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7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9190.3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多孔沸石,以及沉积在多孔沸石的孔隙中的硅和非金属掺杂元素;其中,非金属掺杂元素的材料包括:B、P、S、N、C、As、Te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非金属掺杂元素的质量占硅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5%‑15%;硅的质量占硅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为50%‑80%;将本发明的硅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电池中,可以使锂电池具有较低的体积膨胀率、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30970.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4/13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双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aMn2‑bAbFcO4‑c;其中1.03≤a≤1.15,0.01≤b≤0.04,0.03≤c≤0.12;A为过渡金属元素,A元素在LiaMn2‑bAbFcO4‑c中部分取代占据八面体位上的Mn元素,并且A元素与O元素的结合能大于Mn元素与O元素的结合能,通过所述A元素的掺杂提高所述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F元素部分取代O元素,通过所述F元素的掺杂提高化学键强度,减小晶格常数,增强所述正极材料的结构强度;所述双离子掺杂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粒径为9~12μm。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09606.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掺氟钠电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掺氟钠电硬碳负极材料由含阴离子交换基团的聚合物材料与氟化盐通过离子交换和二次烧结制备得到;通过所述离子交换得到含氟树脂作为硬碳前驱体用以二次烧结;通过所述二次烧结,氟元素被保留在残碳基体中,形成的C‑F半离子键。由此能够极大提高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85787.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碳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层复合碳硫材料为:硫颗粒、碳纤维和石墨烯以及树脂构成的复合体;其中,所述碳纤维呈多股绞线结构,所述石墨烯呈骨架结构,所述硫颗粒通过含硫颗粒的淀粉类纤维编入碳纤维的多股绞线结构的中心并通过酶解释放硫颗粒后加热熔融得到,所述硫颗粒附着在所述多股绞线结构中,所述多股绞线结构与石墨烯通过树脂固化粘结;所述多层复合碳硫材料的整体颗粒尺寸范围在2um~80um,所述碳纤维的直径尺寸为1um~20um;所述硫颗粒的颗粒尺寸为1nm~5um。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582080.7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高稳定性的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多孔固态电解质、锂金属颗粒以及氮化锂层;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以多孔固态电解质作为骨架结构,锂金属颗粒分布于多孔固态电解质的孔隙中,氮化锂层覆盖在锂金属颗粒的表面;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的粒度Dv50为1μm‑120μm;将高稳定性的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电池中,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52720.7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K3/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表面碳化高硬度复合氧化锆锆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溶于第一溶剂中,形成碳源溶液;将氧化锆锆球用所述碳源溶液浸润,然后烘干,得到附着碳源的氧化锆锆球;将所述附着碳源的氧化锆锆球放入感应加热真空炉中烧制;对烧制后的锆球在第二溶剂中进行超声清洗、烘干处理,即得到表面碳化高硬度复合氧化锆锆球。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6463.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50/4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xMgy‑0.5xTi2.25‑0.5y(PO4)3,其中,0<y≤3,x<2y;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粒径Dv50为30nm‑200μm;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常温离子电导率为1.0×10‑4S/cm‑2.0×10‑2S/cm;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首周放电比容量为200mAh/g‑800mAh/g;该磷酸钛镁锂固态电解质材料可作为正极添加剂、负极添加剂和隔膜涂层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可提高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44543.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离子电导率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将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制成不同致密度的片状材料,并将所述片状材料的表面打磨光滑;其中,ε=ρ表观/ρ理论;ε为致密度;ρ表观为材料的表观密度,为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ρ理论为材料的理论密度;在打磨后的片状材料两侧喷涂导电粉末,形成阻塞电极;使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各阻塞电极的阻值R;根据离子电导率计算公式σ=L/(R·S)计算不同致密度对应的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其中σ为离子电导率、L为片状材料的厚度、R为交流阻抗测试的阻值、S为片状材料的压片面积;根据各片状材料的致密度ε和对应的离子电导率σ建立函数模型lgσ=a+b·ε+c·ε2;其中a、b、c为常数;通过所述函数模型计算致密度ε=100%的条件下对应的离子电导率,即为材料的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89418.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6 , H01M50/491 , H01M50/497 , H01M50/489 , H01M50/40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电解质的新型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按比例称取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孔纳米固态电解质和造孔剂作为原料,置于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渗透进多孔纳米固态电解质的孔隙中,同时使用螺杆在一定转速下搅拌,将原料共混形成均相体系,得到均相共混物;其中,多孔纳米固态电解质的化学通式为Li1+xAlxTi2‑x(PO4)3,0.01≤x≤0.5;将均相共混物通过挤出工艺挤出,再经过铸片工艺形成固态厚片;将固态厚片依次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形成薄膜;将薄膜中的造孔剂通过萃取工艺萃取出来,得到微孔膜;将微孔膜依次经过热定型、收卷工艺,得到掺杂电解质的新型锂电池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90117.3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54 , H01M10/0525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等静压式石墨负极材料回收处理方法及应用。所述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将拆解回收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打散筛分,除杂处理,得到拆解石墨粉体;将所述拆解石墨粉体混合石墨化催化物质后,装入至橡胶包套模具,进行抽真空处理;将抽真空的模具置于冷等静压机中进行压制,脱模后得到拆解石墨生胚;将所述拆解石墨生胚进行石墨化热处理,得到石墨半成品;将所述石墨半成品进行打散、整形,得到石墨粉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