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3、GW8和/或GS9基因在调控水稻柱头外露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34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785309.0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S3、GW8和/或GS9基因在调控水稻柱头外露率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系统分析已克隆的水稻粒型基因的分子特性与生物学功能,发现三个可能参与调控水稻粒型和柱头外露的关键基因,经过表达分析发现GS3、GW8和/或GS9基因在柱头快速生长期高表达。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粳稻中花11中的GS3、GW8和/或GS9基因敲除后,三突植株的柱头外露率较野生型提高50%以上;同时,发现GS3、GW8和/或GS9对水稻柱头外露率性状有加性效应,其表现为柱头外露率:三突>双突>单突。表明通过编辑GS3、GW8和/或GS9基因可显著提高水稻柱头外露率,为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良基因资源。

    玉米TCP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19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204361.2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玉米TCP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将ZmTCP11和ZmTCP15基因进行定点编辑,获得在靶位点突变的多个纯合株系。通过与野生型以及其单突变株系进行表型比较,发现仅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植株表现出雄穗出现雌性结构表型,后期继续发育形成额外的籽粒,而其他基本农艺性状不受影响,不会减少最终产量。ZmTCP11和ZmTCP15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可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节约母本材料繁育的步骤,将杂交前去雄的步骤改成给雄穗套袋,即可收回纯合母本种子,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该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还是研究玉米雄穗性别分化分子调控机制的优良突变体。

    ZmSBP14、ZmSBP10或ZmSBP26基因在调控玉米气孔发育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2695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1007878.7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BP14、ZmSBP10或ZmSBP26基因在调控玉米气孔发育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将玉米中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或ZmSBP26基因进行单独突变或同时进行突变均能够抑制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发育为表皮毛,促使表皮毛转变为气孔,最终导致玉米叶片气孔数量增多。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玉米气孔数量或培育高光合效率玉米新品种的方法,包括:将玉米中的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或ZmSBP26基因进单独突变或同时行突变,所得到的转基因玉米植物中气孔数量增多,其光合效率也明显提高。本发明在培育高光合效率玉米新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及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砼路面板的调平装置及其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02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1024730.1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砼路面板的调平装置及其调平方法,该调平装置包括预制装配式砼路面板以及多个具有注浆腔体的橡胶袋,各橡胶袋预埋设置位于预制装配式砼路面板的底部;各橡胶袋的顶部设置有与注浆腔体连通的注浆管,注浆管中设有防漏浆结构,防漏浆结构包括密封弹片以及位于密封弹片上方的环形挡圈,密封弹片的一侧边沿与注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弹片的另一侧边沿抵接环形挡圈的下表面;预制装配式砼路面板贯穿设有与注浆管固定连接的调平注浆孔以及至少一个填充注浆孔。本发明整个调平过程操作比较便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施工。

    GT1基因在调控玉米雄花序性别决定和/或多果穗发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099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53774.X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T1基因在调控玉米雄花序性别决定和/或多果穗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对玉米中的GT1基因进行了基因编辑,使GT1基因产生大片段的删除;结果显示,GT1突变体植株的分蘖数增加,玉米主轴和分蘖的雄穗小花的心皮不退化,形成花丝,并且观察到gt1突变体大量的腋生分生组织脱抑制发育成雌穗,雌穗的穗柄伸长,柄上长出新的雌穗,形成多果穗。此外,雌花序小穗的下位花不退化。表明敲除GT1基因后,可使玉米突变体植株的雄穗产生雌花特征,并产生果穗表型,促使玉米产生更多的果穗数。多分蘖多穗型玉米可作为青贮玉米的优良品种。因此,可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编辑GT1基因改良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