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9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743744.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信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W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2203/00 , Y02A90/14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相关追踪法的电网设备区域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雷达的历史数据,确定雷达回波的移动矢量特征;步骤二:根据雷达回波的移动矢量特征,对雷达回波和风场外推计算,得到外推后的雷达回波和风场;步骤三:将外推后的雷达回波和风场、电网设备地理信息进行叠加展示与分析。本发明通过对雷达回波进行外推,得到未来雷达回波的移动矢量特征;利用该移动矢量特征进行雷达回波以及风场在未来时间内的临近预报;将该技术应用于电力GIS系统,可以获得电网区域设备回波强度和风场预报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89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10408178.6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电网智能终端的实时数据库实现方法。该方法中,将组成实时数据库的数据表、域和记录通过文件映射方式映射到微型电网智能终端的内存中,形成数据库实体;将表空间首地址和记录指针地址存储在相应的B+树中。本发明所生成的实时数据库可以运行在只有嵌入式处理器和少量内存的微型电网智能终端中,其数据访问能够保持微秒级的速度,并且可以存储复杂和动态变化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04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15629.3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协同实时仿真平台系统及其数据协同方法。在该仿真平台系统中,模数转换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计算模块、定时模块、总控模块通过共享内存进行数据交互;教员交互模块一方面通过共享内存与总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另一方面与教员机进行通信。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力协同实时仿真平台系统采用对称多处理器和具有CPU中断屏蔽功能的操作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仿真系统的实时性以及数据协同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48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30412.5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调度及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微网系统控制策略的过程控制方法及系统,由实时数据库、数据库模块、控制策略数据运算模块、控制策略逻辑判断模块、线程监控模块构成,对实时数据库中取得的数据进行数值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判断、位运算等多种运算,也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完整地实现了不同控制功能,定时执行模式、特定时间点执行模式、实时库对象的域值变化模式、状态变位模式、事故告警模式、空模式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满足微网系统安全、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结构清晰、执行效率高、稳定性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推广示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42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30414.4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28 , Y02B90/2638 , Y04S20/18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调度及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微网能量进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智能电表采集微网系统各负荷的电量信息,智能终端接收所述智能电表采集的电量信息数据,并实时将所采集数据利用以太网进行输出,微网系统控制器接收所述智能终端输出的信息数据,对所述智能终端输出地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根据预先设定的微网控制策略进行逻辑判断,获得微网控制判据执行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输到所述智能终端,实现了分布式电源优化控制、能量经济调度、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无功优化和电压控制、需求侧响应、即插即用、并网和孤岛转换等应用功能,体现出智能电网坚强可靠、抵御攻击、经济性高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735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426308.9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调度及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网在孤岛与并网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当外部电网故障时,微网系统内的分布式电源断电,然后打开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的并网联络断路器,微网系统内主电源切换控制模式,重新建立微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微网系统独立运行,当外部电网恢复正常后,如果监测到并网的联络断路器电网侧电压正常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停止风机、光伏发电系统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运行,然后闭合微网系统并网的联络断路器,负荷由外部电网供电,风机等重新并网运行,满足了微网系统在孤岛、并网模式切换的暂态过程中的稳定运行,减少了暂态过渡时间,满足了微网系统安全可靠、快速反应的要求,快速、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08186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188792.1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9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数字高压直流输电培训仿真系统。该培训仿真系统包括交互式实时协同培训仿真支撑平台、三维仿真建模模块、交互式三维虚拟场景模块、面向培训的交互式实时数字仿真模块、运行人员工作站仿真模块培训管理与评价模块等,可以全面满足高压直流输电生产人员的运行、检修维护等方面技能、技术培训需要,大幅度地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生产培训、反事故演习、应急生产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水平,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培训效果,充分满足跨区电网发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078428.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运维知识频繁模式挖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挖掘方法包括:对预先构建的紧凑多项支持度树CMIS_Tree进行频繁模式挖掘,输出所有挖掘得到的频繁模式;本发明对在线系统中的知识项学习频率及受训者知识项学习路径等历史数据进行整理,采用频繁模式挖掘方法,挖掘历史数据中各知识项的关联关系,建立各个知识项之间的结构化知识关联规则,为个性化推荐打下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9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461328.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金行 , 薛凯 , 王振浩 , 李群英 , 高岩 , 贺文彬 , 韩晓娟 , 焦日升 , 张俊丰 , 成龙 , 王如伟 , 李国庆 , 林昌年 , 吴喜军 , 马明洋 , 徐正清 , 杨选怀 , 张革 , 宋嘉鹏 , 李淼 , 王菁 , 曹盛楠
Abstract: 一种适于光伏/风电功率预测的时间特征尺度建模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首先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持续变动状态功率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采用算术平均值法消除同一水平线上的相同极大或极小值点,构造反映光伏/风电有功功率持续变动状态的梯形图,通过建立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时间特征尺度仿真模型,确定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最佳的时间特征尺度。本发明适应于光伏/风电电站,具有适用性强、应用性广等优点。同时对于规律性和周期性较强的数据信息,能够提高光伏/风电电站有功功率短期预测精度,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7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962066.3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变电运维知识学习与技能演练方法,构建变电运维知识图谱;基于变电运维知识图谱进行知识学习;基于变电运维知识图谱进行技能演练,本发明结合变电运维专业知识体系,通过知识/技能集构建、学习/演练路径规划、学习内容推荐/演练场景生成、循环迭代式知识学习/技能演练,实现持续自适应个体能力水平的学习演练过程。该方法为实现变电运维人员个性化培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