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1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0214387.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的沟槽两电缆间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沟槽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2)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3)获取实际沟槽内两电缆的电流并根据参数辨识后的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在相互影响下两电缆间的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且不依赖表皮温度测量、适用于两根电缆的情况、可靠性高、时效性高、计算过程清晰明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8335.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截面弹簧式电流引线,可应用在超导风机、超导电抗器、超导电缆等超导电力设备,包括导体衬底、超导导体和法兰盖板,法兰盖板与杜瓦容器的外壳固定连接,导体衬底穿过法兰盖板,超导导体位于导体衬底中,导体衬底一端连接电流引出端子,一端连接输电端;导体衬底位于法兰盖板下方部分的材料为柔性导电材料,导体衬底形状为檀香状结构,在展开时为螺旋上升的锥形弹簧形,在压平时为圆盘形,锥形弹簧形的锥顶位于法兰盖板的底面,导体衬底与电流引出端子连接处位于锥形弹簧形的锥底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不同工作工况下,可通过调整长度及截面来实现传导漏热及电损耗的改变,从而实现不同工况下热损耗最小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07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5123.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控制的吸附材料精准释放装置及其释放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真空抽口、超导容器、悬臂、吸附材料、真空容器、第一密封圈、拉杆封盖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真空容器在超导容器内,并通过悬臂与超导容器连接,真空抽口固定于真空容器上;所述真空容器一端开口,拉杆封盖和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真空容器的开口一端,拉杆封盖的封盖一端将吸附材料封在真空容器中,拉杆一端在超导容器外部露出供操作者手动控制拉杆封盖滑动释放吸附材料的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令吸附材料的释放在人为控制之下,封盖不会因为压力差的减小而提前松动,使得吸附材料的释放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214369.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的沟槽单根电缆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的沟槽单根电缆热路模型;2)对沟槽单根电缆热路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3)采用参数估计后的沟槽单根电缆热路模型进行迭代,最终获取沟槽单根电缆的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且不依赖表皮温度测量、可靠性高、时效性高、计算过程清晰明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7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17281.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质谱的超导电缆预冷过程监测方法,包括:在冷却前对超导电缆进行抽真空以及吹扫处理;通过依次注入低温氮气、低温液氮以及开启制冷机,对超导电缆进行冷却处理,同时控制预冷速度;在吹扫和冷却过程中对超导电缆进行介质谱测试,以得到吹扫阶段、冷却阶段不同频率激励电压下超导电缆绝缘介质的介损;根据吹扫阶段、冷却阶段不同频率激励电压下超导电缆绝缘介质的介损,分析得到超导电缆预冷过程中内部状态变化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超导电缆在预冷中的内部状态变化,确保超导电缆能够在预冷过程中实现温度的平稳过渡、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电缆损坏、确保预冷能够彻底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14877.2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电缆预冷过程的介损及电容监测方法,包括:在冷却前对超导电缆进行抽真空以及吹扫处理;通过依次注入低温氮气、低温液氮以及开启制冷机,对超导电缆进行冷却处理,同时控制预冷速度;在吹扫和冷却过程中对超导电缆进行工频50Hz下的电容及介损测试,以分别得到吹扫阶段、冷却阶段超导电缆电容值和介损tanδ的变化数据;根据吹扫阶段、冷却阶段超导电缆电容值和介损tanδ的变化数据,分析得到超导电缆预冷过程中内部状态变化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超导电缆在预冷中的内部状态变化,确保超导电缆能够在预冷过程中实现温度的平稳过渡、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电缆损坏、确保预冷能够彻底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07311.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氮浸入式的超导电缆局放超声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电缆接头和电缆终端的监测终端,各监测终端分别与监测主站通信连接,监测终端包括浸泡于液氮内的超声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杜瓦内管内壁,超声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杜瓦内部后与杜瓦外部的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超声传感器采集超导电缆内部的振动声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信号线传输至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振动声波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和数据分析,得到局放数据后传输给监测主站;监测主站根据各监测终端输出的局放数据,计算得到局放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可靠采集到超导电缆内部超声信号以进行局放检测,同时能够准确进行局放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152264.5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FVPSO‑BPNN的多回路沟槽敷设电缆温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有限元方法或者实验提取特征参数样本集;步骤2:将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和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3:引入Levy飞行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步骤4:设计BPNN结构;步骤5:采用步骤3对BPNN多回路沟槽敷设电缆温升预测模型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步骤6:进行多回路沟槽敷设电缆温升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预测精度、节省了计算时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14925.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电缆回温过程的介损及电容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导电缆退出电网运行,制冷系统停止运行,并实时控制内部压力;超导电缆依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换热,恢复至常温,在这一过程中对超导电缆进行工频50Hz下的电容及介损测试,以得到超导电缆电容值和介损tanδ的变化数据;根据超导电缆电容值和介损tanδ的变化数据,分析得到超导电缆回温过程中内部状态变化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超导电缆的回温过程,通过开展工频50Hz下的电容及介损测试,能够真实反映超导电缆在回温中的内部状态变化,确保超导电缆能够在回温过程中实现温度的平稳过渡,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电缆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14387.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的沟槽两电缆间暂态温升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沟槽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2)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3)获取实际沟槽内两电缆的电流并根据参数辨识后的两电缆间暂态温升热路模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在相互影响下两电缆间的暂态温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非线性对流散热且不依赖表皮温度测量、适用于两根电缆的情况、可靠性高、时效性高、计算过程清晰明确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