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往复式机械通风直接空冷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0097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593887.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电站往复式机械通风直接空冷凝汽器,电站往复式机械通风直接空冷凝汽器由在往复式机械通风装置顶面固定呈“Λ”型结构的空冷单元翅片管束组成;其往复式机械通风装置由风板、风板轴、环套、轨道轴、碰撞开关、电机钢丝绳、旁路以及四周密封墙体构成的风道组成;翅片管束下部安装的往复式机械通风装置,驱动外部冷却空气进入空冷凝汽器管束进行热交换,取代了电站常用轴流风机旋转鼓风方式,冷却空气沿着风道垂直平稳上升,使管束表面空气流量分配均匀。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横向风对空冷单元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在相同换热能力要求下,往复式机械通风方式可以减小电机功率,节约厂用电量。

    一种空冷凝汽器塔外垂直布置的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20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62484.0

    申请日:201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6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空冷凝汽器塔外垂直布置的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包括双曲线空冷塔、垂直周向布置于空冷塔进风口的空冷凝汽器单元和轴流风机;凝汽器单元的翅片管束结构分为6‑8个冷却扇形区,垂直周向布置在塔底基台上;每个空冷凝汽器单元包括两组散热翅片管束,进风口处装有百叶窗;本混合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对风向不敏感,可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采用机力通风方式驱动空气,又充分利用了空冷塔对空气的抽吸作用,很大程度增加了凝汽器单元进风量,可以大幅提高空冷凝汽器夏季冷却能力,冷却效果好、经济性高、受外界因素影响小,提高了直接空冷系统环境适应性以及运行控制灵活性。

    利用电站余热的MED-TVC海水淡化联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25530.8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C02F1/16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站余热的MED?TVC海水淡化联合系统。海水经过预处理后送往冷凝器预热,再依次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进一步预热后,通过管路分流进入N效蒸发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的热源为第一效蒸发器的凝结水,第二换热器的热源为流经其内的低温热烟气;同时,汽轮机低压抽汽和中间效蒸汽经蒸汽引射器通往第一效蒸发器,提供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热源,基于MED?TVC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得到淡化水,冷凝器对最后一效蒸发器流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并预热海水,第N效蒸发器中的浓盐水送至盐化工工艺单元。本发明通过回收利用电站低温烟气和汽轮机低压抽汽余热,实现海水淡化生产,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用于直接空冷系统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空间位置的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18068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48076.3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用于直接空冷系统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空间位置的固定结构。该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空间位置的固定结构包含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和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由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和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和上中下三层尺寸相同的环境风导流板组成。环境风导流板支撑结构采用角钢和T型连接板连接而成,并分别等距固定在长、短支杆上;环境风导流板悬吊结构采用H型钢焊接而成。本发明实现了环境风导流板相对位置的固定和环境风导流板和空冷岛钢桁架之间的连接以及导流板的空间方位的确定;避免空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因振动或环境风作用引起风场诱导装置脱落等安全问题,保证了直接空冷电厂的安全运行。

    间接空冷系统垂直布置型空冷散热器外环境风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1911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91239.2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垂直布置型空冷散热器外环境风导流装置。该环境风场导流装置由呈扇形均匀布置在空冷散热器迎风面外围的6块导流平板构成,所有导流平板的高度均相等,其顶部与空冷散热器冷却三角的上缘平行,导流平板宽度按照由风场的远端向近端方向依次递减的规律设计,并与空冷散热器冷却三角进口面保持一定的相同距离。该空冷散热器环境风场导流装置可使空冷散热器迎面吹来的近似平行流动的横向风,经过导流平板的引导之后,冷却三角进口的空气压力升高,并以近似垂直于冷却三角进口面的方向进入空冷散热器,从而使处于不同扇段的冷却三角的冷却空气流量更为均匀,空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到提高。

    用于电站空冷凝汽器的倾斜不等间距波形翅片扁平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98560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10079584.5

    申请日:2009-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电站空冷凝汽器的倾斜不等间距波形翅片扁平管装置。蒸汽分配管下面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分左右两排以一定夹角呈“A”型布置在轴流风机上部。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由扁平管及在扁平管上平行于轴流风机轴向风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后,不等间距钎焊在扁平管上的波形翅片构成。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下端连接凝结水联箱。波形翅片间距采取疏、密、疏、密形式布置,采用该结构的目的是减少冷却空气流动阻力,降低翅片管束表面空气流场的不均匀性,以充分利用翅片管束传热面积,改善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提高冷却效果,保障电站空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空冷平台支撑与环境风场诱导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357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226770.2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的一种空冷平台支撑结构与环境风场诱导一体化装置。环境风场诱导装置安装于空冷平台下部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之间以及外围,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环境风场诱导装置的环境风场导流平板倾斜安装于空冷平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上组成环境风场导流平板阵列,该环境风场导流平板阵列称为环境风场诱导装置,利用环境风场导流平板阵列对环境风场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使环境风场在空冷平台下部横向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冷却空气的压能,以及沿着环境风场导流平板吹向空冷风机入口的动能,有效利用环境风场的能量,提高空冷系统冷却空气流量,改善空冷系统运行特性,降低机组背压,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脉冲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2170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10001978.0

    申请日:2005-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用采用脉冲加热或步进式脉冲加热代替常规连续热源加热。具体方法为:脉冲加热是把需要用自激振荡流热管加热的物体置于热管冷凝段(1),热管的加热段(2)连接加热热源,在脉冲加热位置(3)处采用热流密度为1~30MW/m2,脉冲宽度为100~3000ms的脉冲热源进行加热。步进式脉冲加热是把需要用热管加热的对象置于热管冷凝段(1),热管的加热段(2)连接加热热源,在步进式脉冲加热位置(4)处施于步进式脉冲加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传热效率高,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

    通过梯度磁场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86436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5530.7

    申请日:2006-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通过梯度磁场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及装置。其产生梯度磁场的装置是在具有V型开口的导磁体的V型槽的底部镶嵌永磁体或电磁铁。所述通过梯度磁场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是将水处理容器放置在产生梯度磁场的V型槽中,利用氧气是一种典型的顺磁性介质,在梯度磁场中会受到磁场的吸引,当其浓度不均匀时,会受到不均匀的Kelvin磁场力的作用,从而驱动水表面的空气产生宏观流动,提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该装置不需机械运动部件,无噪声,节能降耗。

    振荡流热管复合强化太阳能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321296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01977.6

    申请日:2005-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荡流热管复合强化太阳能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板、循环水箱、供水与热水输出系统组成;太阳能集热板振荡流热管加热段(2)与传统的自然循环水管(4)交错布置构成;振荡流热管冷凝段(1)在循环水箱(3)内呈螺旋状布置,位于水箱内的自然循环水管出水口(6)与循环水箱(3)圆周切线方向平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了集热效率,强化了热水器的传热效果,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可以减小热水器的换热面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