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24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83650.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仅依靠单一类型备用资源的备用决策会严格限制系统运行的灵活性,难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本发明提出计及多类型备用资源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备用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发电机、气井、储电、储气装置、可中断电负荷和气负荷备用调节能力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含多类型备用资源的备用需求约束,最后建立计及多类型备用资源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备用优化决策模型,并可通过现有商业求解器进行快速求解。相较于传统单一仅依靠源侧的备用策略,该方法可以充分挖掘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内源-荷-储不同类型备用资源的调节能力,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62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114461.0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目的是提供基于自适应共识机制的分布式社区能源交易系统及方法,其中,基于自适应共识机制的分布式社区能源交易系统,包括,社区管理模型,用于根据社区能源交易初始价格 计算社区能源系统的供需数据,并计算社区参与电力备用市场的最优备用容量FFR(k)及社区能源系统能量轨迹Pref,CA(k);多个微网动态模型,根据社区能源交易初始价格 计算预测供需数据;微网交互模型,用于完成多个微网之间的交互,计算多微网间的共识价格 依据社区能源系统能量轨迹Pref,CA(k)进行判断,得到各微网的最优控制策略。本发明具有基于不同微网间的信息互换、能源交互机制实现社区能源高效互动、合理分配、综合利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92443.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配子网交替优化的城市电网运行阻塞调度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电网信息,用于构建输电网阻塞管控模型及高压配电网重构模型;求解输电网阻塞管控优化模型,以最小化负荷转移容量为目标,得到运行边界 所述运行边界 将作为步骤S3中高压配电网重构模型中支路功率的约束条件等。本发明为求解大型城市电网阻塞管控问题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求解方法,通过各步骤的协同配合体现的,在于算法的创新,帮助调度员在高维离散决策空间中找到最优转移路径,快速消除输网阻塞。
-
公开(公告)号:CN109972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16579.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E04F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用晴雨棚,包括晴雨棚、环境监测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和智能终端;环境监测器和通信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晴雨棚包括支架、棚布和收纳盒;环境监测器设置于支架上,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设置于收纳盒内;支架固定设置于窗框两侧的墙壁上;收纳盒固定设置于顶部窗框的上方。该晴雨棚广泛的适用于各种需要安装雨棚的家庭,其中的雨棚布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灵活调整,可人为控制或自动控制其开合状态;具有普通雨棚布的同时,还设置有静音布,避免了雨水落在雨棚布上产生的噪音,通过雨水引流结构,将雨水通过引流管排除,避免了雨水可能顺着雨棚留到屋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664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74373.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室灯光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将教室划分区域的灯管分区模块、区别用电特征的教室用电自定义模块、使用红外探测器进行人体检测的红外探测模块、使用光感传感器检测光强的光感对比模块以及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分别与灯管分区模块、红外探测模块以及光感对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教室用电自定义模块与红外探测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红外探测模块与光感对比模块串联连接,并且红外探测模块和光感对比模块设置在信号处理控制模块的串口输入端;提高使用体验,保证教学模式时教室都有充足的光强,在自习模式时根据人数能自动地分配光源,有效地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8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3577.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进行清洁能源主体出力生成、储能主体出力生成和负荷主体出力生成;S2:生成园区配网运行数据:S3:输出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所述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包括:风力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储能单元的输出功率、负荷主体的基础功率需求量和负荷主体中柔性负荷单元的功率需求量以及园区配网运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园区配网实时运行情况的仿真模拟,为园区配网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及改造投资提供科学合理的可行样本数据,弥补现有园区配网中大数据应用的相关研究中样本数据量的缺失或不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6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716671.2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肖猛 , 汪小明 , 严居斌 , 苟旭丹 , 尹笋 , 李松涛 , 吴戎 , 张琳 , 余泓实 , 刘俊勇 , 张程嘉 , 向月 , 杨威 , 刘洋 , 魏震波 , 沈晓东 , 刘友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T90/168 , Y04S20/222 , Y04S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电网安全运行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电力调度系统的监控运行数据,获得评价因素对应的评价指标数据集合;确定每个评价因素对应的评价指标数据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根据评价指标数据和对应的权重系数得到加权和;根据加权和,确定评价等级,并根据评价等级为电网分配接入电力系统的负载额度。本发明可以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小电动汽车负荷接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SCADA系统,能够精细地对电网当下各运行参数指标进行采集与分析,并依照分析结果来控制电网的负荷量即电动汽车接入量,避免系统出现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83850.7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勒让德多项式能量状态函数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步骤:抽取网络参数、成本参数等基本静态数据,以及典型运行周期内的风电、光伏出力、负荷需求离散数据,建立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计算勒让德多项式参数,获取能量状态函数极值,得到储能容量最小配置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中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储能资源效益,并进一步实现配电系统安全灵活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76728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094368.3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配电网拓扑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读取SCADA数据库中记录有设定片区高压配电网中所有电网设备名称和所有电网设备的关联表的CIM/XML文件;导入从CIM/XML文件中待读取电网设备的设备清单;依据所述设备清单,读取CIM/XML文件中与所述设备清单相匹配的电网设备以及对应电网设备的设备状态;判断已读取的电网设备的电压等级,并将电网设备进行分类成高压侧电网设备和低压侧电网设备;依据高压侧电网设备运行状况、高压配电网布线走向,连接高压侧电网设备和低压侧电网设备形成简化的拓扑图。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36339.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Q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动汽车市场演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多代理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市场演化分析,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构建了电动汽车规模演化多代理模型,通过模拟研究区域中个体用户逐年的微观购车行为,观测该区域汽车市场的宏观动态演化过程。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综合模型不能考虑用户之间的异质性问题,也能有效的将用户购车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纳入到模型之中,从而更真实的反应汽车市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