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9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30015.5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所述存储件内存储有待加热介质,所述导热件第一端为密封端,其内开设有导热腔,所述导热件第一端穿过所述存储件设置于所述待加热介质内,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导热件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加热件加热端位于所述导热腔内,所述导热腔内设置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件加热端通过对所述导热介质加热实现对所述存储件内待加热介质加热,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补偿组件,用于对导热件内部导热介质进行补充。本申请通过导热件将加热件与待加热介质进行隔离,在导热件内存储有导热介质,在避免导热件出现干烧的同时能通过导热件均匀缓慢的加热待加热介质,能够降低由于温升高过快,导致待加热介质出现碳化的几率。

    一种无叶扩压器气动力分析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8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711478.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叶扩压器气动力分析方法,所属机械动力学技术领域,包括:选取信号源的压力脉动信号;处理压力脉动信号;分析压力脉动信号;计算失速频率和失速团个数;确定周向压力分布;计算径向气动力。只需较少的测点压力脉动信号,即可实现对旋转失速频率识别、失速团个数确定、周向压力分布确定以及气动力的计算。在扩压器截面的圆周方向选取压力脉动信号,再依次对压力脉动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旋转失速频率、失速团个数以及气动力等结果;再对径向气动力作用区域的周向压力分布做积分,即对扩压器人口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积分,计算出径向气动力,真实反映无叶扩压器旋转失速所产生的影响,计算量较少,适用范围广。

    注油系统和压缩机机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8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1848.7

    申请日:2022-12-12

    Inventor: 王玉玺 周佺 周倩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油系统和压缩机机组,其中注油系统用于向待注油设备内注入油液,所述注油系统包括减压部,所述减压部包括第一减压单元和第二减压单元,所述第一减压单元包括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流动通道,所述第二减压单元包括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流动通道,所述第一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上,所述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上,所述第一流动通道能够选择地与所述待注油设备或所述第二流动通道相连通,以使油液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动通道流入所述待注油设备内或经由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流入所述待注油设备内。可实现对油液进行两次减压,同时能在单级减压和双级减压之间切换,保证喷注的油液完全雾化,提高清洁能力。

    一种透平机的密封结构及透平机

    公开(公告)号:CN114183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12923.4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平机的密封结构,包括中空的密封本体;密封本体的内壁上沿密封本体的轴向设有多个密封齿,相邻的两个密封齿的距离相同;密封本体的内壁上沿密封本体的周向设有多个挡板,相邻的两个挡板的距离相同,挡板将密封齿进行分隔,形成多个密封腔。该密封结构通过挡板将密封齿分隔成多个相同的密封腔,以提供足够的有效阻尼,显著提高透平机的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该密封结构相比于蜂窝阻尼密封和孔型阻尼密封结构,结构简单,易加工,且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快速实现工程化应用。另外,该密封结构全部为有效腔室,在控制气体在密封内的周向流速效果更加显著,极大降低密封的交叉刚度系数,提高密封有效阻尼,提高机组稳定性。

    一种叶轮用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3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37870.1

    申请日:2020-12-31

    Inventor: 唐才宇 杨思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轮用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对所述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520℃‑540℃,保温2‑4h后取出水淬冷却至室温;对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第一阶段的时效热处理,时效温度为170℃‑190℃,保温6h‑10h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对第一阶段时效热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第二阶段的时效热处理,时效温度为230℃‑250℃,保温4h‑8h后取出空冷至室温。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叶轮用耐热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能保证耐热铝合金强度的同时可提高耐热铝合金的塑性和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