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2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3669.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5D11/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差能工质浓度调配装置,属于能源利用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配浓度难以精确、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储氨罐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水装置和进氨装置;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箱体,进水箱体与储氨罐的进口端连通;进水箱体内具有进水活塞;进水活塞的两端分别为活塞端和进水端,活塞端位于进水箱体内并与进水箱体内壁滑动密封,活塞端将进水箱体内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与储氨罐连通的下部腔体;进水端穿过进水箱体外壁并构建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贯穿进水活塞且端部开口朝向下部腔体。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简化操作,通过量化控制,提高浓度调配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66727.4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海洋温差能的热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气液分离器、预热器、第一透平、第二透平、吸收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海洋表层,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设定距离处;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平和预热器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二透平、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器的输入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平和所述第二透平管道连接,所述吸收器的输出与所述冷凝器管道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工质蒸气进入所述第一透平做功,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通过预热器后进入所述第二透平做功。本发明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3370.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混合工质循环系统数值计算算法,属于能源利用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循环系统数值计算时间较长且不能确定是否为最佳效率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计算国海循环系统中各节点的工况数值,并计算循环系统的循环热效率为#imgabs0#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可以适用于任何采用国海循环的发电设施,通过程序计算,可以快速计算出工况下的效率。可以通过更改冷热源条件最后耦合出最佳循环热效率,并可以得到循环各点参数,为后续系统的设计提供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337809.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滑坡、碎屑流小型模拟水槽及试验方法,水槽底部设有导轨,水槽底部设有水平调剂脚轮,水平调剂脚轮在水槽就位后为刹车状态,导轨上每隔一段安装有垫块,若干模块化底板安装在垫块上,垫块由低变高,使若干模块化底板连接形成具有倾斜角度的地形,地形低点处、靠近水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水孔,带过滤网的隔块放置在排水孔和导轨之间,模块化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侧带矩形开孔的平直形底板、平直形底板、带凸形结构的底板、带凹形结构的底板、带凹槽平直形底板,进水管设置在一侧带矩形开孔的平直形底板的矩形开孔处,触发箱处于带凹槽平直形底板上方,触发箱上带有抽拉门。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降低试验耗费,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114804.3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源交替激发的海洋三维地震采集系统。在勘探船船尾拖拽设置第一侧电火花震源和第二侧电火花震源,在勘探船上设置中央控制单元、交替放炮控制模块,通过交替放炮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侧电火花震源和第二侧电火花震源交替放炮,经数据采集拖缆采集震源数据。其中数据采集拖缆等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侧电火花发射阵列和第二侧电火花发射阵列之间,第一侧电火花发射阵列横向上与其最近的数据采集拖缆的距离为1/2缆间距,第二侧电火花发射阵列横向上与其最近的数据采集拖缆的距离为1/2缆间距。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分辨率浅层三维地震采集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对海床浅层约100m内的地层、构造和目标物进行三维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76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66652.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沂水广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热储能的干热岩发电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热传输管道,热传输管道与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的热水温度;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大于设定值时,将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的热水通过热传输管道注入干热岩,所述干热岩为用于干热岩发电系统或干热岩供热系统的干热岩。本发明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干热岩发电或供热的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038197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694935.1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调查取样装置,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样检测室,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初步检测室,所述底板靠近水样检测室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初步检测室远离水样检测室的一侧安装有取样水泵,所述取样水泵远离初步检测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样水管,所述初步检测室靠近取样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取样水管远离取样水泵的一端套有金属网球罩,所述金属网球罩的表面设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金属网球罩的表面。此海洋环境调查取样装置,解决了在需要对水体较深的位置进行取样时,难以将取样水管深入到取样位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210144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0859446.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沂水广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罐间接储热系统,涉及熔盐储热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太阳能换热管路,太阳能换热管路经过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换热管路连接有发电装置;单罐间接储热系统,单罐间接储热系统包括间接储热罐和单罐系统换热管路,单罐系统换热管路穿过间接储热罐,间接储热罐内还设有若干个熔盐储存器,每个熔盐储存器内设有熔融盐,单罐系统换热管路穿过熔盐储存器;储热换热器,太阳能换热管路和单罐系统换热管路均经过储热换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罐储热系统,并且间接储热罐中的两种介质为间接接触,控制简单,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18929728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890935.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座底悬浮式海流观测系统,属于海洋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洋流的作用下,沉入海底的设备仪器姿态难以保持姿态的缺陷。本申请中,底座被构建于仪器框架的底部下方并与仪器框架连接;上部浮球被构建于仪器框架的顶部上方并与仪器框架连接;侧部浮球组包括若干侧部浮球二,侧部浮球二被构建于仪器框架的中段侧部并与仪器框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座底悬浮式海流观测系统,能够防止仪器丢失,并且能够尽量保持仪器的姿态,保证悬浮测流系统与海底垂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8394992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3002718.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缆自动清洗装置,属于海洋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海洋仪器的电缆收回时需要进行手动清洁,浪费人力和时间的缺陷。本申请中,喷头被构建于供水管道上,喷头沿供水管道的长度延伸方向被构建有若干个管仓内安装有若干柔性带,柔性带的两端与管仓的内壁固定,柔性带的中部与管仓间隔设置,柔性带的中部被构建为与穿过管仓的电缆表面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缆自动清洗装置,电缆在回收过程中被清洁,减少了人工手动清洁电缆的麻烦,提高了电缆回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