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8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79306.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工程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上的复合堤身生态海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复合堤身生态海堤结构包括:海堤基础、复合堤身结构、防护结构以及绿化结构;复合堤身结构包括:在海堤基础上抛填的下部堤心石,沿下部堤心石靠岸侧坡面向陆域抛填的倒滤结构,沿倒滤结构靠岸侧坡面向陆域抛填的堤心砂或堤心土,在下部堤心石、倒滤结构和堤心砂或堤心土顶部抛填的上部堤心石,所述堤心砂或堤心土中设置有防渗墙;绿化结构包括:沿所述上部堤心石靠岸侧坡面向陆域铺填的耕植土,在所述耕植土顶面铺设的三维植草垫。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防渗墙施工难度、提高了工效和质量,确保了海堤在软土地基上的稳定性,并大大减小了海堤的沉降量,确保防渗墙不因堤身沉降被拉裂。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479306.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工程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上的复合堤身生态海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复合堤身生态海堤结构包括:海堤基础、复合堤身结构、防护结构以及绿化结构;复合堤身结构包括:在海堤基础上抛填的下部堤心石,沿下部堤心石靠岸侧坡面向陆域抛填的倒滤结构,沿倒滤结构靠岸侧坡面向陆域抛填的堤心砂或堤心土,在下部堤心石、倒滤结构和堤心砂或堤心土顶部抛填的上部堤心石,所述堤心砂或堤心土中设置有防渗墙;绿化结构包括:沿所述上部堤心石靠岸侧坡面向陆域铺填的耕植土,在所述耕植土顶面铺设的三维植草垫。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防渗墙施工难度、提高了工效和质量,确保了海堤在软土地基上的稳定性,并大大减小了海堤的沉降量,确保防渗墙不因堤身沉降被拉裂。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10598057.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9D5/08 , C09D163/00 , B0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防腐技术领域和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钢板桩用环氧涂料自修复微胶囊添加剂,该微胶囊内层为氧化钙内核,外层为偏硅酸钠胶囊壳;其制备方法为将将氢氧化钙固体机械粉碎并过筛,并与偏硅酸钠水合物机械搅拌混合,最后在机械搅拌条件下高温煅烧;该氧化钙微胶囊添加剂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环保无污染,能够修复环氧涂料的缺陷和破损孔洞/缝隙,从而抑制钢板桩点蚀和穿孔腐蚀的发生,延长环氧涂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32690.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梳状结构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边装卸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船舶、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和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上设有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本发明在两堆场成组布置且配置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在轨内设置港外集卡作业区及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的方式,实现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车辆直接进堆场进行装卸功能,并有效突破外集卡在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转弯半径限制及提高港外集卡转弯通行的效率,码头各功能区布置紧凑,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域间分界清晰,作业无干扰能耗低,堆场装卸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15359.4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运输交互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其装卸系统,涉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领域。本发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堆场、智能导引车(IGV)水平运输通道、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区、非自动化水平运输区;本发明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装卸系统、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水平运输系统和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系统。本发明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岸线布置,通过在堆场陆侧端设置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交互区的形式,实现港内外水平运输设备上集装箱的直接交互和转运,码头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界限清晰,装卸系统能很好的解决现行垂直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箱区不能过长、堆场内集装箱水平运输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5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50418.7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包括堆场、岸桥、堆场装卸设备、可双向行驶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堆场内的纵向道路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纵向道路与非自动化区域纵向道路,整体呈楔形;堆场内的拖车道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拖车道与非自动化区域拖车道,整体呈楔形。本发明实现了港外集卡直接到达堆场作业位置,消除了常规自动化码头设置交互区导致的二次运输问题,提高了装卸作业和集疏运效率,减少了能耗和损耗,同时可减少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投资。另外该方案的平面布局仅需对常规码头的道路用围网进行重新隔离布置,因此非常适用于常规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72688.8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边岸线的集装箱码头和装卸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集装箱码头包括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堆场前端与两侧分别设置有正面岸线海轮码头、侧面岸线海轮码头,集装箱堆场与后方陆地之间设置有陆侧交互区;其装卸系统包括由单小车岸桥构成的装卸船系统、由双层轨道和子母轨道车构成的海轮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由平行箱区装卸堆存系统和垂直通道装卸中转系统组成的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该系统的工作方法为:首先通过装卸船系统将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来并通过子母轨道车将集装箱运送到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中,集装箱堆场立体装卸堆存系统将集装箱放置在指定位置;装船时步骤为卸船步骤的反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7506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5432.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3/004 , B65G6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总体布置和装卸工艺及其系统,集装箱码头包括海轮码头、驳船码头、海轮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驳船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集装箱堆场和陆侧交互区六部分;装卸系统由岸桥、驳船装卸船天车、海轮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驳船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立体自动化堆场装卸系统组成;其装卸工艺步骤经过卸船、驳船码头装卸船、集装箱集港疏港装卸、集装箱堆场倒箱装卸后完成。总体布置的各功能区布置紧凑,陆域利用率高,水平运距短,无干扰能耗低。整个装卸系统和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控制系统简单,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5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750418.7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形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方法,包括堆场、岸桥、堆场装卸设备、可双向行驶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堆场内的纵向道路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纵向道路与非自动化区域纵向道路,整体呈楔形;堆场内的拖车道分为间隔布置的自动化封闭区拖车道与非自动化区域拖车道,整体呈楔形。本发明实现了港外集卡直接到达堆场作业位置,消除了常规自动化码头设置交互区导致的二次运输问题,提高了装卸作业和集疏运效率,减少了能耗和损耗,同时可减少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投资。另外该方案的平面布局仅需对常规码头的道路用围网进行重新隔离布置,因此非常适用于常规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3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71751.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00 , E01C3/04 , E01C11/02 , E02D17/04 , E02D17/02 , E02D15/02 , C04B28/00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不停航区的地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原地面以下的软土地基和设置于软土地基上端面的早期回填土层,软土地基在早期回填土作用下已完全固结或完成大部分固结,挖除部分早期回填土层,早期回填土层的开挖面以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软土地基土工格栅层、水下部分泡沫轻质土层、水上部分泡沫轻质土层、整体土工垫层和碎石垫层。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不停航区施工中常规地基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和管线迁改工程量大等缺陷。因此,可大幅度降低不停航施工区内的施工难度,满足了实际工程的需求,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