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防护的力位混合式打磨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3245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00722.0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自动防护的力位混合式打磨工具,属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领域,作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用于对工件进行柔性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定平台基座,固定在机械手上;力位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定平台基座上的伸缩减震组件、用于实时输出抛磨力信号的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实时测量伸缩减震组件的伸长量的位移传感器;打磨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机械手基于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打磨装置的抛磨力以及机械手的位姿;以及,气动装置,设置在力位控制装置上,用于驱动打磨装置运动。同时,还包括:防护装置,具有自适应盘、磁缸、导体以及毛刷,用于密封防尘。

    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0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7432.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包括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的底座以及焊接在底座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底面装有用于定位和夹紧圆柱形薄壁工件的气动三爪卡盘以及焊于缸体内壁的隔板,所述缸体内部注有用于夹紧薄壁工件的磁流变液;所述缸体外壁上通过伺服驱动机构和导轨安装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所述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由伺服驱动机构驱动沿导轨上下移动到加工的位置;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式直流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稳定的直流磁场,保持磁场强度。本发明的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能够适用于复杂截面的圆柱形薄壁件,并且能够控制加热的工位,使待加工部分加热。

    一种加工薄壁曲面工件的磁流变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8788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669394.8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薄壁曲面工件的磁流变夹具,包括:底座,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缸体,焊接于底座上,缸体内部注有磁流变液,外壁包裹有电磁线圈;多个定位机构,均匀分布于缸体的内部;以及多个定位驱动机构,穿过缸体底部固定在底座底部的内壁上,其中,定位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定位驱动机构顶部的芯棒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芯棒顶部的橡胶吸盘,定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柱,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内壁上;移动槽,开设于固定柱顶部中心处;隔板,焊接于移动槽内部;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槽底部;联轴器,固定于伺服电机上方;升降杆,顶端穿过缸体底部与芯棒连接;螺纹槽,开设于升降杆底部中心处;滚珠丝杠,安装于隔板的顶部。

    自适应的精密加工自动对刀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4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75956.2

    申请日:201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的精密加工自动对刀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电陶瓷振动感知装置、多型号磁吸安装装置、电荷放大电路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器、传感显示输出装置。其中,压电陶瓷振动感知装置为传感器,通过多型号磁吸安装装置安装在刀具、工件或者夹具上;数据采集处理器采集经电荷放大电路模块放大的压电陶瓷振动压电信号,并输入到传感器显示输出装置,从而判定和输出对刀结果。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对于任意外形、不同尺寸的零件、不同加工形式具有自适应性,而且在对刀过程中可以实时进行监测和反馈,有效保障了加工对刀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及法线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45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8922.8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杂曲面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及法线调整装置,其中,适用于复杂曲面多方向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建立试件的三维模型和绝对坐标系,确定被测点的绝对坐标;第二步,确定被测点的法线,使被测点的法线的方向与X射线应力检测仪的探针方向共线;第三步,检测被测点的残余应力,还包括一种曲面测试点法线偏角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将被测点法线方向与X射线应力检测仪的探针方向共线,提高了残余应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仿生织构的设计及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3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4932.X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仿生织构的设计方法,因为包括步骤1,模拟并提取生物身体上的微结构;步骤2,对微结构进行拟合得到仿生曲线;步骤3,根据仿生曲线的结构和加工刀具的参数设计工件表面上的仿生织构,并确定仿生织构的形状参数,所以通过模拟生物身体上的微结构,从而能够设计出形状不同且为凹槽结构的仿生结构,并且以仿生结构所拟合出的仿生曲线为基础结合加工刀具的参数不仅仅能够设计出垂直于工件表面的仿生织构,还能够设计出有倾角、有斜度的仿生织构。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仿生织构的制造方法通过调整加工刀具的安装角度以及加工刀具的形状,从而加工出所设计的有倾角、有斜度、复杂的仿生织构,满足设计要求。

    一种叠层材料切削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1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9437.X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一种叠层材料切削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部和夹具;切削机构,用于对叠层材料进行切削,包括刀具部和驱动部;测试机构,用于测试并记录切削过程中叠层材料的切削力和温度的变化信息,其中,调整部设置用于调整叠层材料在竖直面上的位置和角度,夹具设置在调整部上,用于固定叠层材料,刀具部,用于对叠层材料进行切削,驱动部,用于驱动刀具部进行直线运动,作为切削过程中的主运动。一种叠层材料切削性能测试方法,可以使用上述的叠层材料切削性能测试装置完成对叠层材料的切削性能测试,并便于操作者区分叠层材料的不同层及界面的材料性能差异。

    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90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257432.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包括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的底座以及焊接在底座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底面装有用于定位和夹紧圆柱形薄壁工件的气动三爪卡盘以及焊于缸体内壁的隔板,所述缸体内部注有用于夹紧薄壁工件的磁流变液;所述缸体外壁上通过伺服驱动机构和导轨安装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所述移动式交流电磁线圈由伺服驱动机构驱动沿导轨上下移动到加工的位置;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式直流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稳定的直流磁场,保持磁场强度。本发明的自动加热的圆柱形薄壁件磁流变夹具装置,能够适用于复杂截面的圆柱形薄壁件,并且能够控制加热的工位,使待加工部分加热。

    一种用于薄壁件的机械手复合打磨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3561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18058.7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薄壁件的机械手复合打磨工具,属于打磨抛光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用于连接机械手;基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架上;打磨装置,设置在基座上,具有从薄壁零件的一侧对该薄壁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部;磁性研磨装置,设置在基座上,具有设置在薄壁零件的一侧的可转动的磁铁组件以及设置在薄壁零件的另一侧的磁性磨粒,该磁性磨粒与旋转的磁铁组件相配合用于对薄壁零件的另一侧进行打磨;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打磨装置与磁性研磨装置的双面打磨。本发明的打磨工具不仅减少了对薄壁零件的法向压力,降低了打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而且减小了薄壁件夹具的设计难度及制造成本,提高了工艺效率。

    一种高频主轴的回转精度动态测试装置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20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41040.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主轴的回转精度动态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测试部以及连接部,测试部包括底板;底座,设置在底板上,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光杆,该第一光杆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滑台,套设在第一光杆上;第二光杆,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三端部固定在滑台上,第二光杆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该第二水平方向和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传感器支架,套设在滑台以及第二光杆上;第一千分尺,设置在底座上,并且靠近第一端部;第二千分尺,设置在滑台上,并且靠近第四端部;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上,相邻测量部之间通过连接部垂直连接在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