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319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780017559.3
申请日:2007-05-1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41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20 , B32B27/32 , B32B27/322 , B32B2264/102 , B32B2307/518 , B32B2307/7265 , B32B2519/00 , B41M2205/32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5 , Y10T428/256 , Y10T428/2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取向白色聚丙烯膜,其具有芯层(A层)和表皮层(B层),其中,在该A层的至少一个面上叠层有该B层,该A层含有具有β晶体活性的聚丙烯树脂和1~20质量%的平均分散粒径为60~400nm的粒子(a),并且该B层含有聚丙烯树脂和0.05~5质量%的平均分散粒径为1~4μm的粒子(b)。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轴取向白色聚丙烯膜和使用它的热敏转印记录用载片,所述膜的品质、生产性优异,可同时得到高水平的作为载片基材使用时的感度和生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923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98126279.1
申请日:1998-12-2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32B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32 , Y10S428/91 , Y10T428/2495 , Y10T428/31692 , Y10T428/31909 , Y10T428/31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由等规聚丙烯构成基层的至少1个面上,叠层伴随结晶熔融吸热的主峰在155~163℃、结晶熔融热量是20~90J/g的聚丙烯系树脂构成的表层,且该表层是润湿张力是33~55mN/m的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在该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表层上,叠层了金属薄膜的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及使用该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叠层体,对于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提供了既改善金属化时的金属膜和薄膜基材的粘结性,又光泽性优良的金属化薄膜,对于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可作成既由于具有优良的气体屏蔽性、刚性和耐热性,而使加工后的气体屏蔽性优良,内面的粘结性和热封性优良,又没有脱模等缺点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223198A
公开(公告)日:1999-07-21
申请号:CN98126279.1
申请日:1998-12-2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32B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32 , Y10S428/91 , Y10T428/2495 , Y10T428/31692 , Y10T428/31909 , Y10T428/31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由等规聚丙烯构成基层的至少1个面上,叠层伴随结晶熔融吸热的主峰在155~163℃、结晶熔融热量是20~90J/g的聚丙烯系树脂构成的表层,且该表层是润湿张力是33~55mN/m的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在该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表层上,叠层了金属薄膜的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及使用该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的叠层体,对于金属化用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提供了既改善金属化时的金属膜和薄膜基材的粘结性,又光泽性优良的金属化薄膜,对于金属化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可作成既由于具有优良的气体屏蔽性、刚性和耐热性,而使加工后的气体屏蔽性优良,内面的粘结性和热封性优良,又没有脱模等缺点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378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80038973.8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 , H01M2/1653 , H01M10/052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蓄电装置中使用时可以提高能量密度、输出密度、在加工成蓄电装置的步骤中操作性优异的蓄电装置隔离物用微多孔膜,以及使用该微多孔膜的蓄电装置隔离物,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隔离物用微多孔膜的特征在于:空孔率为70%以上,纵向强度为40MPa以上,平均孔径为40-400nm,且具有无核的孔,双轴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922029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480042046.4
申请日:2004-12-2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B41M5/41 , B41M5/44 , B41M2205/32 , B41M2205/38 , C08J23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敏转印记录用双轴取向白色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是由β晶体比率为30%以上、熔融温度为140~172℃的聚丙烯树脂形成的膜,具有实质上无核的孔隙,孔隙率为30~80%,膜的纵向和横向的2%伸长率时的强度(F2值)之和为10~70MPa,表面光泽度为10~145%(第一种实施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41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243182.7
申请日:2005-04-2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2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B29C47/0021 , B29C47/8805 , B29C47/8845 , B29C47/887 , B29C47/8875 , B29C47/8895 , B29C55/005 , B29C55/143 , B29K2023/12 , B29K2105/04 , C08J2323/12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58 , Y10T428/249986 , Y10T428/318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β晶体法中提高了制膜性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进一步降低了比重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显著提高了透过性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以及这些微孔性聚丙烯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在由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113)晶面的方位角方向的薄膜面内强度分布图中,满足下式(3),并且具有β晶体活性,比重为0.1~0.6,0.5≤I(MD)/I(TD)≤8 (3) 其中,I(MD)为纵向的积分强度,I(TD)为横向的积分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972986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580020649.9
申请日:2005-04-2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B29C47/0021 , B29C47/8805 , B29C47/8845 , B29C47/887 , B29C47/8875 , B29C47/8895 , B29C55/005 , B29C55/143 , B29K2023/12 , B29K2105/04 , C08J2323/12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58 , Y10T428/249986 , Y10T428/318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β晶体法中提高了制膜性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进一步降低了比重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显著提高了透过性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以及这些微孔性聚丙烯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包括:含有规定了特劳顿比的聚丙烯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含有在主链骨架中具有长支化链的聚丙烯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含有规定了熔融张力与熔体流动速率的关系式的聚丙烯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以及,规定了由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113)晶面的方位角方向的薄膜面内强度分布图的微孔性聚丙烯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462292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489.8
申请日:2002-05-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8 , B29C55/143 , B29K2023/12 , B32B27/18 , B32B27/32 , B32B2323/10 , C08J5/18 , C08J2323/10 , H01G4/18 , Y10S428/91 , Y10T428/31692 , Y10T428/31855 , Y10T428/319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通过把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中所含的聚丙烯控制为特定的值,或者通过把聚丙烯在230℃测定时的熔融张力(MS)与熔体流动速率(MFR)、和/或聚丙烯的特劳顿比控制为特定的值,进而通过规定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中存在纵向原纤维,这样就可以按照常规的纵-横依次双轴拉伸法制得薄膜的纵向刚性高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3C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申请号:CN96122430.4
申请日:1996-08-2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F110/06 , H01G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J2323/10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及使用它的电容器。本发明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是等规度为98-99.5%、等规五单元分率大于99%、120℃下的机械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之和为1-4%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或者是薄膜的灰分和内部雾度的积为10ppm%以下、等规五单元分率大于99%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通过采取以上的构成,本发明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在高温下的耐绝缘破坏特性优良。并且本发明的电容器在比过去的聚丙烯薄膜电容器最高使用温度85℃最高提高20℃的使用温度下,可长期稳定地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9A
公开(公告)日:1998-11-11
申请号:CN97191048.0
申请日:1997-08-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C08J2323/12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性及高温下长期耐绝缘破坏特性优良、绝缘缺陷少、绝缘油浸渍时其向膜层间的渗透性和耐膨润性优良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膜,以及用该聚丙烯膜作电介质的、耐热性、耐绝缘破坏特性、耐电晕性、长期耐热耐用性和耐电流性均优良的电容器。本发明的膜是双轴取向的聚丙烯膜,其特征是该膜的等规度为98~99.5%,等规立构五单元组分数为99%以上,灰分小于30ppm,并且,两面中心线的平均粗糙度均为0.01~0.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