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56688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0342820.3

    申请日:2023-02-27

    IPC分类号: F25B27/02 F25B27/00 F24F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包括冷凝器。第二支路包括蒸发器,蒸发器配置成吸收用户空间的热量。第三支路包括集热装置,集热装置配置成吸收非用户空间的第一目标空间的热量。以及第一支路还包括连接在冷凝器上游的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支路还包括连接在蒸发器下游的第二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现了在制冷空调系统中利用建筑余热、工业余热或者太阳能等能源,从而节省了能源,实现了节能减碳。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2457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034031.9

    申请日:2022-01-07

    IPC分类号: F24F1/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容易因空调室外机排风与进风不畅而导致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排风壳体、进风壳体、排风风扇、室外换热器和进风风扇,排风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进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均与外界相连通,排风壳体内形成有排风通道,排风风扇设置在排风通道中,进风壳体内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风扇设置在进风通道中,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之间,且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分别与排风口和进风口相连通,以使进风通道内的风经过室外换热器由排风通道排至外界,进而有利于常温空气的引入以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空调器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97538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488645.6

    申请日:2021-06-30

    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第一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能够制冷;第二换热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箱体,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压缩机相连通;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换热介质能够从所述箱体的内部流入所述冷却装置散热后再流回所述箱体的内部。冷却装置使得箱体内的换热介质能够流入冷却装置内再流回箱体内,以保证箱体内换热介质能够持续与第二换热器换热,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不需要将第二换热器放到室外,方便省力。

    空调系统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3126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330507.8

    申请日:2023-02-27

    IPC分类号: F25B27/02 F25B27/00 F24F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用于制冷的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包括喷射器和设置在喷射器下游的冷凝器。第二支路包括压缩机,以及设置在压缩机上游的气液分离器和/或设置在压缩机下游的油分离器。第三支路配置成吸收外界的热量加热第三支路中的工质。第二支路的出口与喷射器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二支路的进口与第一支路的出口连通。第三支路的出口与喷射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三支路的进口与第一支路的出口连通。第二进口处的工质压力大于第一进口处的工质压力。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实现了在制冷空调系统中利用建筑余热、工业余热或者太阳能等能源进行制冷,从而节省了能源,实现了节能减碳。

    空调器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33717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214247.5

    申请日:2021-06-01

    IPC分类号: F25B13/00 F25B41/40 F24F13/24

    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主管路,分支管路,第一旁通管路和第二旁通管路。主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管;分支管路包括第二换热单元的第三换热管,两端与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相连接;第一旁通管路包括由显热处理装置和第一换热单元的第二换热管构成的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旁通管路包括由潜热处理装置和第二换热单元的第四换热管构成的第二循环回路;第一换热管与压缩机的第二吸气口连接,第三换热管和第四换热管内流通不同传热工质。制冷过程中湿热负荷单独处理,有效提升系统能效,且潜热处理装置内传热工质可以选择,从而避免出现冷媒噪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