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O装置组合切换阀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63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211050.9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RTO装置组合切换阀,包括组合切换阀、蓄热室A、蓄热室B和燃烧室;其中组合切换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均设有阀体和阀芯,每部分分别与净化气体和未净化气体相连通;每个蓄热室一侧与燃烧室相通,另一侧通过气体流出管和气体流入管连接组合切换阀;阀芯设置于阀体内部;每个阀芯设有与装置外部相连的连通口A和连通口B,并且每个阀芯设有与蓄热室相连的连通口C;阀体A与连通口A和连通口B同侧设置净化气出口,阀体A与连通口C同侧设置净化气入口A和净化气入口B;阀体B与连通口A和连通口B同侧设置未净化气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运行安全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水泥窑尾烟气粉尘氮氧化物协同脱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097394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764623.4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泥窑尾烟气粉尘氮氧化物协同脱除系统,包括包括除尘脱硝一体化反应器和喷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协同脱除烟气粉尘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极大地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污染物脱除效率高,尤其在水泥行业,烟气粉尘浓度高,脱硝催化剂易发生中毒、堵塞,SCR技术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脱硝效率优势明显;系统布置合理,水泥窑尾空气预热器至余热锅炉的烟气温度正好处于SCR催化剂有效温度区间,可充分发挥催化剂性能,并且烟气经深度除尘后,可缓解余热锅炉的积灰,提高余热锅炉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燃机排气烟囱脱硝装置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01037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378974.2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机排气烟囱脱硝装置,包括吸附段、固定段、移动段、挡板门和集气罩,所述移动段可在固定段上升降,所述挡板门设于固定段上端,固定段外侧设有集气罩,集气罩内设有吸附段,所述固定段下端向外侧延伸有连接支撑板,所述吸附段设于连接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支撑板通过法兰连接烟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吸附模块拆卸方便,易于更换。(2)操作灵活,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3)布置紧凑,节约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单塔多循环工艺的浆液收集斗

    公开(公告)号:CN206343074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283821.1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系统单塔多循环工艺的浆液收集斗,包括多级循环浆液收集斗,多级循环浆液收集斗表面开有均匀分布的筛孔,并在多级循环浆液收集斗上对应筛孔设有导烟气短管;导烟气短管内设置螺旋上升且环绕导管内壁的螺旋导流叶片;多级循环浆液收集斗安装在吸收塔内下级循环浆液喷淋区的上部与上级循环浆液喷淋区的下部之间的位置;多级循环浆液收集斗中烟气全部由下向上穿过筛孔、导烟气短管,筛孔上焊接一定长度的导烟气短管,导烟气短管与筛孔的位置及大小对应,导烟气短管方向上,与烟气流向同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分离上级循环浆液与下级循环浆液;改善了脱硫烟气的均匀性,更有利于脱硫浆液喷淋对烟气流场的要求。

    两段多级曝气大型气升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6033735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967359.0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段多级曝气大型气升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光生物反应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内部隔板、曝气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的内部隔板设置于光生物反应器的中间,将光生物反应器分隔成两个区域,内部隔板与反应器壳体顶部和底部均留有一定距离,便于藻液循环流动;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电动阀、节流孔板、曝气主管路和多个曝气支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实验室研究相比,可以实现微藻固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本实用新型保证了CO2在光生物反应器内的充足供应,并解决了CO2气体分布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保证藻液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并解决了光生物反应器溶氧难以排出的问题。

    一种单塔双循环高效脱硫工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988671U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20950783.4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塔双循环高效脱硫工艺系统,包括主吸收塔、主浆池和副浆池;所述的主吸收塔下部一侧设置烟气入口,上部设置烟气出口;主吸收塔底部设置石膏浆液氧化浆池作为主浆池;主吸收塔的喷淋区设置为两个吸收区间:主循环喷淋区与副循环喷淋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主喷淋区及副喷淋区喷淋浆液由于吸收了SO2,且经过主副喷淋区中间设置的传质构件,强化吸收融合SO2,最终混合的浆液的pH值变为4.5~5.0,有助于在主浆池浆液中的亚硫酸钙经过强制氧化空气的氧化,变成硫酸钙,最终结晶成石膏,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排出。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917258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62570.3

    申请日:2016-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04 C12M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装置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本体,曝气系统,藻液循环系统和喷淋系统,所述的光生物反应器本体,包括反应器壳体、喷淋区和反应区;所述反应区为n级,n>1,每级反应区之间通过内部隔板隔开,内部隔板与反应器壳体底部留有空间,保证藻液从喷淋区进入各个反应区;各个反应区顺着藻液流动方向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位于各级反应区的正中位置;各级反应区的导流板距反应器壳体顶部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微藻固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解决了传统的搅拌混合方式混合效果差,搅拌产生的剪切力将严重损害微藻细胞结构的问题,保证了CO2与光生物反应器内藻液的充分混合,提高CO2的传质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