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5162.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21C17/112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向行水平管道热循环特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循环水路和稳压水路,所述循环水路包括多向行水平管道(1a、1b)、成对压力信号检测器(17a、17b)、管道加热器(14a、14b、14c)和管道换热器(3),所述稳压水路包括冷却水供应系统(18)和所述稳压器(23);循环水路与稳压水路连通设置,多向行水平管道(1a、1b)具有两个以上,通过探究热循环产生的原因、发生位置、持续时间等特征,可以更有效、便捷、准确地研究与主管道相连接的上行水平管道、侧行水平管道、下行水平管道在不同温度、压力、体积流量条件下的热循环特性,为核电站多向行水平管道的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7998.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宿昊 , 王艳苹 , 王春明 , 杨林民 , 毕勤成 , 刘诗华 , 宁庆坤 , 黄伟峰 , 弓振邦 , 张涛 , 王腾 , 赵金乐 , 陈丽 , 陆瑜滢 , 余顺利 , 郑修鹏 , 彭星铭 , 王骥骁 , 兰天宝 , 周航
IPC: G21C17/017 , G21C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管道泄漏率模拟装置和系统,包括裂缝模拟体和进气管道,裂缝模拟体连接进气管道,模拟工质由进气管道进入裂缝模拟体,并由裂缝模拟体喷出,通过检测喷出的工质流量,建立裂缝尺寸与泄漏率的关系;还包括过渡管道,过渡管道介于裂缝模拟体和进气管道之间,并且过渡管道与裂缝模拟体、进气管道形成模拟工质的贯穿流道,过渡管道将进气管道末端形成的圆形工质流道转变为长方形流道,防止模拟工质在裂缝模拟体自身形成的的流道上游产生分层。本申请提出的管道泄漏率模拟装置提高了检测精度,便于加工和拆装,适用于核级管道泄漏率的精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6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6227.X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F15/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耗能减震支架,用于与设备连接以提高其抗震能力,包括支架体、第一轨道、第一位移部、第二位移部、驱动轮和飞轮;第一轨道固定在支架体上,第一位移部与第一轨道配合,设备与第一位移部连接,设备振动产生位移,使得第一位移部沿第一轨道移动;第一位移部上设置有第二轨道,第二位移部与第二轨道配合,驱动轮固定在支架体上,第二位移部与驱动轮连接;第一位移部移动,使得第二位移部沿第二轨道移动,第二位移部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驱动轮旋转,驱动轮驱动飞轮旋转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0112.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丽 , 王艳苹 , 弓振邦 , 龙波 , 宁庆坤 , 周航 , 白伟 , 刘诗华 , 盛峰 , 刘嘉一 , 王骥骁 , 詹自敏 , 兰天宝 , 杨林民 , 彭星铭 , 宿昊 , 郑修鹏 , 高齐乐 , 王元珠 , 王春明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级管道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管道部件参数变化导致的结构响应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计算出参数变化与结构各响应的关联度权重;基于区间应力法,结合数据库或工程经验对计算机进行训练给出部件的参数限值区间;基于以上分析,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参数变化导致的结构响应变化重新进行优化布局,继而采用智能优化方法对需要优化管道区域进行优化分析及其优化后评价。本发明能够识别管道优化的重要参数,从而降低研究的维度,并且,能够识别参数的临界值、极限值,同时可以为后续管道结构优化提高分析效率,提供最优解的搜索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8423.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488 , C04B35/58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元掺杂梯度多孔超高温陶瓷隔热耐压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分别选择纳米级、微米级双元掺杂超高温陶瓷粉末作为外层、内层粉末;二、选用原料并混匀烘干得到外层粉末和内层粉末;三、将外层粉末填入铺设碳纸的石墨模具中压实后分次填入内层粉末压实,再填入外层粉末压实;四、预压;五、烧结后拆模;六、经粗磨和磨抛得到涂层。本发明采用纳米级双元掺杂超高温陶瓷粉末制备两侧孔隙率小、强度大、耐磨性能好的致密外层,采用微米级双元掺杂超高温陶瓷粉末制备内部孔隙率大、强度较好、隔热性能好的疏松内层,形成梯度孔隙率,发挥各层优点,使得涂层具备承载、隔热、耐磨的特性,适用于核电用隔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1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36606.0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世超 , 王艳苹 , 杨林民 , 楼烨 , 郑修鹏 , 弓振邦 , 刘诗华 , 王骥骁 , 陆瑜滢 , 董娇娇 , 邱伶 , 高宇 , 朱思琪 , 李海胜 , 王元珠 , 王春明
IPC: G06F16/26 ,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8 , G06F40/186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现场运行瞬态的处理方法,包括:收集运行数据,并进行分类汇总,将数据整合到数据文件中;对数据文件进行格式处理,按照既定格式输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检查,筛选出异常数据信息;将所述异常数据信息反馈给现场技术人员,核对异常原因,并对数据进行更新;生成瞬态数据信息,对瞬态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过滤,将在整个周期中影响较小的瞬态过滤掉;将瞬态数据信息存入数据库。本发明能够处理大批量现场运行数据,自动对运行数据进行汇总、校对、排序、查询、数据库备份与共享、图表可视化,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自动化、高效率、批处理、方便处理海量数据和可视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21492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10392861.5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多管嘴设备基础载荷的优化方法,属于设备的力学计算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多管嘴设备的各接管横截面所在平面的360°范围内逐个角度施加剪力和弯矩,同时考虑到施加载荷的正负,最终从所有的可能组合中优化出使得基础载荷各分量最大、最小的接管组合。本发明优化出的接管载荷组合更为可靠,同时利用程序自动优化,简便易操作,且具有高效率、低错误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13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06965.3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明 , 王长东 , 邢继 , 张翔宇 , 王艳苹 , 王晓江 , 于凤云 , 王宏杰 , 李军 , 魏峰 , 杨林民 , 田金梅 , 滕项铭 , 郑修鹏 , 王元珠 , 刘宝君 , 唐雨建 , 李嫦月
IPC: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管道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核电站压力管道快速断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材料性能分析,泄漏监测系统能力评估,热工水力分析和断裂力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确保高能管道不会发生快速断裂。本发明在未进行管道力学分析前即可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对于新设计的管线,可预先得到管道的断裂性能,同时不需要对管系的每条焊缝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0303.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艳苹 , 詹自敏 , 刘诗华 , 刘树斌 , 宋建军 , 高福春 , 毛喜道 , 白伟 , 盛锋 , 弓振邦 , 刘嘉一 , 杨林民 , 余顺利 , 宁庆坤 , 陈丽 , 龙波 , 郑修鹏 , 刘宝君 , 彭星铭 , 兰天宝 , 宿昊 , 周航 , 高齐乐 , 王春明 , 王元珠 , 贾延杰 , 罗小华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8/24 , G06N3/04 , G06F11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多专业协同力学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读取不同设计专业或数据中台的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化力学模型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的部件及其参数化力学模型,结合不同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针对大量力学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形成智能预测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部件设定优化设计目标与优化设计参数范围,使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智能设计寻优;将优化设计方案反馈给其他设计专业或者数据中台。本发明可以极大地提高核电站部件的力学计算效率与准确性,还能结合核电站设备的力学性能给出优化设计方案,为各部件的设计提供力学依据,解决不同计算人员得到的计算结果分散性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157838.8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损伤监测预警方法及结构完整性数字孪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布设于结构表面的声发射传感器的声发射信号,分析获得损伤事件的发生位置和损伤大小;同步结构状态,即在构建的结构数字模型中添加新的损伤;就添加后的结构数字模型分析当前结构状态;展示结构状态分析结果,超出结构设计限度时告警。本发明构建了目标监测结构含损伤信息的数字模型;在实现在线监测目标结构完整性并在收到声发射信号时进行损伤告警的基础上,能够基于构建的数字模型自动进行结构运行状态分析,并根据设计限度直接对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