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014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1828.2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盛金马 , 李涛 , 李卫国 , 杨文智 , 谢涛 , 严波 , 韩承永 , 丁士君 , 朱晓峰 , 常江 , 李鸿鹏 , 崔强 , 崔宏 , 蔡冰冰 , 王力 , 罗正邦 , 尹雪超 , 张金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 , C04B28/04 , C04B14/04 , C04B14/06 , C04B2103/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塔的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所述复合基础包括梁和沉井(2),所述梁包括十字梁(3);所述沉井(2)包括井壁(7)和位于所述井壁(7)底部的井底(8),所述井壁(7)由纵剖面为矩形的最少一个井框竖直构成;所述梁和沉井的井壁顶端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复合基础施工占地少、弃土量少、周围建筑影响小、结构简单、节约材料和施工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473420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926842.3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缆终端与跨越桥架一体式塔。它由两个终端单元与一个桥架单元组成,终端单位元位于桥架单元两侧,所述终端单元包括塔身、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辅助横担、卜字型电缆终端、电缆;架空线路接至一侧终端单元,利用卜字型电缆终端转换成电缆,电缆自一侧终端单元卜字型电缆终端起,沿终端单元面向桥架单元侧塔身向下布置,进入桥架单元,沿桥架单元内的电缆支架进入另一侧的终端单元。本实用新型利用塔身结构的承力特点架设跨越桥架,实现下穿公路线路跨越,有效避让障碍物,降低建设费用、建设难度和建设时间,不影响整体美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39707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0926839.1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改善输电双钢管杆连接节点局部应力集中的加固结构。它包括主杆、连接杆、横担,所述主杆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接管,所述主杆外侧接管通过接管法兰与横担连接,主杆内侧接管通过接管法兰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再依次通过接管法兰、接管与另一主杆连接,所述接管法兰一侧通过接管法兰筋肋与接管连接,同时还通过接管法兰方形筋肋与主杆连接,接管法兰另一侧通过接管法兰筋肋与连接杆或者横担连接,所述接管法兰两侧通过螺栓紧固,所述接管通过若干异形加劲板与主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钢管杆结构连接节点在不利设计工况下产生的局部高度应力集中现象,且加固结构简单实用,外观大方,施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73424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926790.X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架空双回线路电缆T接引下的承台式窄基塔。它包括塔身、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辅助横担、V型悬垂串、支柱绝缘子、终端承台和电缆终端;所述地线横担位于塔身顶端;所述上导线横担位于地线横担下方;所述中导线横担位于上导线横担下方;所述下导线横担位于中导线横担下方;所述辅助横担位于下导线横担下方,所述辅助横担有两层;所述终端承台位于辅助横担下方,自塔身垂直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基塔实现电缆T接,建设费用较低,占地面积较小,对相邻杆塔受力影响较小,不改变原线路排列方式,通常无需进行邻塔改造,适合邻近直线塔和耐张塔建设,同时电缆终端位于塔身平台处更利于运维检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524296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1706834.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回架空线路异相序开断塔,所述塔身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有地线横担层、中部导线横担层及下部导线横担层;所述地线横担层包括用于连接新建线路的顶层地线横担及用于连接目标线路的上层地线横担;所述中部导线横层包括用于连接目标线路或新建线路的上层导线横担以及用于连接新建线路的中层导线横担;所述下部导线横担层包括用于连接目标线路的第一下层导线横担及用于连接新建线路的第二下层导线横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回路开断的问题,减少了新建塔数量,开断后形成不同相序排列双回路继续走线,降低导线空间电场强度,不改变相邻塔的导线布置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1111371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562371.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的沉井复合基础结构,包括沉井和固定于沉井上部的梁系,沉井包括中空的井壁,井壁的空腔中设置有下沉纠偏装置,下沉纠偏装置与井壁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沉纠偏装置包括环形管和至少两个竖直管,环形管与井壁固定连接,环形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竖直管的轴向一端通过通孔与环形管连通、另一端自由伸长,竖直管的轴向与井壁的轴向平行;下沉纠偏检测装置制作简易、安装方便、随时观测,确保沉井下沉位置准确、过程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21560058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997946.1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输电线路安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接地导体联塔装置,包括:内包角钢;外包角钢;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固定在外包角钢的一端;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固定在内包角钢的一端,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平行设置;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的工作方向与内包角钢、外包角钢的折角连线平行;铰接组件,内包角钢和第二连接片通过铰接组件铰接;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长度方向开设在内包角钢远离第二连接片的一端;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长度方向开设在外包角钢远离第一连接片的一端;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在外包角钢远离第一连接片的一端;通过该方案有效的避免了对角钢塔塔腿塔材的破坏,使施工工艺简单化,提高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858200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0522638.X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回路多用途杆塔,属于高压输电线路领域,包括塔身,所述塔身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所述中横担为T型横担;所述下横担连接有T型辅助下横担。本实用新型根据T型横担既可以进行T接,又可以进行π接的结构特点,通过采用T型的中横担,并增加T型辅助下横担,从而实现了一塔多用,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中采用的杆塔不能同时满足T接和π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396322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527393.X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段杆塔,属于输电线路杆塔领域,包括第一杆身、第二杆身和第三杆身;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和第三杆身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杆身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杆身和所述第三杆身的半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杆塔的杆身分为三段,其中设置有横担的一段杆身半径小于其它两段杆身,由于杆身半径和横担尺寸相关,因此当杆身半径减小时,横担的尺寸相应减小,从而减小了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输电线的使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269971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3341114.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的勘探专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和摄像头,还包括伸缩组件、角度调整组件、旋转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具有一个支撑端,所述角度调整组件用于带动伸缩组件的支撑端沿x轴方向进行旋转,所述旋转组件用于连接并带动伸缩组件沿z轴方向进行旋转,首先本装置的伸缩组件通过人体手臂的运动仿学来进行设计,使伸缩组件能够带动摄像头沿水平方向进行伸缩,其次旋转组件能够带动伸缩组件整体的旋转,从而带动摄像头能够沿z轴进行旋转,最后角度调整组件能够带动摄像头沿x轴进行旋转,通过旋转组件和角度调整组件的配合即可实现扩大摄像头的捕捉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