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3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178376.1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多角度板材加工装置,涉及一种板材加工工具,包括支架和两个可伸缩导向轨,支架两端内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托盘;在支架上沿支架侧壁还设有一圈滑道,滑道位于滑轨上方,两个导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球形万向轮,万向轮位于滑道内并可沿滑道滑动;滑道的顶壁还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螺栓。本发明通过支架上的托盘可方便的固定板材,通过导向轨两端的万向轮,可使导向轨沿滑道自由旋转,方便的对板材进行任意角度的切割,采用两个导向轨的方式可以使锯片沿导向轨之间的缝隙切割板材,防止锯片在切割时出现左右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0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35026.4
申请日:2013-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与能量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压识别模块、DC/DC双向接口和DC/AC双向接口将电压波动的功率型储能转换为稳定的能量型储能,系统输入端分别设有AC电压识别模块和DC电压识别模块;A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变压器和AC/DC双向接口连接;D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DC/DC双向接口和直流母线连接,AC/DC双向接口连接至直流母线上;直流母线通过DC/DC双向接口连接至恒压直流母线上,恒压直流母线分别通过DC/AC双向接口和DC/DC双向接口输出稳定的电压,解决由于间歇式电源及交直流供电系统波动,引起的供电电能质量不高、电流方向不确定、两侧电源容量悬殊的问题,实现储能系统灵活配置;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交流侧稳定并网、直流侧稳定接入的高可靠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06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309449.7
申请日:2012-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维能量管理空间的多级微电网控制方法,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多级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该方法包括步骤有:(1)建立四维能量管理空间模型;(2)建立模型对应的控制策略库;(3)执行系统的能量管理与控制。本发明通过多维度组合,有效解决了在不同模式、不同时序和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问题;同时该理论通过集总化约束,还可灵活用于单极微网/单个设备的运行控制。在实际应用时,根据需求,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各维度的层/级数,全面考虑各种状况和约束下的影响因子,系统化地推导出对应的控制策略库并实时调用,从而保证多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系统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1599.7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接地线的压接装置,包括:螺杆(11),具有按压端;导电本体(20),具有与螺杆(11)配合的第一螺纹孔以及与按压端对应的按压部(21),按压端与按压部(21)之间形成夹持接地工件的第一夹持间隙。本发明的压接装置使接地线与接地工件连接的更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2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3033.X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伟 , 苗培青 , 张彦 , 高华伟 , 王吉生 , 单波 , 韩义成 , 陈新刚 , 李洋 , 刘宁 , 唐爽 , 韩延峰 , 屠庆波 , 王艳梅 , 靳书栋 , 郝铁军 , 李彦 , 闫勇 , 刘宏志 , 孔超 , 钟治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3/48 , B25B23/0064
Abstract: 一种可控制穿芯螺栓伸出长度的扳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穿芯螺栓采用手工安装,穿芯螺栓两端伸出长度长短不一的问题。它包括扳手和螺母卡套和定位机构,螺母卡套嵌入到扳手上,螺母卡套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螺母卡紧的第二台阶孔;定位机构设置在扳手头部有台阶一侧端面上,包括定位板、紧固螺钉和定位滑块,定位板中间设置有槽孔,并在定位板一侧设置有标尺,标尺的零刻线与扳手头部非台阶一侧的端面平齐,紧固螺钉与定位滑块位于槽孔两侧且两者螺纹连接,转动紧固螺钉可实现定位滑块的滑动与锁紧。它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准确控制穿芯螺栓两端的伸出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5879.8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韩义成 , 李永年 , 高华伟 , 李玉勇 , 单波 , 黄秀芝 , 徐苏民 , 李亦舒 , 李永臻 , 唐爽 , 陈新刚 , 王伟 , 靳书栋 , 屠庆波 , 王艳梅 , 李洋 , 刘宁 , 朱毅
Abstract: 一种电动式双卷铝包带缠绕器,通过电力驱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包带通过人工操作效率低、质量差且每次只能缠绕一卷的问题。他主要包括缠绕机构和送料机构,缠绕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导向轮、张紧装置和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包括用于两卷铝包带缠绕的两个啮合齿轮,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导向轮和张紧装置用于铝包带的张紧;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组、送料压平滚轮和第二电机,主要用于铝包带的送料展平。本发明可一次缠绕两卷铝包带,且两卷铝包带缠绕长度相同,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两卷长度相同的铝包带由两端向中间同时缠绕,可有效避免利用单卷铝包带分别缠绕造成两边缠绕不对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317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78376.1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多角度板材加工装置,涉及一种板材加工工具,包括支架和两个可伸缩导向轨,支架两端内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托盘;在支架上沿支架侧壁还设有一圈滑道,滑道位于滑轨上方,两个导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球形万向轮,万向轮位于滑道内并可沿滑道滑动;滑道的顶壁还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螺栓。本发明通过支架上的托盘可方便的固定板材,通过导向轨两端的万向轮,可使导向轨沿滑道自由旋转,方便的对板材进行任意角度的切割,采用两个导向轨的方式可以使锯片沿导向轨之间的缝隙切割板材,防止锯片在切割时出现左右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9058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0980.0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N21/436 , H04N21/41 , H04N21/422 , G08C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用电器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智能机顶盒,该系统包括:智能机顶盒、以及与其无线连接的至少一个智能家用电器;智能机顶盒用于将控制指令所涉及的标识对应的识别码、本智能机顶盒的识别码,与控制指令所涉及的控制项信息一并携带于控制信息中进行无线广播;智能家用电器用于若判断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携带有本智能家用电器的识别码,则根据控制项信息进行操作;将本智能家用电器的识别码、智能机顶盒的识别码,与操作结果一并携带于反馈信息中进行无线广播;智能机顶盒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反馈信息进行后续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机顶盒与智能家用电器无线通信;使得用户无需网关就可以控制智能家用电器,降低了购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05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09652.3
申请日:2013-10-25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并网向孤岛状态切换时的稳定控制方法,其中计划切换时,在微电网与电力系统解列前,微电网稳定控制系统采集并网点功率,配置电源与负荷使其基本平衡,同时向逆变器发送解列前并网点输送功率;平稳切断并网点断路器,使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保持为所述解列前并网点输送功率,微电网离网后功率立即达到平衡。而非计划切换时,微电网突然与电力系统解列而形成孤岛,根据并网点解列前的潮流和储能逆变器输出最大功率之差,在10ms内联切负荷或者切掉部分电源支路,确保系统切换瞬间的稳定性;设置最大容量的储能逆变器立即转为V/F控制,设置其他电源为P/Q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微电网并网向孤岛状态的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58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0702.2
申请日:2013-1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53 , Y04S10/16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辅控系统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辅控系统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本发明是由信号采集传感器、处理电路、实时时钟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控制器系统设置在装置外壳内部的核心电路板上,显示系统、防水旋钮及天线设置在外壳上;防水旋钮与供电电缆相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传感器与处理电路相连,然后与实时时钟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显示系统依次连接至控制器系统。本发明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安装方法简便,安全,便于运行人员安装、使用和维护。可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智能控制,避免有线通信方式组网困难、扩展不便的缺点。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广,尤其是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内的应用更是普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