注水泥塞管柱,包括大油管,大油管用于设置在套管内部并与套管形成油套环空,大油管底部连接有用于减缓流体流速的单流阀,单流阀的流体进口朝向上方,还包括小油管,小油管固定在大油管内,小油管底端靠近单流阀流体进口,大油管与小油管形成大小油管环空,大小油管环空设置有用于关闭大小油管环空的阀门。解决了严重漏失井注水泥塞,清水等与水泥浆因管柱内液面低,缓冲效果不明显造成紊流使各流体严重混相导致水泥塞的封堵位置准确性下降甚至封堵失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18282.9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20/58 , C08F220/14 , C08F212/06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溶性降粘剂、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稠油区块的应用,所述降粘剂原料包括以下成分: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与烯丙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其中各单体的质量比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烯丙苯:=5~7:3.7~18:0.9~3.7;偶氮二异丁氰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3%。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酯基能够增强降粘剂的油溶性;2‑丙烯酰氨基十六烷磺酸具有极性较强的磺酸基和酰胺基,能够大大提高对蜡晶、胶质和沥青质的分散作用;烯丙苯提供大位阻的苯基进一步提高降粘剂分子的稳定性和耐温性等性能。本发明具有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特别是适用于粘度在十几万mPa·s的地下超稠油的降粘开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