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56516.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穿过部署待识别材料的探测区域的多个辐射粒子中,每个粒子对应的近似散射点和散射角;将探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针对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从多个辐射粒子中,选取出对应近似散射点位于子区域内的辐射粒子,确定为对应的辐射粒子;针对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基于对应的辐射粒子的散射角,确定对应的散射密度,得到与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散射密度;利用预设材料识别模型,基于多个散射密度对待识别材料进行材料类型识别,得到待识别材料的材料类型识别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材料识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04305.9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波光纤与光电转换元件的耦合装置及探测系统,耦合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弹性夹持件。壳体设置有插接槽以及与插接槽连通的开口,壳体位于开口相对的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贯穿壳体侧壁的插接通道,壳体通过插接槽与光电转换元件连接,移波光纤穿设于插接通道,并与光电转换元件耦合;至少部分弹性夹持件设置于插接通道,弹性夹持件在弹力作用下夹持移波光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耦合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夹持件在弹力作用下夹持移波光纤,从而使得移波光纤表面能够牢固地与光电转换元件表面贴合,进而有效保障了移波光纤里光的稳定输出,且移波光纤可以反复插拔,便于维修,同时,又不会因为弹性夹持件的夹持力过大而损伤移波光纤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6831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8520.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T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914 , G01T1/29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射线三维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扫描仪,还包括第二扫描仪,第一扫描仪和第二扫描仪设置成使得第一扫描仪的扫描中心线与第二扫描仪的扫描中心线垂直。根据本发明的γ射线三维成像装置借助于相互垂直地扫描的第一扫描仪和第二扫描仪,分别在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对放射源进行成像,通过三角定位法将二维图像合成为三维图像,从而对放射源进行更加准确地三维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950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07509.2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探测装置,包括壳体和多个光导探测器,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光导探测器包括灵敏体以及设置于灵敏体一端的光纤端口,多个光导探测器沿第一方向排列构成第一单元,且第一单元的光纤端口均朝向第二方向;多个光导探测器沿第二方向排列构成第二单元,且第二单元的光纤端口均朝向第一方向;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沿第三方向叠置以构成探测阵列;探测阵列设置于容纳腔内,如此,多个光纤端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可以解决不同层光导探测器的光纤之间距离受限难以叠置的问题,并能够提高探测装置的探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29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55758.0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材料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通过先确定缪子穿过待测材料产生的散射角分布标准差与待测材料的辐射长度之间的关系;再采用离散能量缪子的散射角分布拟合得到标定后的近似连续能量的缪子散射角分布以及获取连续能量的缪子穿过待测材料产生的散射角,并统计标准化散射角分布得到离散型分布;将离散型分布与标定后的缪子散射角分布进行耦合;计算待测材料的辐射长度;根据辐射长度,对待测材料进行鉴别。本申请实施例的材料鉴别方法从统计角度引入了缪子的离散能量信息,得到标定后的近似连续能量的缪子散射角分布,提高了材料鉴别方法的精确度的同时,简化了鉴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12064.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F16L19/065 , F16L55/02 ,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漂移管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放气式密封漂移管端头,设置在漂移管的管体(6)的端口上,包括设置在端口上、与端口密封连接的端口板(1),端口板(1)为圆盘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置转接头(3),还包括设置在转接头(3)上的气嘴(7),漂移管内的阳极丝通过转接头(3)延伸至气嘴(7)内;充气操作时气嘴(7)能够向转接头(3)内输入工作气体,转接头(3)能够将工作气体的流速降低并输送至管体(6)内;充气操作完毕,气嘴(7)能够保持密封状态。本发明为漂移管提供了高密封性、耐高压绝缘性,为阳极丝的装配提供了高定位精度,阳极丝可替换,具有充气、放气和气体保持所需的所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0739583.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移管探测器位置分辨率的测量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固定在同一支架上的β放射源和塑料闪烁体,β放射源与塑料闪烁体之间设有漂移管探测器,β放射源的准直器上钻有一排准直小孔并设有一个狭缝S,塑料闪烁体前设有一个狭缝D,其中,β放射源、漂移管探测器、塑料闪烁体的位置通过激光准直定位,β放射源外部设有放射源屏蔽。本发明利用β射线对漂移管探测器位置分辨率进行测量,通过设置准直孔和狭缝提高了射线的准直度,将射线发射、准直器和接收器都固定在同一台架上,保证了定位精度,优化了电子学电路参数,提高了时间精度,通过测量漂移时间的分散性得到对应的位置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66504.X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探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确定每个网格中的宇宙射线粒子的散射信息和吸收信息;对散射信息和吸收信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网格的特征信息;将所有网格的特征信息作为成像特征量进行图像重建,得到探测区域的目标探测图像;目标探测图像用于识别探测区域内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5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312064.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F16L19/065 , F16L55/02 ,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漂移管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放气式密封漂移管端头,设置在漂移管的管体(6)的端口上,包括设置在端口上、与端口密封连接的端口板(1),端口板(1)为圆盘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置转接头(3),还包括设置在转接头(3)上的气嘴(7),漂移管内的阳极丝通过转接头(3)延伸至气嘴(7)内;充气操作时气嘴(7)能够向转接头(3)内输入工作气体,转接头(3)能够将工作气体的流速降低并输送至管体(6)内;充气操作完毕,气嘴(7)能够保持密封状态。本发明为漂移管提供了高密封性、耐高压绝缘性,为阳极丝的装配提供了高定位精度,阳极丝可替换,具有充气、放气和气体保持所需的所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3976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1289913.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漂移管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放气式漂移管密封气嘴,包括圆柱形、内部设有空腔的气嘴外壳;气嘴外壳的一端设有扁圆形的配合端面,另一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配合端面的中心设有通孔,空腔与通孔通过气流孔连通;空腔内设有圆筒形的顶针固定座,顶针固定座的顶端靠近气流孔,顶针固定座的尾端靠近开口;顶针固定座内设有连接了弹簧的顶针,顶针的顶端靠近气流孔并设有底盘,当顶针的尾端不受力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底盘紧压在顶针固定座的顶端上形成密封;当顶针的尾端受到向气流孔方向的推力时,底盘脱离与顶针固定座的顶端的接触,底盘与顶针固定座的顶端之间形成能够通过气流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