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111374541.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延时解耦的不同仿真平台间实时仿真互联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计算至少两个不同的实时仿真平台之间的接口延时;根据所述接口延时确定解耦接口位置;根据所述接口位置处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值、单位长度电容值以及所述接口延时,计算解耦电感和解耦电阻的值;根据计算的所述解耦电感和所述解耦电阻的值配置解耦接口参数,实现不同实时仿真平台间的电压电流信号互联。本发明实现了两种平台模型间电气信号的传输,解决了不同仿真平台模型之间数据互通延时引起的仿真结果偏差问题;可以广泛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21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154515.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1M13/003 , G01M99/00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6/90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介质,方法中,在换流阀冷却系统设置多个水压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收集换流阀冷却系统的历史故障信息形成第一故障数据库,历史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类型、故障定位信息和状态信息,实时采集换流阀冷却系统的水压信号和电压传感器信号以形成传感器信号矩阵,基于传感器信号矩阵进行故障判别和故障定位;识别定位第二定位精度的漏水故障,其中,收集换流阀冷却系统的历史漏水故障信息形成第二故障数据库,历史漏水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定位信息和状态信息,基于第二故障数据库建立目标函数,利用线性回归求解,当发生漏水故障报警时,收集状态信息并根据目标函数确认故障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0227.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斥力机构的驱动电源,包括调压器、变压器、分闸电容充电电阻、合闸电容充电电阻、电容残压放电电阻、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第三储能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第三接触器;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连接至分闸线圈的另一端;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负极;第三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连接至合闸线圈的另一端;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合分合时间间隔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55598.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IGBT模块键合线失效的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IGBT模块的在线监测数据判断IGBT模块的健康状态;在线监测数据包括:键合线的断裂条数;当IGBT模块为健康模块时,直接获取瞬态阻抗曲线,并根据瞬态阻抗曲线确定RC热网络模型,进而进行功率循环实验,实现寿命预测;当IGBT模块为老化模块时,根据瞬态热阻抗测量试验测得IGBT模块当前的瞬态热阻抗曲线,并利用当前的瞬态热阻抗曲线确定当前的RC热网络模型,进而进行功率循环实验,实现寿命预测。本发明能够提高IGBT模块的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189482.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参数对其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建模,基于双馈电机的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采用运算模块构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利用三相桥变流器连接所述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形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系统,通过函数发生器模拟输入信号并测量仿真系统的电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5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32769.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联智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气象数据的输电线路缺陷隐患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线路缺陷隐患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地理信息,对所述输电塔分布图中的输电塔进行区域划分,将地理信息相同的输电塔划分到一个区域,并对区域进行编号,得到编号区域,通过建立历史线路缺陷关联模型,并根据多源预测气象数据,获取输电塔气象影响参数和导线气象影响参数,以此获取区域质量指数,使预测人员能够更快预测在未来的多源气象环境气象影响下,编号区域内的输电塔和导线会出现线路缺陷,通过输电线路预警指标,对编号区域进行排序,并获取维修线路信息,使预测人员能够在更快制定维修计划,降低输电线路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756260.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的源荷预测数据;基于所述源荷预测数据,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预先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其中,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是以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联络线传输功率方差最低为目标构建的;本发明通过以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的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联络线传输功率方差最低为目标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提高直流配电网的输出稳定性,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提高模型的执行效率,实现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时功率的协调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02645.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全景图像;采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设备信息、监测信息、环境信息、历史信息等数据信息;对获得的所述全景图像进行处理,建立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三维全景模型;将所述数据信息与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三维全景模型进行融合,获得柔性直流换流站高密度动态数据和全息三维全景模型相融合的架构统一、模型统一、数据融合的三维深度感知模型。本发明的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具有柔性直流换流站三维模型与设备信息进行全景融合,以三维模型为向导,实现设备运行状态三维全景展示、为检修人员制定合理的运检方案提供支持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94131.X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用于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的检修方法,包括:采集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中各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状态信息与所述各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比对,以对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评分,其中,所述标准状态信息包括设备运行年限、运行状态量值、运行状态量注意值、运行状态量预警值和故障停机率;将所述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评分以及预设权重输入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状态评价模型,以对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评分;根据所述柔直换流阀冷却系统运行状态的评分选择不同的检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89482.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参数对其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建模,基于双馈电机的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采用运算模块构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利用三相桥变流器连接所述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形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系统,通过函数发生器模拟输入信号并测量仿真系统的电气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