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切削加工过程监测与质量反馈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57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7637.X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切削加工过程监测与质量反馈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结构光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块,用于对各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分解和特征提取,以及对点云数据进行表面形貌重构,得到加工信号特征和加工表面三维形貌模型;加工状态与质量分析模块,用于对加工信号特征和加工表面三维形貌模型进行分析,以及判断加工状态以及零件的加工质量,得到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质量信息;以及工艺参数调节模块,用于将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质量信息与数据库已有的数据进行对比识别,从而根据数据库中的专家知识和工艺规则调节工艺参数。

    水辅助激光加工装夹装置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6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5404.X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辅助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丝杆移动模块和高度调节模块安装在底板上,丝杆移动模块上面连接工作台与工件装夹模块;工作台与工件装夹模块,工作台上安装工件装夹模块;伸缩杆与玻璃装夹模块,伸缩杆前端为玻璃装夹模块;高度调节模块连接伸缩杆与玻璃装夹模块。本发明采用玻璃装夹模块来保证玻璃下平面与待加工平面的平行度;高度调节模块调节玻璃高度从而保证加工所需液面厚度;工件装夹模块能快速精准装夹工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伸缩杆与丝杆机构,使装置在多种设备,不同加工范围下均能进行水下激光加工,提高装置通用性;通过采用过滤泵与造浪泵结合使用的方案,确保有效减少熔渣沉积的同时保证装置在水下正常工作。

    一种装夹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732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839370.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装夹薄壁曲面件类、柔性件类的装夹装置,包括磁力调节单元、高度调节单元、计算机以及压力传感贴。磁力调节单元,包括箱体、磁流变液以及两个相同的磁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盛装在箱体内的磁流变液与装夹在磁流变液内的零件之间的夹持力,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升降组件以及高度驱动组件,用于调节零件的高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夹装置具有操作灵活,对零件尺寸的适应性强,能根据零件的刚度及加工中振动的强弱,及时调节磁流变液固化效果,夹紧支撑、减振效果明显,有效保证零件加工中的稳定性、精确性、可靠性。

    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0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7432.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包括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的底座以及焊接在底座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底面装有用于定位和夹紧圆柱形薄壁工件的气动三爪卡盘以及焊于缸体内壁的隔板,所述缸体内部注有用于夹紧薄壁工件的磁流变液;所述缸体外壁上通过伺服驱动机构和导轨安装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所述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由伺服驱动机构驱动沿导轨上下移动到加工的位置;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式直流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稳定的直流磁场,保持磁场强度。本发明的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能够适用于复杂截面的圆柱形薄壁件,并且能够控制加热的工位,使待加工部分加热。

    一种加工薄壁曲面工件的磁流变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8788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669394.8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薄壁曲面工件的磁流变夹具,包括:底座,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缸体,焊接于底座上,缸体内部注有磁流变液,外壁包裹有电磁线圈;多个定位机构,均匀分布于缸体的内部;以及多个定位驱动机构,穿过缸体底部固定在底座底部的内壁上,其中,定位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定位驱动机构顶部的芯棒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芯棒顶部的橡胶吸盘,定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柱,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内壁上;移动槽,开设于固定柱顶部中心处;隔板,焊接于移动槽内部;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槽底部;联轴器,固定于伺服电机上方;升降杆,顶端穿过缸体底部与芯棒连接;螺纹槽,开设于升降杆底部中心处;滚珠丝杠,安装于隔板的顶部。

    用于薄壁凹形曲面件加工的磁流变夹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257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6854.9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薄壁凹形曲面件加工的磁流变夹具装置,包括夹持部,具有缸体单元、上部夹持单元、磁流变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上部夹持单元包括设置在缸体上部的用于对薄壁凹形曲面件的侧面进行固定的多个上部固定件,磁流变单元具有设置在缸体内的芯棒放置板,该芯棒放置板设置有多个带吸盘芯棒,磁流变液设置在芯棒放置板上并将带吸盘芯棒浸没,磁流变单元用于固定薄壁曲面工件的底部,芯棒放置板的下部设置有顶升部件,驱动单元位于磁流变单元的下方,包括驱动机构和与顶升部件相连的凸轮传动机构,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通过凸轮传动机构带动顶升部件竖直运动,实现调整芯棒放置板的定位高度。

    自适应的精密加工自动对刀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4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75956.2

    申请日:201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的精密加工自动对刀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电陶瓷振动感知装置、多型号磁吸安装装置、电荷放大电路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器、传感显示输出装置。其中,压电陶瓷振动感知装置为传感器,通过多型号磁吸安装装置安装在刀具、工件或者夹具上;数据采集处理器采集经电荷放大电路模块放大的压电陶瓷振动压电信号,并输入到传感器显示输出装置,从而判定和输出对刀结果。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对于任意外形、不同尺寸的零件、不同加工形式具有自适应性,而且在对刀过程中可以实时进行监测和反馈,有效保障了加工对刀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及法线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45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8922.8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杂曲面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及法线调整装置,其中,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建立试件的三维模型和绝对坐标系,确定被测点的绝对坐标;第二步,确定被测点的法线,使被测点的法线的方向与X射线应力检测仪的探针方向共线;第三步,检测被测点的残余应力,还包括一种曲面测试点法线偏角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将被测点法线方向与X射线应力检测仪的探针方向共线,提高了残余应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仿生织构的设计及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3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4932.X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仿生织构的设计方法,因为包括步骤1,模拟并提取生物身体上的微结构;步骤2,对微结构进行拟合得到仿生曲线;步骤3,根据仿生曲线的结构和加工刀具的参数设计工件表面上的仿生织构,并确定仿生织构的形状参数,所以通过模拟生物身体上的微结构,从而能够设计出形状不同且为凹槽结构的仿生结构,并且以仿生结构所拟合出的仿生曲线为基础结合加工刀具的参数不仅仅能够设计出垂直于工件表面的仿生织构,还能够设计出有倾角、有斜度的仿生织构。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仿生织构的制造方法通过调整加工刀具的安装角度以及加工刀具的形状,从而加工出所设计的有倾角、有斜度、复杂的仿生织构,满足设计要求。

    一种复杂曲面微织构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8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14029.5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微织构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终端、与所述终端信号连接的激光器组件及运动控制器、与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的运动工作台、固接于运动工作台上的工件固定器及通过工件固定器固定于运动工作台上的工件;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沿激光器的光线路径依次设置有多个反射镜组件、设置于反射镜之间的功率衰减器与调整孔件、扫描振镜及固接于扫描振镜上的轮廓扫描仪,且所述轮廓扫描仪位于工件的正上方,扫描振镜上设置有聚焦透镜。根据本发明,使得冲击点的法线与激光入射光束重合,激光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冲击波压力也达到最大值,冲击效果好,提高了激光能量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