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099531.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33/138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调流技术的颗粒注入量确定方法,包括:对待研究油藏区域进行注水作业,确定水驱路径、调流剂颗粒放置位置、井底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每条裂缝通道的裂缝基本信息;根据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裂缝基本信息,基于水驱路径和放置位置,对调流剂颗粒在待研究油藏区域的运动及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调流剂颗粒在各放置位置形成的成型体的总体积;根据当前总体积,由调流剂注入速度确定颗粒注入量。本发明克服了注入量不够造成的无效,同时避免了注入量太多造成全部堵死的现象,使得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402670.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堵调用剂封堵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重晶石应用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注水泵、中间容器、模拟裂缝岩心和回压阀,所述模拟岩心由岩心夹持器进行密封夹持,且外接温度压力控制系统:模拟裂缝岩心包括裂缝岩心模型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呈空心且包括拼接的上支撑壳体和下支撑板,裂缝岩心模型嵌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温度压力控制系统用于对模拟裂缝岩心进行加温、加压;中间容器用于存储堵调用剂;注水泵用于将所述中间容器中的堵调用剂泵入模拟裂缝岩心中。本发明仿制了真实的油藏裂缝岩心,可以实现模拟油藏环境对颗粒类、液体类进行封堵强度测试,并建立了不同组合强度下的成本价格。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402890.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碎屑岩油藏的低交联调驱体系及制备方法,所述体系包括以下成分:0.05~0.1wt%的生物多糖聚合物,0.1~0.45wt%的有机锆交联剂和溶剂,其中,所述生物多糖聚合物为生物多糖定优胶,所述溶剂为油田高矿化度模拟水。主要用于高温油盐碎屑岩油藏调驱,为耐温110℃,耐盐22万mg/l的聚合物调驱体系。本发明在耐温抗盐性能优异的生物多糖体系中加入有机锆交联剂,可以有效提升体系耐温抗盐性能,同时可降低生物多糖使用浓度,有效降低了体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47426.1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调流剂封堵岩板模型及强度测试方法,所述岩板模型包括上岩板、下岩板,上岩板和下岩板均通过3D打印方式制得,上岩板和下岩板之间设置裂缝;上岩板下表面的两侧设置上支撑板,下岩板上表面的两侧设置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抵接使得上岩板和下岩板围合形成裂缝。本发明利用三维扫描劈裂酸蚀后的岩板裂缝面得到天然岩石裂缝面的扫描图像,后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重构,3D打印的酸蚀裂缝面,还原度高,更符合实际,实验数据更准确有效;实验后打开岩板可直观观察调流剂颗粒分布特征,对于封堵机理的研究十分有利;实验结论更可靠,具有更高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015489.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包括1)根据井组生产曲线明确注水水窜类型;2)采用地震剖面确定储集体连通方式及剩余油分布;3)确定裂缝缩缝位置;4)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确定段塞设计及颗粒用量。5)将颗粒注入至缩缝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2016‑2018年累计实施20井组,有效率80%,累计增油4.3万吨,效果显著,能够解决缝洞型油藏注水存在的注水波及低、效率低等难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3676.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氮气驱气水协同增效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注氮气采油的阶段,监测采油井的增油数据;判断所述增油数据对应的增油量是否满足预设增油条件;若是,则根据采油井的剩余油特征确定协同增效的方式;其中,所述协同增效的方式包括气水交替方式,或者,气水异井方式;按照所述协同增效的方式向采油井和/或注入井进行注氮气和注水的处理。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的剩余油特征,采取相应的协同增效的方式进行注氮气和注水的处理,以提高缝洞型油藏氮气驱效果,支撑改善氮气驱效果递减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120762.0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溶体油藏注水井流道调整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根据断溶体油藏,分析注水井组静态连通关系,根据断溶体油藏,分析注水井组动态受效关系,根据静态连通关系和动态受效关系的分析,判断井组的缝洞组合模型,结合完井情况、静态分析结果、动态受效情况判断井组是否为纵向缝洞带‑平面裂缝带的复合缝洞结构模型,根据确定的缝洞组合模型,确定流道调整方案,根据确定的流道调整方案,选取流道调整用剂,根据选取的流道调整用剂,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根据确的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确定注水方案,完成开井方案;根据塔河碳酸盐岩表层断溶体油藏,调整注水井组流道方案,保证塔河断溶体油藏注水高效开(56)对比文件牟建业等.缝洞型储层酸压暂堵剂封堵性能研究《.缝洞型储层酸压暂堵剂封堵性能研究》.2016,第11卷(第3期),第258-26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120269.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30 , E21B43/20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化壳岩溶油藏注水井流道调整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根据风化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静态连通关系,根据风化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动态受效关系,根据S1和S2的分析结果,判断井组的缝洞组合模型,根据判断的缝洞组合模型,确定流道调整方案,根据调整方案,选取流道调整用剂,根据选取流道调整用剂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根据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确定注水方案,确定开井方案;使用本专利提供的方案,根据塔河碳酸盐岩表层风化壳油藏特征,调整注水井组流道方案,保证塔河风化壳岩溶油藏注水高效开发,此类油藏的工艺成功率提升至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120286.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河岩溶油藏注水井流道调整方法,涉及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根据暗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静态连通关系,根据暗河岩溶油藏特点,分析注水井组动态受效关系,根据上述分析,判断井组的缝洞组合模型,结合完井情况、静态分析结果、动态受效情况,根据判断井组的缝洞组合模型,确定流道调整方案,根据确定流道调整方案,选取流道调整用剂,根据选取流道调整用剂,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根据确定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确定注水方案,完成开井方案;根据塔河碳酸盐岩暗河岩溶油藏,调整注水井组流道方案,保证塔河暗河岩溶油藏注水高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099531.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33/138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调流技术的颗粒注入量确定方法,包括:对待研究油藏区域进行注水作业,确定水驱路径、调流剂颗粒放置位置、井底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每条裂缝通道的裂缝基本信息;根据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裂缝基本信息,基于水驱路径和放置位置,对调流剂颗粒在待研究油藏区域的运动及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调流剂颗粒在各放置位置形成的成型体的总体积;根据当前总体积,由调流剂注入速度确定颗粒注入量。本发明克服了注入量不够造成的无效,同时避免了注入量太多造成全部堵死的现象,使得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