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005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74364.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7/188 , B01J27/19 , B01J21/04 , B01J35/63 , B01J35/64 , B01J35/50 , B01J35/55 , B01J35/57 , B01J37/02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氢精制领域,公开一种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级配体系以及加氢脱硫脱氮的方法。级配体系包括沿物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第一催化剂包含第VIII族金属元素、第VIB族金属元素和改性氧化铝载体,孔体积为0.15‑0.5cm3/g,平均孔径为6‑15nm,孔径在2‑6nm和8‑20nm范围内呈双峰型孔分布;第二催化剂包含改性氧化铝载体以及负载在改性氧化铝载体上的第VIII族金属元素和第VIB族金属元素以及磷元素,孔体积为0.3‑0.55cm3/g,平均孔径为7‑15nm,孔径在8‑20nm范围内呈单峰型孔分布;两种催化剂的改性氧化铝载体均含有弱酸性组分。级配体系脱硫脱氮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13950.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加氢脱氮的方法。其中,催化剂包含助活性组分、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元素、磷元素、载体以及有机醇化合物、羧酸类化合物和有机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所述催化剂在程序升温氧化过程中包含至少两个CO2释放谱峰,第一释放谱峰温度在210‑280℃,第二释放谱峰温度在320‑380℃,且谱峰峰值高度比例范围为0.5‑4:1;其中,所述助活性组分包括镍以及任选地铁、钌和锇元素中的一种;其中,所述催化剂在100‑300nm的孔径分布占催化剂孔体积的比例不超过20%。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和稳定性强的优点,能够有效去除待处理馏分油中的氮。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123747.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生产车用燃料的方法和系统。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在脱杂单元进行脱杂反应,所得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精制单元进行反应,加氢精制单元反应产物分离后得到汽油馏分I、柴油馏分I和尾油馏分I,尾油馏分I进入加氢裂化单元进行反应后,至少得到汽油馏分II、柴油馏分II和尾油馏分II;部分或全部尾油馏分II返回至加氢裂化单元入口和/或脱杂单元入口。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脱除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中杂质,并与加氢裂化单元相结合,最大量获得清洁柴油产品。本发明成本低、操作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4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633821.4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富含芳烃馏分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富含芳烃馏分油经切割后得到轻馏分和重馏分;将重馏分送至加氢单元,依次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与加氢异构反应区,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后得到加氢重馏分;加氢异构反应区的单环芳烃异构比不低于15%;将轻馏分和加氢重馏分送至催化裂化单元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反应流出物经分离至少得到气体、催化裂化汽油馏分、催化裂化柴油馏分。本发明通过对重馏分进行加氢精制与加氢异构合理匹配,控制异构过程而避免过度加氢饱和,从而明显降低整个加工体系的氢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060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71614.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7/188 , B01J27/19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氢精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级配方法与加氢精制方法。加氢精制催化剂级配方法包括:沿物流方向依次装填的第一加氢催化剂和第二加氢催化剂;第一加氢催化剂和第二加氢催化剂的装填体积比为1:4‑4:1;第一加氢催化剂包含至少一种第VIII族金属元素、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元素以及氧化铝,第一加氢催化剂的孔径在2‑6nm和8‑20nm范围内呈现双峰型孔分布;第二加氢催化剂包含氧化铝以及负载在氧化铝上的第VIII族金属元素和第VIB族金属元素,第二加氢催化剂的孔径在8‑20nm范围内呈现单峰型孔分布。该级配方法将催化剂配合使用,加氢脱硫反应体系既能适用于高温反应又能适用于低温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4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45420.1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油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柴油和喷气燃料的方法,包括:(1)将柴油原料油与氢气引入至装填有加氢精制催化剂I的第一加氢反应区中进行第一加氢反应,得到第一加氢物流;(2)将所述第一加氢物流与常一线原料油引入至装填有加氢精制催化剂II的第二加氢反应区中进行第二加氢反应,使得油料在所述第二加氢反应区以上行式的方式流过其中,得到第二加氢物流;(3)将所述第二加氢物流进行分离以得到精制柴油和精制喷气燃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相对缓和的条件下,处理高硫直馏柴油或劣质二次加工柴油,生产硫含量小于10μg/g、双环以上芳烃含量小于7重量%的清洁柴油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7726.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的联合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柴油原料在柴油分馏单元中进行分馏,得到轻柴油馏分和重柴油馏分;将轻柴油馏分引入至催化裂化单元中作为至少部分裂化原料油进行催化裂化;将重柴油馏分引入至加氢单元对其进行加氢处理,将重柴油馏分加氢产物引入至催化裂解单元中作为至少部分裂解原料油进行裂解。该系统包括催化裂化单元(1)、催化裂解单元(2)、柴油分馏单元(3)和加氢单元(4)。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的方法和系统,可有效提高了烯烃和芳烃产率,降低了氢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9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8503.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柴油加氢脱氮反应的氮化物占比确定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等温型加氢脱氮动力学模型,计算柴油加氢脱氮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所述动力学参数包括柴油的氮化物的反应指前因子和反应活化能;S2:将所述动力学参数代入绝热型加氢脱氮动力学模型中,计算在绝热反应条件下氮化物的第一占比。这样,考虑了氮化物的吸附特性,所确定的绝热反应条件下的柴油加氢脱氮反应后的氮化物占比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5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63283.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清洁柴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柴油原料和氢气在第一反应区与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接触反应,得到第一反应区流出物,所述第一反应区流出物不经分离进入第二反应区,在第二反应区与加氢改质催化剂进行接触反应,得到第二反应区流出物,将所述第二反应区流出物进行分馏;所述柴油原料的馏程范围为140-390℃,硫含量为1000-15000μg/g,氮含量为50-3000μg/g,芳烃含量为10-80重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加氢精制催化剂,能够生产多环芳烃小于7%,硫含量小于l0μg/g的超低硫柴油,能够有效延长装置的整个操作周期,实现长周期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79617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10917560.2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催化剂载体含有多孔耐热无机氧化物以及选自水和/或沸点不高于150℃的有机物,所述多孔耐热无机氧化物的选择以及各组分的含量使得所述载体经过高温处理后小尺寸的孔的孔径分布增大而较大尺寸的孔的孔径分布减小,所述小尺寸是指2‑8nm,所述较大尺寸是指大于8nm。本发明的改性催化剂载体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脱氮活性。