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鳍东方鲀苗种培育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7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40631.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鳍东方鲀苗种培育的新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1、准备培育环境:循环水系统共4套。本发明通过设置相应的全封闭循环水系统综合集成现代各领域先进技术实现了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而可大大节约水资源,使养殖水体持续保持高溶氧状态和稳定的水质环境,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它充分地利用了水资源、土地资源,减少了电力的消耗,从而解决了目前红鳍东方鲀苗种主要采取室内水泥池流水繁育,进而由于技术较为粗放、水资源消耗大、水质条件把控难度大、设施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势必造成苗种的成活率的降低及疾病的发生,进而给红鳍东方鲀的大量养殖带来了极大困扰的问题。

    寒区大菱鲆工厂化冬季阶段性休眠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24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761871.3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大菱鲆工厂化冬季阶段性休眠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它包括养殖用水调配区、大菱鲆休眠池或养殖池、控光设施、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充氧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养殖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它包括休眠养殖期、恢复养殖期、快速生长养殖期和正常养殖期;即当外海水和工厂化养殖池进水水温在6±0.5℃时,不必对养殖水进行升温养殖,采取控光、控温、停止投喂、减少换水的方法,使大菱鲆处于阶段性休眠状态;待冬季过后外界水温回升之际,饥饿胁迫激发了鱼的食欲,强化了摄食行为,出现快速生长现象。整个养殖周期中,并没有因为阶段性休眠节能养殖方法,耽误大菱鲆的生长,反而节省了水、燃动费和劳务费等费用,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种竖立管道式增氧、消毒、提水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07986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90813.6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立管道式增氧、消毒、提水一体机,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包括增氧模块、紫外消毒管组、提水装置和1外机壳,增氧模块位包括纳米气管和圆环,纳米气管固定于圆环内部,增氧模块位于外机壳内的底部;紫外消毒管组包括1个以上的紫外消毒管,紫外消毒管包括1个圆柱型石英套管和1个紫外灯管,紫外灯管直接放入石英套管内外机壳内的上部,紫外消毒管组位于外机壳内中上部;提水装置包括叶轮、传动轴和驱动装置,叶轮和驱动装置由传动轴连接,叶轮位于增氧模块上方、紫外消毒管组下方,驱动装置位于外机壳外部上方;所述外机壳为圆柱状且不透水。本发明一体机扬程低、流量大,且具备增氧和消毒功能。

    一种评估珍珠龙胆石斑鱼消化模式的方法、介质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8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9490.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珍珠龙胆石斑鱼消化模式的方法、介质和装置,属于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获得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水温,代入不同养殖水温下的计算模型,计算不同消化时间下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胃排空和肠填充及排空含量,以及不同温度下食欲恢复时间和肠内食物停留时间;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方法计算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各个消化及食欲恢复参数指标,合理安排投喂。本发明还提供了运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装备。本发明为珍珠龙胆石斑鱼最佳投喂模式构建及智能化投喂策略提供了消化生理参数,解决了石斑鱼日投喂策略混乱,无统一标准等问题,为珍珠龙胆石斑鱼大规格苗种早期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冬季半滑舌鳎工厂化低温低耗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24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761860.5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半滑舌鳎工厂化低温低耗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它包括养殖用水调温池、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池、控光系统、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充氧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阶段性低温低耗期、恢复养殖期、快速生长期和正常养殖期;即当外海水和工厂化养殖池进水水温降到8±0.5℃时,不必对养殖水进行升温养殖,采取控光、控温、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减少换水的方法,使半滑舌鳎处于阶段性低温低耗状态,投喂减少至3‑4天投喂一次;待冬季过后外界水温回升之际,饥饿胁迫激发了鱼的食欲,出现快速生长现象。整个养殖周期中,并没有因为阶段性低温低耗节能养殖方法,耽误半滑舌鳎的生长,反而节省了水、燃动费和劳务费等费用,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种大菱鲆循环水三段养殖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72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454033.3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一种大菱鲆循环水三段养殖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根据大菱鲆不同生理阶段对养殖环境适应特性的差异,将大菱鲆于循环水养殖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初始放养体重为2.5‑5g,第二阶段大菱鲆初始放养体重为60‑75g,第三阶段大菱鲆初始放养体重160‑180g。本发明提出了不同生理阶段大菱鲆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最适养殖密度,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投喂策略、分级策略、系统运行参数、水质条件等,明确了各养殖阶段的起始和终止的具体指示因子和指标,相较传统养殖技术,科学的提高了养殖密度的上限,显著提升了养殖生产效率,降低了病害发生风险,确保了养殖生产安全,为大菱鲆的工业化养殖提供了新颖且可行的技术方案。

    寒区大菱鲆工厂化冬季阶段性休眠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24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61871.3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10 A01K63/00 A01K63/04 A01K63/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大菱鲆工厂化冬季阶段性休眠养殖系统与养殖方法,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它包括养殖用水调配区、大菱鲆休眠池或养殖池、控光设施、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充氧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养殖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它包括休眠养殖期、恢复养殖期、快速生长养殖期和正常养殖期;即当外海水和工厂化养殖池进水水温在6±0.5℃时,不必对养殖水进行升温养殖,采取控光、控温、停止投喂、减少换水的方法,使大菱鲆处于阶段性休眠状态;待冬季过后外界水温回升之际,饥饿胁迫激发了鱼的食欲,强化了摄食行为,出现快速生长现象。整个养殖周期中,并没有因为阶段性休眠节能养殖方法,耽误大菱鲆的生长,反而节省了水、燃动费和劳务费等费用,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种大眼圆吻鲴人工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0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28229.X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眼圆吻鲴人工繁殖方法,涉及大眼圆吻鲴人工繁殖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海中收集的野生亲鱼品种,然后将亲鱼培育于大型水泥池中,水温在19‑24℃之间。该大眼圆吻鲴人工繁殖方法,通过设置的人工干法受精、催产自然产卵和催产自然产卵(鱼巢)三种方法,人工干法受精方法共获得受精卵0.52±0.08万粒,催产雌鱼死亡率达80%,受精率在45.34%,催产自然产卵方法共收获受精卵1.5±0.4万粒,亲鱼无死亡,受精率高达78.69%,催产自然产卵(鱼巢)方法总体挂卵效果较好,共获得受精卵大约4.5±0.5万粒,亲鱼无死亡,受精率达到72.34%,由此可知催产自然产卵和催产自然产卵(鱼巢)对大眼圆吻鲴进行培育更利于大眼圆吻鲴繁育工作及亲鱼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