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121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038437.2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信息中心)
IPC: H04N17/00
Abstract: 广播电视音频质量实时监测并自动切换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广播电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时定量测量信号质量的问题,包括多选一信号切换电路、纯度对比编码器、幅度对比编码器、数值选择器、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分析器;信号输入接口包括多个信号接口电路,信号分析器包括多个频谱分析器和多个振幅检测器;每个信号接口电路分别与一个频谱分析器以及一个振幅检测器电联接;每个频谱分析器均与纯度对比编码器电联接;每个振幅检测器均与幅度对比编码器电联接;多选一信号切换电路与数值选择器电联接,数值选择器分别与纯度对比编码器及幅度对比编码器电联接,多选一信号切换电路与信号输入接口电联接。本发明可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763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1135041.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北华大学
IPC: F16L55/38 , F16L55/40 , F16L101/30
Abstract: 螺旋驱动离心式机械自适应调速装置属于自适应调速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耗电量大的问题。本发明的螺旋驱动离心式机械自适应调速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筒状基体;固定设置在基体一端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基体上并封堵基体和管道之间形成的空间;一端和所述基体另一端连接的离心调速机构,所述离心调速机构包为一个离心式卸流阀;以及和所述离心调速机构另一端连接的螺旋驱动机构,所述螺旋驱动机构带动离心调速机构转动。本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响应迅速、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74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710683914.6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钢球精确计数、尺寸识别装置及方法属于钢球制造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计数精度差以及无法识别钢球尺寸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储料单元;设置在储料盘出口端的预计数单元,预计数单元包括两侧带有凸沿的预计数盘、调整预计数盘工作面积的面积调整机构以及带动预计数盘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预计数盘出口端的精计数单元;设置在精计数单元上方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精计数盘上的钢球图像;和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各运动单元运动并对钢球图像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钢球数量及钢球尺寸信息;以及单补偿系统,单补偿系统对精计数盘中的钢球进行步进补偿;储料盘、预计数盘和精计数盘整体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8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017207.8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L9/00 , H04N19/593 , H04N19/124
Abstract: 基于滑动加密窗口的混沌视频加密方法,涉及视频加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视频加密方法加密计算开销大,视频加密的快速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存在矛盾等问题,本发明将混沌系统与视频加密相结合,在提供巨大的密钥空间和极强密钥敏感性的同时,增强了加密方法的抗攻击性能,获得了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本发明所述加密方法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利用滑动加密窗口,选择出最优最有效的加密关键数据,运算速度快,加密效率高,对比不使用滑动加密窗口的选择性视频加密方法,本发明可节约86%以上的计算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7892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248081.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1/61 , C07C209/10 , C07C255/58 , C07C253/30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稳定性及寿命,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苯并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苯并蒽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高的效率及长寿命。本发明提供的苯并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原料易得、制法简单、产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3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070705.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Abstract: 粗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土壤水分真实性检验方法,属于土壤水分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提供一种粗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土壤水分真实性检验方法的问题。本发明的检验方法,先选取感应深度与卫星遥感土壤水分产品的感应深度对应的多个土壤水分传感器,然后将土壤水分传感器定标,遴选卫星遥感土壤水分验证场并对卫星遥感土壤水分验证场进行样点布设,再将土壤水分传感器埋设到卫星遥感土壤水分验证场中,再将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点尺度观测数据通过尺度转化的方法上推到与卫星观测像元对应的面尺度上,最后根据公式获得均方根误差、无偏均方根误差、偏差和相关系数,完成真实性检验。该检验法有助于准确评估现有粗分辨率卫星遥感土壤水分产品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31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236259.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生血管测试系统属于仿生液压管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传输稳定性差、输送效率低以及管路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仿生血管测试系统包括:仿生管路,所述仿生管路包括以褶皱形式分布的管路内壁和管路外壁;设置在所述仿生管路外的人造肌肉部分,所述人在肌肉部分包括以褶皱形式分布的肌肉内壁和肌肉外壁,所述肌肉内壁通过与管壁材料相同的弹性材料和所述管路外壁柔性连接;设置在所述仿生管路端口处的管路连接部分,实现相邻两个管路之间的连接;以及传动介质测试部分,通过所述传动介质测试部分测量仿生管路内介质的流速和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3208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611214589.0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2/14 , C08F212/08 , C08F4/52 , C08F112/14 , C08F21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间规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解决当前含氟苯乙烯在配位聚合中聚合速率和转化率极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含氟间规聚苯乙烯,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和式(Ⅱ)所示结构的重复单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氟间规聚苯乙烯的间规选择性不小于90%,并且含氟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可在0~100%之间任意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氟间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首次实现了含氟苯乙烯高活性、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配位聚合,并首次实现了含氟苯乙烯与苯乙烯在任意单体比例下的共聚合,且含氟苯乙烯插入率可任意调控,突破了以往含氟苯乙烯难以配位聚合的限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单体的完全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23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923924.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J9/18 , C08J9/232 , C08J9/12 , C08J9/14 , C08L51/08 , C08L51/06 , C08L51/02 , C08L23/12 , C08L67/04
Abstract: 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发泡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聚丙烯釜式发泡制备发泡粒子的方法中,亲水性物质与聚丙烯不相容所带来亲水性物质分散不均匀、颗粒制备时易出现断条现象、发泡粒子泡孔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将待发泡粒子投入发泡釜中,加入水和物理发泡剂,加热到待发泡粒子软化温度以上,釜内压力达到0.5‑10MPa,保温,然后在低于发泡釜内压的压力下释放,得到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中,待发泡粒子为含有亲水性结构单元的共聚聚丙烯粒子或含有亲水性结构单元的共聚聚丙烯与添加剂的复合粒子。该方法提高了亲水性物质在体系中的分散性,降低和拓宽了发泡粒子的成型温度,制得的发泡粒子泡孔均匀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8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1372308.9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近红外光激发下具有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性质的硫化铋‑锌原卟啉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解决硫化铋在光动力学治疗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以及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HO‑1)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导致PDT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复合材料是通过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共聚物修饰的硫化铋纳米材料,然后利用羧基和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的硫化铋‑锌原卟啉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通过抑制血红素氧合酶活性和促进电子‑空穴分离两种途径增强光动力学治疗效率,同时上述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光稳定性、CT成像能力以及增强的PDT效率,为新型纳米诊疗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对癌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