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00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13252.9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邻近既有井筒条件下新建深立井地面预注浆监控系统,包括:注浆压力控制系统设置在新建深立井外围的地面预注浆泵站内,用于监控注浆压力的变化值;水位自动监控系统设置在新建深立井与邻近既有井筒之间的观测孔内,用于监控观测孔内的水位变化值;井壁卸压系统设置在既有井筒的井壁上;当扩散传递至既有井筒井壁上的浆液压力超过该既有井筒井壁上的设计外荷载值时,井壁卸压系统将自动卸压,用于防止既有井筒井壁遭遇破坏。本发明采用三重监控系统的保护,使邻近既有井筒条件下新建煤矿深立井地面预注浆监控系统更加安全、科学和合理,能有效防止注浆的高压浆液击破邻近的既有井筒,确保既有井筒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53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727968.X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型水平羽翼分支孔地面预注浆方法,步骤1:首先,依据需加固软弱采煤工作面上覆风氧化基岩带位置和面积大小,确定J型主注浆孔位置、数量及其相邻J型主注浆孔间距;步骤2:其次,钻探J型主注浆孔,该J型主注浆孔包括直孔段、造斜段和水平段;步骤3:根据水平注浆段长度,在每个J型主注浆孔的周围设置2~4个羽翼分支孔;步骤4:对J型水平羽翼分支孔采用前进式注浆方式进行注浆。本发明的J型水平羽翼分支孔地面预注浆方法,具有可有效地提高采煤工作面上覆风氧化基岩带地层的预注浆加固效果、防止采煤工作面压架等事故发生、提高采煤工作的安全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0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3991.3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其马头门包括:第一浇筑段、第二浇筑段、附属硐室、扰动影响隔离孔,所述第一浇筑段为井筒两侧首先施工部分、且与井壁整体浇筑,第一浇筑段之后设有第二浇筑段,第二浇筑段与第一浇筑段之间设有隔离缝,隔离缝内设有泡沫塑料板,隔离缝一侧的第一浇筑段上设有扰动影响隔离孔,附属硐室下方设有摇台基础。本发明加长了第一浇筑段长度,减少后续施工第二浇筑段对邻近井壁的扰动影响,另外,本发明设置扰动影响隔离孔,隔绝后续施工第二浇筑段对第一浇筑段和邻近井壁的扰动影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408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601335.4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04 , C08G18/10 , C08G18/12 , C08J5/06 , C08J2375/08 , C08J2429/04 , C08L75/08 , C08L2205/16 , C08G18/48 , C08L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纤维增强的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进行注浆加固,组分A由重量百分含量为40%~65%的异氰酸酯预聚体、10%~35%的阻燃剂、2%~5%的抗静电剂混合而成,组分B由重量百分含量为20%~40%的聚醚多元醇、0.1%~1%的催化剂、0.5%~5%的聚乙烯醇纤维混合而成,聚乙烯醇纤维长度为4.0mm~10.0mm,直径为14.0μm,断裂强度≥10cN/dtex,初始模量≥220cN/dtex。本发明的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固结后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及粘接强度,力学性能较好,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7785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1806.4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用于采煤工作面破碎顶板的加固方法,涉及煤矿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技术领域,利用钢丝绳和浆液共同作用达到加固破碎顶板的目的,该方法所形成的独特的空间网格加固结构,不仅克服了单一注浆加固效果不明显,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克服了架棚处理破碎顶板劳动强度大,周期长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顶事故的缺点,对破碎顶板的加固效果明显。同时该方法兼具注浆加固的优点,配合专门掘出的措施巷道,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在煤层开采之前对复合型薄层破碎顶板的预加固,以及煤层开采期间对存在漏顶威胁区域的加固,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52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2182.1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口径瓦斯抽排孔工作套管的双塞下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备好浮力塞和浮力阀;悬吊法下管;焊接浮力塞;按浮力塞下管法下管;焊接浮力阀;向所述浮力塞和所述浮力阀之间区域充入高压气体;继续按浮力塞下管法下管至孔底;钻破所述浮力阀释放所述高压气体;钻穿所述浮力阀和所述浮力塞;固井。本发明解决了浮力塞下管施工中存在的外部泥浆对空管横向压力过大的问题,减少工作套管失稳的危险性;比常规浮力塞法增加了所能提供浮力的上限,同等条件下可以采用负载能力更小的钻机来进行下管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217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56827.6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钢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设计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经验类比法确定井壁的基本参数,然后采用弹性组合筒公式求出内缘混凝土的主应力值,引入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系数m,最后根据下式进行井壁结构强度校核:k1·k2·σmax≤m·fc,式中:k1为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1;k2为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5;σmax为井壁结构中混凝土主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fc为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设计值。通过实例计算表明,采用这一新方法设计的井壁结构不但安全可靠,而且还可大大降低井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或减薄井壁厚度,解决了特厚表土层钻井井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难题。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井壁结构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0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722899.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特大套管下管用浮力塞,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套管,工作套管内固定设置有水泥浮力塞本体;水泥浮力塞本体上方设置有第一挡环,第一挡环焊接在工作套管的内壁上,第一挡环与工作套管之间塞有密封圈;水泥浮力塞本体内设置有蛇形的输气管道,输气管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朝下的扩大腔,扩大腔内滑动设置有封堵钢球;工作套管的内壁上还焊接有螺旋筋和多个钩筋。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扩大腔和封堵钢球,以提升整体气密性;输气管道采用蛇形布置,以增强结构强度,防止输气管道滑移;采用螺旋筋和多个钩筋对水泥浮力塞本体进行固定,降低水泥浮力塞本体滑移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50427.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温控钻井泥浆泥芯制备设备与制备方法,包括外壳、泥浆套管、底座、置物台、传动结构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底部,所述置物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泥浆套管设置在所述置物台上;所述泥浆套管内装载有泥浆,所述外壳能够为所述泥浆套管提供热源;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置物台连接,所述泥浆套管能够围绕所述外壳的轴线进行公转以及自转,所述泥浆套管内的泥浆经烘干后形成所述泥芯;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对所述外壳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利用该制备设备对现场泥浆或试验室配置泥浆进行无水化处理,能够很好的满足试验制备需求,具有较高的试验应用价值,较高的可视化,该制备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试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6122.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硐室群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硐室群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围岩结构、加载系统、冻融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模型围岩结构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模型围岩,所述模型围岩内通过衬砌薄铁皮搭建形成有硐室和井筒,所述衬砌薄铁皮用于形成所述硐室和所述井筒的断面形状,所述硐室和所述井筒相互垂直且相连通;所述硐室和所述井筒内的均填充有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的含水率为20%‑25%。能够更为精准的模拟岩土体硐室开挖过程,并实时监测硐室和井筒的应力、应变规律,从而能有效的模拟开挖时岩土体的真实受力情况,特别是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硐室开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