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51667.6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咪唑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二、将金属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进行水热反应;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催化剂材料进行离心分离和离心洗涤;步骤五、将洗涤后的催化剂进行烘干;步骤六、将烘干后的催化剂材料进行充分研磨,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经过低温处理的Fe‑N‑C催化剂材料催化性能优异,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材料可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低温热处理的方式可以在其他类型的Fe‑N‑C材料中得以借鉴。

    锂/锂化金属氧化物框架复合结构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87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16546.7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锂化金属氧化物框架复合结构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一、将MOx、导电碳和PVDF混合后均匀地涂敷在集流体上,真空烘干后,得到MOx极片;二、以金属锂片作为负极,MOx极片作为对电极,组装电池,进行恒流放电,控制截止电压,获得LiyMOx电极框架;三、将LiyMOx电极框架与熔融锂混合,得到复合结构负极,并采用固态电解质组装全固态电池。本发明将嵌入型过渡金属氧化物MOx作为载体,在其嵌锂后形成具有快速离子传输特性的LiyMOx电极框架,再在框架内部均匀地沉积金属锂,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种用于筛选均一粒径粉煤灰的简易半自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37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28198.2

    申请日:2019-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均一粒径粉煤灰的简易半自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球磨→预烧→水洗→磁性吸附→抽滤→水洗→酒精洗→自动抽滤→干燥→研磨。本发明通过半自动化实现粉煤灰的回收利用,分离出粒径均一的粉煤灰颗粒,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本发明使用的都是实验室常见且廉价的实验仪器,而且能够实现半自动化,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节约资源,操作简单。本发明所获的粒径均一的粉煤灰颗粒可以应用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提高离子电导率,促进全固态电池的发展。

    可用于抑制锂电池内短路的保护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106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656696.7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抑制锂电池内短路的保护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步骤二、磷酸钛铝锂前驱体包覆的磷酸铁锂前驱体制备;步骤三、多孔的磷酸钛铝锂前驱体包覆的磷酸铁锂制备;步骤四、保护层材料制备。该保护层材料由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和氧化物基负极材料复合而成,将其涂布在正极侧,与隔膜直接接触,当循环过程中锂枝晶生长到正极侧时,该保护层材料将锂金属消耗掉,避免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形成内短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本发明的保护层材料可以代替陶瓷隔膜的陶瓷涂层,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缓解锂电池的内短路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复合纤维丝缠绕交织型高性能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455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829391.1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丝缠绕交织型高性能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负极包括复合纤维丝以及填充在复合纤维丝中的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复合纤维丝由多功能纤维丝与聚合物主纤维丝缠绕而成,聚合物主纤维丝作为主骨架,多功能纤维丝缠绕在聚合物主纤维丝上;所述多功能纤维丝包括铜纤维丝以及选择性涂敷在铜纤维丝表面的双极性保护层,双极性保护层随着缠绕位于复合纤维丝的上表层,铜纤维丝位于复合纤维丝的下表面。本发明通过将聚合物主纤维丝和多功能纤维丝缠绕交织形成复合纤维丝,作为锂金属的“宿主”骨架,诱导锂离子的快速且均匀沉积,缓解电解质的持续分解和活性锂的消耗,实现高库伦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

    一种基于冷冻透射X射线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86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625791.0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一种基于冷冻透射X射线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电池表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具、金属壳体、冷冻单元、隔热单元及支座;电池模具可拆卸安装固定在金属壳体的盖板背面,金属壳体的四周内壁设有双层保温层,位于金属壳体内壁四周的双层保温层内均设有凹槽,隔热单元填充至凹槽内,冷冻单元的液氮导流管与金属壳体底部连通,金属壳体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一,电池模具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二,冷冻单元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腔中;支座上端与金属壳体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测试前,将组装后的包含有射线穿过孔三的原位测试电池安装在电池模具上,并使三个射线穿过孔中心线重合,用于透射X射线。本发明用于对扣式固态电池电化学分析。

    一种无碳硫复合电极及高温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02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8364.0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一种无碳硫复合电极及高温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该电极制备方法是:将单质硫和MxNPS3材料研磨混合并密封于石英管中加热制备复合粉末材料,向粉末材料中加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研磨得到无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将无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分散在圆形模具中,热压得到全固态无碳硫复合电极。该电池制备方法是:在模具中,在所述复合电极表面分散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末,热压后得到全固态无碳硫复合电极层及固态电解质层;将高熔点锂硼、锂铝或锂硅合金片贴在固态电解质层表面,热压后得到全固态电池复合电芯;将所述电池复合电芯密封于耐高温固态电池模具中,加压得到高温全固态电池。本发明用于无碳硫复合电极及高温全固态电池制备。

    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4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9956.3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电池自放电判定;步骤二: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搭建;步骤三:电池自放电检测工步设置及测试;步骤四:电池自放电电流结果输出。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电荷守恒公式,通过短时反向激励电流,在不影响电池安全状态的前提下快速充入少量容量,再利用自放电电流对其进行清除,从而实现对自放电电流的准确计算。本发明无需长时间的电流电压测试,同时结合能斯特方程的温度修正方案避免了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为进一步明晰电池内部的健康状态信息及助力下一代电池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