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梳状结构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边装卸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5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32690.0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梳状结构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边装卸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船舶、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和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上设有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本发明在两堆场成组布置且配置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在轨内设置港外集卡作业区及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的方式,实现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车辆直接进堆场进行装卸功能,并有效突破外集卡在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转弯半径限制及提高港外集卡转弯通行的效率,码头各功能区布置紧凑,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域间分界清晰,作业无干扰能耗低,堆场装卸灵活。

    一种水平运输交互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其装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3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15359.4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运输交互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其装卸系统,涉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领域。本发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堆场、智能导引车(IGV)水平运输通道、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区、非自动化水平运输区;本发明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装卸系统、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水平运输系统和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系统。本发明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岸线布置,通过在堆场陆侧端设置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区的形式,实现港内外水平运输设备上集装箱的直接交互和转运,码头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界限清晰,装卸系统能很好的解决现行垂直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箱区不能过长、堆场内集装箱水平运输能耗高的问题。

    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5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50418.7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包括堆场、岸桥、堆场装卸设备、可双向行驶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堆场内的纵向道路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纵向道路与非自动化区域纵向道路,整体呈楔形;堆场内的拖车道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拖车道与非自动化区域拖车道,整体呈楔形。本发明实现了港外集卡直接到达堆场作业位置,消除了常规自动化码头设置交互区导致的二次运输问题,提高了装卸作业和集疏运效率,减少了能耗和损耗,同时可减少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投资。另外该方案的平面布局仅需对常规码头的道路用围网进行重新隔离布置,因此非常适用于常规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

    一种三边岸线的集装箱码头和装卸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6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72688.8

    申请日:2018-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边岸线的集装箱码头和装卸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集装箱码头包括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堆场前端与两侧分别设置有正面岸线海轮码头、侧面岸线海轮码头,集装箱堆场与后方陆地之间设置有陆侧交互区;其装卸系统包括由单小车岸桥构成的装卸船系统、由双层轨道和子母轨道车构成的海轮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由平行箱区装卸堆存系统和垂直通道装卸中转系统组成的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该系统的工作方法为:首先通过装卸船系统将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来并通过子母轨道车将集装箱运送到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中,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将集装箱放置在指定位置;装船时步骤为卸船步骤的反过程。

    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5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750418.7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包括堆场、岸桥、堆场装卸设备、可双向行驶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堆场内的纵向道路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纵向道路与非自动化区域纵向道路,整体呈楔形;堆场内的拖车道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拖车道与非自动化区域拖车道,整体呈楔形。本发明实现了港外集卡直接到达堆场作业位置,消除了常规自动化码头设置交互区导致的二次运输问题,提高了装卸作业和集疏运效率,减少了能耗和损耗,同时可减少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投资。另外该方案的平面布局仅需对常规码头的道路用围网进行重新隔离布置,因此非常适用于常规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