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903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31756.2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D163/00 , C09D5/24 , C09D5/08 , C09D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电、防腐蚀涂料主要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复合导电填料、防腐剂、活性稀释剂、阻燃剂、混合溶剂组成。本发明的导电、防腐蚀涂料采用喷涂或刷涂的方式在处理好的工件表面制备导电、防腐蚀涂层,可广泛用于电力行业接地网装置、石化行业储油装置等金属结构件上,实现导电、导静电、防腐蚀等功能,达到现场使用要求。本发明涂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01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07887.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7 , C22C21/00 , C22C27/06 , C22C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涂层技术,具体为一种包含镍-铬-氧活性扩散障层的高温涂层及制备方法。该高温防护涂层包括一个镍-铬-氧活性扩散障内层和一个抗高温氧化防护外层。该镍-铬-氧内层可在使用过程中自发转变为包括氧化铝/金属/氧化铝的多层膜结构,能够阻挡抗高温氧化防护外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的互扩散,并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与热稳定性,从而防止抗高温氧化防护外层中有效抗氧化组元向基体扩散,延长高温涂层的服役寿命,且不损害基体的力学性能。该制备方法为先用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基体表面制备一个镍-铬-氧层,再用真空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热喷涂等方法之一或其组合在该活性扩散障层上制备抗高温氧化防护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63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334001.0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无铬离子的水性磷酸盐基渗铝硅料浆,属于料浆法渗铝硅涂层技术领域,所述渗铝硅料浆包含液相和固相粉末两个组分并分开包装,使用时将液相与固相粉末按比例1ml:0.25~2g混合均匀形成料浆,该料浆在10小时内通过喷涂、刷涂或蘸涂沉积于工件表面均有效,经后续加热固化和高温扩散工艺获得渗铝硅涂层。液相组分为近中性的无色透明不含铬离子的磷酸盐溶液,该溶液也可加入硅溶胶作进一步改性;固相组分为铝粉、硅粉或铝硅合金粉。本发明的渗铝硅料浆不含毒性物质,粘结力强、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32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359545.2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1/08
Abstract: 一种结构可控的Ni-Al合金多孔材料制备方法:①原料为镍包铝粉;镍包铝粉是实心或空心的颗粒状结构,其中:铝核的化学成分为纯铝或铝合金,镍壳化学成分为纯镍或镍基合金;②制备工艺依次满足下述内容要求:首先进行料胚制备,将镍包铝粉放入模具内,施加压力0.1-200MPa,时间1秒-100小时,温度10-600°C,最终形成镍包铝粉料胚;然后将镍包铝粉料胚放入高温炉内进行高温扩散处理;温度要求是600-1200°C、压力0.1-200MPa,时间1分钟-100小时。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孔隙大小均匀可控、开孔闭孔可控等优点,并适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15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040245.8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5/16
Abstract: 一种小尺寸固体样品热膨胀测量装置,其构成如下:样品台(1)、反光片(3)、激光发射装置(4)、激光接收装置(5);其中:被测样品(10)布置在样品台(1)上,被测样品(10)一端的端部被限定在样品台(1)上且其位置不能变化,被测样品(10)的另一端的端部紧贴并顶紧在反光片(3)的背面,用于反射激光发射装置(4)发出的光的反光片(3)布置在样品台(1)上或者靠近样品台(1)布置;激光发射装置(4)和激光接收装置(5)都布置在反光片(3)的反光面一侧。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度高,并且操作方便。本发明不依赖于昂贵的电容或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使得该热膨胀仪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9905.2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K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冻液领域,特别是一种对多种金属具有缓蚀作用的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防冻液由乙二醇、去离子水、复合缓蚀剂、着色剂和防霉剂组成。缓蚀剂包括硝酸盐、硅酸盐、磷酸盐、苯并三氮唑(BTA)、铜铁试剂、钼酸盐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按比例称取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缓蚀剂和着色剂,在搅拌的条件下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到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构成的基液中,添加剂完全溶解后即得到防冻液。本发明防冻液不含亚硝酸盐、铬酸盐和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安全,可用于-10~-65℃的环境,对铝合金、不锈钢、铜(合金)和碳钢等常用金属材料具有缓蚀作用,明显提高铝合金的抗点蚀能力,促进铝合金的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92279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61374.7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Ni-Al合金蜂窝材料,其核心为纯铝或铝合金材质,具体为线状或管状材料;其外层为纯镍或镍基合金材质形成的包覆层;其横截面形状径向尺寸范围为0.001mm-10mm;核心线状材料的直径或者核心管状材料的壁厚二者之一和包覆层的厚度之比为0.05-1。本发明还涉及Ni-Al合金蜂窝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镍铝复合线材或管材中元素Ni和Al扩散的Kirkendall效应形成中空结构,从而获得Ni-Al合金蜂窝材料,可解决现有金属蜂窝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和抗高温腐蚀性能普遍较低的问题,并适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61502.8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01J19/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微流道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其合金相为下述金属间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Fe-Al、Co-Al、Ni-Al、Ti-Al和Nb-Al;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微流道的骨架是具有所需空间结构的铝丝构件;在该铝丝构件上还沉积有一层金属M,M=Fe、Co、Ni、Ti、Nb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上述已经沉积金属M的铝丝构件埋入下述三种材料制成的构件中并在真空、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采用无压或压力烧结得到最终的具有微流道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微流道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性优异的优点,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适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6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4001.0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无铬离子的水性磷酸盐基渗铝硅料浆,属于料浆法渗铝硅涂层技术领域,所述渗铝硅料浆包含液相和固相粉末两个组分并分开包装,使用时将液相与固相粉末按比例1ml:0.25~2g混合均匀形成料浆,该料浆在10小时内通过喷涂、刷涂或蘸涂沉积于工件表面均有效,经后续加热固化和高温扩散工艺获得渗铝硅涂层。液相组分为近中性的无色透明不含铬离子的磷酸盐溶液,该溶液也可加入硅溶胶作进一步改性;固相组分为铝粉、硅粉或铝硅合金粉。本发明的渗铝硅料浆不含毒性物质,粘结力强、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54131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10010972.8
申请日:2009-04-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的选择性太阳能吸收膜,其特征在于:其由透明搪瓷母体和超细金属颗粒按一定比例组成;其中:超细金属颗粒具体为以下几种之一或其组合:镍基合金、铁基合金、镍、铁、铬、铝、锌、钨、钼。由本发明得到的选择性太阳能吸收膜为具有微孔结构的金属/搪瓷复合薄膜,其耐热温度达到600℃以上,太阳能吸收率达到95%及以上,红外辐射率小于5%,并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所述的制造方法可适合于批量自动化生产,可将所述吸收膜涂覆在管内壁、外壁、平板表面、规则曲面体表面等规则表面和不规则表面上。本发明具有可预见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