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213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810176462.3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长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263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利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一种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具有正电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正电极集电体上的正电极涂覆部分;负极板,具有负电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上的负电极涂覆部分;和隔板。其中所述正电极涂覆部分或所述负电极涂覆部分被划分为涂覆起始部分、涂覆结束部分以及在所述涂覆起始部分与所述涂覆结束部分之间的均匀区域。所述电极组件被卷绕成胶卷结构,并且所述涂覆结束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胶卷结构的中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44213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76462.3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长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263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利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一种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具有正电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正电极集电体上的正电极涂覆部分;负极板,具有负电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上的负电极涂覆部分;和隔板。其中所述正电极涂覆部分或所述负电极涂覆部分被划分为涂覆起始部分、涂覆结束部分以及在所述涂覆起始部分与所述涂覆结束部分之间的均匀区域。所述电极组件被卷绕成胶卷结构,并且所述涂覆结束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胶卷结构的中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024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810170285.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锂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和采用该负极的锂可再充电电池,该负极包括:活性材料层,其包括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软石墨粒子和用于粘合所述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与所述软石墨粒子的粘合剂,所述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包括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选择的至少一种活性材料以及碳活性材料;和集流体,该活性材料层堆叠在该集流体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软石墨粒子在1吨/cm2的压力下具有1.6~1.9g/cc的颗粒密度。软石墨用作缓冲材料,在整体上阻止该活性材料层体积的膨胀,维持活性材料粒子之间的传导接触点,从而防止由电池重复充电和放电导致的容量退化,并延长电池的寿命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02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0285.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锂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和采用该负极的锂可再充电电池,该负极包括:活性材料层,其包括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软石墨粒子和用于粘合所述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与所述软石墨粒子的粘合剂,所述金属-碳结合活性材料粒子包括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选择的至少一种活性材料以及碳活性材料;和集流体,该活性材料层堆叠在该集流体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软石墨粒子在1吨/cm2的压力下具有1.6~1.9g/cc的颗粒密度。软石墨用作缓冲材料,在整体上阻止该活性材料层体积的膨胀,维持活性材料粒子之间的传导接触点,从而防止由电池重复充电和放电导致的容量退化,并延长电池的寿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