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5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77902.5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PN网络恒定比特率业务传送方法,按设定长度对恒定比特率业务信号进行切片,经64/66B编码后填充CBR容器,所述CBR容器包含1个S0码块、若干个D码块、1个T7码块,每个码块含有8个字节;将CBR容器映射到fg‑BU时隙中。本申请还包含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的SPN网络无法实现小粒度的恒定比特率业务隔离传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7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1270923.8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通信中天线选择方法,用改进的递减算法进行天线选择;其中,改进的递减算法为在传统的递减算法中改进参数矩阵;在递减过程中,相邻两步递减时的参数矩阵存在迭代关系。同时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用迭代算法代替了每步递减时的求逆计算,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05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793662.4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备用元件配置方法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系统拓扑结构参数,确定不同底层模件之间、不同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取各底层模件可靠性参数;根据各底层模件可靠性参数及其备用元件的预设可靠性参数,以及底层模件与其备用元件之间、不同底层模件之间、不同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预先构建的备用元件配置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底层模件的备用元件数量;所述备用元件配置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各底层模件的备用元件数量为优化变量,以系统综合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同时兼顾稳控系统运行成本和系统可靠性的备用元件数量,为交直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底层模件备用元件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8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4622.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通信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电力通信的待传输数据流集合,获取待用灵活以太网时隙集合,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流集合中各个待传输业务数据流的大小以及所述待用灵活以太网时隙集合中各个传输时隙的粒度,确定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流集合的传输时隙组合,根据各个传输时隙组合对应的组合时隙利用率,确定出目标传输时隙组合,基于所述目标传输时隙组合分配所述待传输数据流集合中的各个待传输业务数据流的传输时隙,以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本申请的实施实现了业务流量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网络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7351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40303.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丰千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无线专网故障诊断模型训练方法、诊断方法及装置,所述故障诊断模型训练方法采集电力无线专网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能指标,以各关键性能指标对应的条件概率密度散度值为输入,以相应样本的故障类型为输出,对预设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建立关键性能指标条件概率函数与故障类型的映射关系,通过挖掘各关键性能指标采样参数的分布特征区分和识别电力无线专网的故障类型。进一步地,所述诊断方法中,通过设定长度的时间窗口不断采集各关键性能指标的数据,通过预训练得到的目标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故障检测和识别,能够极大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同时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40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25805.8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最佳相关矩阵的MIMO系统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判断MIMO系统的相关矩阵中是否存在冲突;响应于相关矩阵中存在冲突,判断相关矩阵中所有交叉相关系数为1所带来的冲突次数;处理带来冲突次数大于设定值的交叉相关系数为1的元素,直到确保在排除冲突的前提下保留最多的交叉相关系数为1的元素,获得最佳相关矩阵;基于获得最佳相关矩阵,建立MIMO系统信道建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较大规模的MIMO系统进行计算,快速得到能够使该系统获得最佳或次佳性能的相关矩阵,将计算量从无法计算的指数级别降低到可以轻松计算的累加级别,实现MIMO信道的平均信道容量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68635.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30MHz与1800MHz电力无线专网融合组网方法和系统,包括:在核心网侧MME处设置的接入控制分离管理器,以及在S/PGW(同时包含SGW与PGW的网关)处设置的接入控制器和传输控制分离管理器;接入控制分离管理器,用于将获取的230MHz基站与1800MHz基站发送的S1‑MME控制数据分别发往不同的MME协议栈或MME信令控制器;接入控制器,用于根据MME处的MME信令控制器的指令选择对应的用户数据协议;传输控制分离管理器,用于根据接入控制器选择的用户数据协议将S1‑U用户数据发送到相关协议栈以完成传输。本发明提出了集成电力无线专网LTE230和LTE1800电力无线专网融合组网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核心网的集成,使用了两个特殊的控制分离器,能够有效结合这两种独立网络的各自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6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699851.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密钥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比特池中获取基于上一轮密钥生成的第一预设数量比特的协商数据以及第二预设数量比特的基序列数据;根据第一预设数量比特的协商数据、第二预设数量比特的基序列数据,生成长度为第三预设数量比特的初始密钥;向比特池发送第一预设数量比特的协商数据、第二预设数量比特的基序列数据以及第三预设数量比特的初始密钥;对比特池中的第三预设数量比特的初始密钥进行隐私放大,生成目标密钥。本实现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上一轮密钥生成信息,提高了上一轮密钥生成信息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39093.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OA/TDOA定位的无人机巡检紫外泄露系统,属于可见光定位领域。高压输电线路塔顶端放置发光二极管发出经调制的光信号,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光电探测器和紫外光光电探测器,可见光光电探测器接收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对无人机自身进行定位,并确保飞行路线正确性;紫外光光电探测器检测紫外光强,判决飞行路线附近的电线是否因外壳破损而产生电晕、电弧,形成紫外线辐射。本发明无需使用昂贵的紫外成像装置,巡检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无需卫星定位辅助,系统免疫电磁干扰,可用于室外高压电线巡检工作,及时对于高压电线破损情况进行识别并报告中控系统,保障电力输送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8068.3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算力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电网算力网络系统多级算力资源的统一标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算力网络系统的算力资源,并基于算力资源构建预设层次的树状层次化模型;获取树状层次化模型内各层次中算力资源的性能参数及运行状态,并基于性能参数和运行状态对算力资源进行抽象表示,得到对应的抽象对象;标定算力资源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属性信息生成所对应抽象对象的统一标识。本发明通过对电网算力网络系统中算力资源进行统一标识,能够根据统一化标识对算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兼容不同的算力资源,从而为电网系统内算力资源的调度、优化或协作提供参考,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电网系统的资源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