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1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66800.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德安县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
IPC: D2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竹源纤维素无污染提纯工艺,竹源纤维素无污染提纯工艺步骤如下:将竹材制备成竹片;将竹片与酶溶液均匀混合,进行酶解反应,制备得到粗竹纤维;固液分离得到纤维素固体;将纤维素固体进行洗涤;将洗涤后的纤维素固体进行烘干。本发明提供的竹源纤维素无污染提纯工艺的整个过程采用生物催化剂和物理方法,无需添加化学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利用纤维素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纤维素的提纯,提纯效率高,提取的竹源纤维素的纤维素含量基本能够维持在80%上下,提纯纯度高,制备的竹源纤维素的各项性能均满足纺织加工的要求,可以在纺织领域中进行广泛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98017.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德安县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基于竹源纤维素的聚乳酸纤维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取质量分数为3.5%的竹源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质量分数为88%的聚乳酸投入到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均匀,混合时转速为80r/mi n,得到混合原料,再将混合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以挤出温度为255℃,转速为13r/mi n的条件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母粒,再将母粒通过喷丝头直径为0.2mm的毛细管流变仪和纺丝辊进行进行熔融纺丝,得到单丝直径为0.2mm的聚乳酸纤维。本发明将竹源纤维素应用于聚乳酸纤维的制备,能够明显提高聚乳酸纤维的抗拉伸能力和可降解能力,能够在纺织服装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7857.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德安县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
IPC: C12P7/5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竹源L‑乳酸高效精炼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碱煮、初级过滤、酶解、发酵以及精炼。本发明通过依次经预处理、碱煮、初级过滤、酶解、发酵以及精炼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竹源L‑乳酸,同时采用高温高压条件进行碱煮处理,能够加速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溶解,提高反应效率,通过滤和洗涤等步骤,能够有效去除杂质和残留物质,进而提高了竹源L‑乳酸的产量和纯度,值得在生物医药和食品行业广泛推广,与传统的L‑乳酸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竹要求源作为原料,能够高效利用竹子的资源,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其次,操作简单,设备要求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经济回报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8695.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6M11/83 , D06M10/02 , D06M10/00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对清洗后的无纺布进行离子辐照处理;(2)对辐照处理后的无纺布进行等离子体处理;(3)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无纺布浸渍在抗菌剂溶液中,经后处理,得到抗菌无纺布;辐照处理所用的离子的类型选自He+、Ar+、N+、Na+、Cl+、Ti+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对无纺布进行高能离子辐照处理,使无纺布的表面产生微小孔洞,再通过等离子处理,在无纺布的孔洞边缘及表面刻蚀,增加表面的凸凹程度,通过协同作用增加无纺布的比表面积,使无纺布的表面在等离子处理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极性基团,增加抗菌剂与无纺布表面的结合力,能够负载更多的抗菌剂,提高抗菌剂的分布均匀性和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4385.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式剪切均质混合装置,属于混合装置技术领域。该混流式剪切均质混合装置包括芯轴、机体、均质剪切组件,均质剪切组件套设于芯轴上,机体内部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均质剪切组件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机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容置空间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与外界连通。该混流式剪切均质混合装置在现有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水平基础上,在设备大型化、处理量规模化的同时,实现相近的高强度分散和混合效果,同时对物料的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4543.1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6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芳香耐高温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原料包括尼龙盐和助剂,其中,所述尼龙盐包括:半芳香族盐,摩尔分数为60%‑100%;PA66盐,摩尔分数为0%‑40%;所述助剂包括支化剂、催化剂和脱盐水,支化剂为多元酸酰胺,加入量为尼龙盐总质量的0.1~1%。本发明将多元酸酰胺作为耐高温支化助剂添加到预聚体系中,引入到尼龙分子链主链中,通过预聚合和固相增粘后,制备得到的半芳香耐高温尼龙相对粘度较高,在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更优的韧性和熔体流动性,加工性能更好。另外,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领域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8707.X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4H1/425 , D04H1/4258 , D04H1/4374 , D04H1/492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1D5/00 , B32B9/02 , B32B9/04 , B32B23/02 , B32B23/08 , B32B23/10 , B32B27/02 , B32B2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孔径梯度的全亲水型单向导湿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和水刺非织造工艺相结合的手段制备出具有孔隙差异结构的双层亲水性复合层实现单向导湿功能。首先制备汉麻/黏胶水刺非织造层,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最后二者复合制得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双层组装策略将具有纤维直径差异和孔径大小差异的两种亲水层进行复合,构造出一种全新结构的单向导湿功能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单向液体输送功能,实现了连续性的单向导湿功能,在纺织服装、医疗卫生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67152.6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4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编织打紧装置,包括:打线杆,用于打紧编织层形成成型的花节;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有打线杆,用于带动打线杆旋转;竖直移动机构,竖直移动机构上设有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有竖直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竖直移动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水平移动机构升降;通过设置旋转机构、竖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和升降平台,实现对打线杆的打线角度、打线杆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打线位置以及花节的成型位置的调节,使三维编织的织物紧密度一致,质量均匀,提升了织物的品质,并使三维编织打线自动化,提高了编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9046.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海安中纺院纤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3D15/47 , D03D15/225 , D03D15/50 , D03D15/283 , D04B1/16 , D04B21/00 , D06L1/14 , D06M11/05 , D06M11/50 , D06M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赛尔纤维包芯纱衬布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莱赛尔纤维包芯纱衬布是由包缠低熔点化纤长丝的莱赛尔短纤维纱线织造而成,其中芯纱为10~80英支100%莱赛尔短纤维纱线,外包30~200 D低熔点化纤长丝,低熔点化纤长丝的熔点为110~180℃,低熔点化纤长丝的类型包括单组分全熔型或双组分皮芯型,衬布组织为机织物、针织物等。所述的莱赛尔纤维包芯纱衬布无需涂胶,手感柔软,不含甲醛,在使用过程仅需高温热压就可与服装面料紧密贴合在一起,能使所衬部位保持平整,不易起皱,不易脱落,适合用于各类服装辅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502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0859.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27/32 , B32B23/02 , B32B23/08 , B32B7/12 , B32B38/08 , B32B38/00 , B32B38/16 , C08J7/12 , C08L27/18 , B29D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纺织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拒水阻燃复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拒水阻燃复合织物包括:外层,由阻燃莱赛尔织物浸轧拒水整理剂制成;中间层,为聚四氟乙烯膜;内层,为阻燃莱赛尔织物。本发明中,阻燃莱赛尔织物由纺丝过程中加入阻燃剂的阻燃莱赛尔纤维制成,阻燃剂均匀分布在纤维内部及表面,对阻燃莱赛尔织物进行拒水处理不会影响其阻燃性能,而聚四氟乙烯膜防护性能优异,同时具有拒水透湿的效果,采用拒水处理的阻燃莱赛尔织物、聚四氟乙烯膜和阻燃莱赛尔织物三层复合结构,所得复合织物兼具阻燃性能和拒水性能,并且还具有透湿透气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消防服、高温作业防护职业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